指向深度学习的体验式大语文课程建设

2020-12-18 06:17姚卫新
初中生世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校本深度师生

■钟 石 许 柱 姚卫新

“指向深度学习的体验式大语文”课程建设是对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教改的有益尝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旨在通过课堂学习模式的深度探索,辅以经典诵读、个性化阅读、微写作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以及乡土文化寻根、剧本表演等多种体验式语文教学,建设开放性、系统化的大语文课程,使学校语文教育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课程建设目标

1.关注核心素养的形成。

教师应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指导,强调经典性。按照“晨诵、午读、暮省(日记)”的形式,让学生不断丰富语言文字的积累,发展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帮助学生从经典诵读中汲取精神营养,在阅读思考中实现思维的发展和人格的升华;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丰盈和完善自我;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基础,强调过程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时时处处都充满诱惑。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需要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学校要打造书香校园,营造阅读的氛围,创造阅读的条件,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科学构建“互联网+”阅读新模式。学校要为“亲子阅读”提供必要的支持,制定相关的举措。

3.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德育为先,强调根本性。我国有许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宽厚仁爱等。在《增广贤文》《朱子家训》等经典中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流传千年。传统美德是每个华夏儿女的立足之本,幸福之源。在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学校要通过文化小品、辩论会、调查走访等各种形式,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4.打造深度学习的“悟学课堂”。

倡导智慧教学,强调有效性。追求“轻负高效”教学之路是我校的办学定位之一。我校要求语文教师以课堂为主阵地,活用“悟学课堂”的模式,层层设疑,深度引导,精心打造深度学习的悟学课堂,追求课堂学习境界从“知”到“智”再到“悟”的不断升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注重分层导学,培养学生思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品质。教师要在预设、展示、应用、反思、调整中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对“过程”的关注,追求学生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深度发展,同时助力教师自身阅读素养的持续发展。

5.探索师生共进共享的成长途径。

面向未来的师生共成长,强调创造性。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强调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还要强调过程中对幸福生活的体验。要通过师生共读共写,形成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一起调查实践,举办座谈会、研讨会、辩论会等主题活动,加强交流,分享成长的体验。同时,教师要以科研促教研,通过课题研究、项目攻关促进专业成长与素质提升,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发展自己。

6.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强调本土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对教育的新要求。培养家国情怀要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开始,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高粱地走出的莫言,从黄土高原走出的陈忠实、贾平凹等著名作家,他们身上无不打上了深深的乡土文化的烙印。泗洪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还有着红色基因。以此为基础,可以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课程资源开发

围绕“大语文课程建设”,确立“生活即语文”的指导思想,以“深度学习”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开发体验式语文系列课程,编订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时代特征的校本教材。

1.不断完善悟学课堂。

悟学课堂是我校的特色课堂,主要包括“自主预学、合作导学、达标悟学”三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教师通过了解学情,让课堂有的放矢;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思考,让有效学习真正地发生;探究小组分层合作机制,激发全员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我们追求将教师传统的“主导”角色引向“引导”角色,将“高效”课堂引向“长效”课堂;追求在学生“悟学”的推动下实现教师的“悟教”和自我成长,从而打造有效教学动车组。这也是尊重事实、尊重学情的应然选择。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师生需不断反思,不断探究,不断完善。

2.创办校报《菁菁洪通》。

校报作为师生阅读、写作的平台,精心挑选美文佳作作为师生共读共赏的范例。校报特别开辟以下栏目:“家乡美”,刊载歌颂家乡风貌的文章;“家乡新”,宣传报道家乡发展变化的相关新闻;“家乡好”,收集整理泗洪历史文化方面的材料。

3.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定期举办“书香校园”“班级图书角”建设评比;打造国学文化长廊,定期推荐古今中外名著;成立读书社,创建朗读亭,建设“梦想剧场”,组织经典诗词诵读、名著阅读、影视欣赏、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系列活动;开设阅读指导课,定期开展阅读指导活动,指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举办校园文化节,系统组织各种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展示师生阅读成果等,让语文学习不断地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4.开发校本课程。

根据我校实际,我们对校本课程拟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开发:选编传统经典,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分类编辑“晨诵、午读”作品,让经典文化循序渐进地进入孩子们的语言与精神体系;编辑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选粹,对地方歌谣、俗语、俚语包括地方戏剧都进行简单梳理;精选教师、学生的优秀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编辑成册。

猜你喜欢
校本深度师生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