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组织心理危机干预活动的有效策略

2020-12-18 19:03福建省漳州市正兴学校游思萍
亚太教育 2020年21期
关键词:危机初中生火灾

福建省漳州市正兴学校 游思萍

从现实角度来看,初中生正好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独立意识慢慢增强,但是自身的人生经验不足,无法理性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各类问题。而一旦无法按照个人的预期成长,初中生便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且在信息时代下,初中生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非常复杂,其中不乏一些会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信息,导致学生开始质疑生命的价值,而一旦陷入“死胡同”,学生便会做出偏激举动。除此之外,初中生经常面对同伴交往、学业成绩、师生矛盾、亲子代沟等各类问题,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就意味着初中班主任必须要全面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活动,准确把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要素,选择合适的心理危机干预方式,通过即时干预与长期指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重视团体干预,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班级的学生数量众多,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而班主任通常只有一人,所以初中班主任必须要面对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活动,分析各年龄段初中生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由此把握介入心理教育活动的契机,以便有效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此,初中班主任要整理学情资料,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以真诚、友善与值得信赖的姿态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及时接受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以有效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

进入初中校园之后,学生所面对的学业压力明显增加,学生需要继续学习新的课程,且教学节奏也会逐步加快,不少学生会因此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难以适应初中校园生活。对此,笔者提前预设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无法产生学习效能感、无法适应较快学习节奏等现象,组织了心理干预指导活动。笔者专门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你认为初中校园生活会给你带来什么?”在本节班会课上,笔者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宣泄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比如,有的学生表示初中学校促使自己正确认识了自身的学习短板,也第一次感到了学习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情;有的学生表示初中学校让自己意识到原来时间是如此短暂,每天各学科都有铺天盖地的作业,还笑称成长就是负担更多的学习任务;也有一些学生比较乐观,表示初中学校让自己认识了新同学、新老师,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这时,笔者告诉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开设更多学科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到学习特长,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领域,而且各学科教学节奏变快也不是为了给学生施压,是要促使学生主动制定学习计划与学习目标。如果学生被动听讲,那么一定会产生学习压力,而且也发现不了自己的学习特长,所以要主动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特点,珍惜每一次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不要浪费时间。

二、丰富个体干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危机干预活动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因人而异,这是因为初中生的外在表现虽然相似,但是最终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却是非常复杂的。如果班主任采用统一的方式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活动,那么只能从表面上启发学生,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自然也不利于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初中班主任要主动构建学生档案,详细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个体经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思考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原因。由此分析心理危机干预方式,通过差异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自2020 年以来,最热门的一个话题便是“新冠疫情防控”。而为了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笔者向学生阐述了国内外所组织的疫情防控工作具体进展,让学生宽心,告诉学生我国国家领导人与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疫情防控,从未松懈过,只要学生多消毒、勤洗手,在公众场合戴好口罩、不聚集,那么就一定可以保护好自己。在整个心理危机干预阶段,笔者会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反应,发现班级一个学生的情绪因疫情显得非常焦虑。于是,笔者专门与这个学生进行了谈话,询问该学生为何感到焦虑不安。原来该学生的父母总是出差,因为工作安排总是在全国各地跑,甚至在疫情严峻之际不得不出国考察,这就让学生感到非常担忧。对此,笔者表示会帮助学生整理家长出差所在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允许学生每天向家长打电话,提醒家长做好疫情防控。而且,笔者一直安抚学生,让学生放心学习,避免过于焦虑。

三、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从根本上来讲,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在于逐步改善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不断开阔学生的成长视野,让学生逐步总结成长经验,以使学生的意志变得越来越坚韧。为此,初中班主任可组织实践活动,利用学校教育平台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由此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代学生成长在自媒体时代,他们通过网络便能了解各种各样的社会资讯。有一次,当学生看到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的新闻时,内心普遍对火灾产生了恐惧之心,尤其是当他们看到一些在火灾救援中牺牲的烈士追悼会视频时,心里产生了一种悲壮、可惜的心情。一时之间,学生的情绪低落,每天都会讨论火灾新闻资讯。于是,笔者据此设计了一次火灾求生演习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掌握在火灾中求生的方式方法,由此介入心理危机干预,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首先,笔者明确告诉学生火灾这一意外性的人为灾难每天都在上演,一个小小的举动便可能引发火灾,如将烟蒂随手扔在可燃物旁边,抑或是没有按照安全规范用电、用火,甚至一些儿童玩火不慎都会酿成火灾,让学生明白火灾问题的严峻性。接着,笔者讲解了在火灾中求生的方式方法,比如用湿润的手绢、衣服捂住口鼻,避免乘坐电梯,按照秩序从安全通道奔跑下楼,还组织学生学习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告诉学生每家每户都应该准备灭火器。然后组织了火灾求生演习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自保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也有效消除了学生因火灾所产生的恐慌心理。

四、实现家校合作,拓展心理危机干预实施范围

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方式、处世理念等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社会实践研究证明,学生终其一生都无法避免原生家庭的影响。在组织心理危机干预活动时,初中班主任要主动与家庭力量合作,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制订统一的心理危机干预计划,由学校、家庭两方面同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在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中,笔者通常会与家长共同分享相应的心理干预计划,宣传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让家长也能投身于心理危机干预教育活动。比如,随着中考临近,不少学生会产生繁重的学习压力,担心自己在考试中发挥失利而影响最终的中考成绩,因此有一些意识偏激的学生会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这时,家长的教育态度便显得至关重要,一定要始终保持宽容、理解的态度,不可一味批评学生,或者是给学生戴高帽子,要尝试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给予足够的理解与支持,及时纾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当然,笔者在学校也会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反常行为,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多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介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避免学生做出不可挽回的选择。通过家校合作,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决,而家校双方的理解、宽容与赏识会成为学生获得安全感的力量,让学生顺利度过低谷期。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实施,初中班主任要积极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活动,客观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团体干预与个体干预相结合,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保护学生、关爱学生,全面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指导,通过多元手段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危机初中生火灾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