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临床科室秘书的精细化管理研究

2020-12-18 04:19张艳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

张艳

【摘要】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传统的医疗质量管理主要侧重于终末反馈和评价,对医疗质量各个环节和过程的管理控制水平并不高,这也是传统的医院管理的普遍状态。现在随着临床科室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引入临床科室,由秘书进行精细化数据管理的方法。本文作者结合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了科室秘书岗位相关的精细化管理对提升医疗质量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提升医疗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医疗质量;决策依据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单一的以收费为核心的财务管理逐渐转变为以临床为中心的综合数据支持服务,相应的现代医院的管理也能够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临床科室秘书的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在过程管理,为此,我院遵循终末管理和过程管理并重的原则,逐步完善了精细化管理在医疗质量提升中的机制和实施细则,具体为细化层级职责、量化指标任务、常态化监督提醒、完善奖励与惩治指标等,从而实现了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实现了医院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精细化管理的定义:精细化管理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中提出并完善的一种管理理念,其主导思想就是把目标尽可能地细化,在此基础上组织精准的实施,体现在对生产环节和流程细化并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通过标准化、信息化、程序化等手段,组织各个部门和流程精准、完善并高效地完成作业流程的一种管理技术和理念。

医疗质量的定义:医疗服务质量即包括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及时性以及有效性,同时还强调患者的满意度、诊疗过程的效率、单位投入产出比等诸多因素。

临床科室秘书精细化管理的目标:通过临床科室秘书的精细化的医院管理,完善以患者为中心、医疗安全为重心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环节质量、过程监督和终末质量并重,业务、服务水平和安全并举的质量管理体制,同时实施权责明晰、可行性强、符合规范的监管、奖惩制度,使医疗质量改进持续化、日常化。

二、临床科室秘书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医院成立临床科室秘书管理组织。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并具体负责实施的临床科室秘书管理小组,成员包括各个临床、医技科室的主任、护士长,以及医务科、院感科、药剂科、设备科、供应科等相关科室的负责人。该管理小组是全院有关医疗质量管理的最高决策和组织机构,工作内容有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安全、护理安全、院感控制、医疗文书书写、病历管理等,并对有关医疗质量的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专题研讨会议,讨论并解决医院管理运行中发现的新问题,研究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建立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的稳定机制;科室内成立科室秘书管理组织。由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兼职质量管理员组成,负责对科室日常的医疗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每月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科内研讨和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处理,需要相关科室配合的及时通过全院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进行协调,对整改情况进行及时督查。

(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配合考核奖惩。1.临床及医技科室。进行要素评价来提高评价的可行性。紧紧围绕临床实际工作完善医疗质量考核项目,重点是提高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处方规范化、医院核心制度运行情况、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情况、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医患纠纷投诉情况、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情况等的重要性,同时适当弱化门诊量、住院量、手术次数和医疗收入等指标的权重,使科室的工作重心从以经济效益为重心转移到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中心上来,提高全科室人员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医疗风险防范意识。

2.开展医技、辅助科室的临床活动。医院各医技、辅助科室主要负责人每周二轮转到各临床科室参加一次早交接班及大查房,及时了解临床科室动态情况,检查科室医疗质量台账情况,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督查处理;并及时传达周一全院例会上院领导有关医疗、护理工作的相关指示精神,检查以前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3.建立医疗质量每月推进、报告制度。根据医院制订的医疗质量考核项目,医务科每月对处方合格率和门诊、住院病历规范情况,以及医院核心制度运行情况、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情况、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医患纠纷投诉情况、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等项目进行量表打分,汇总为全院的《医疗质量考核月报表》,提出相应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意见书。然后在每月的院中层干部例会上对上月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奖励考核优秀的科室,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对存在问题的科室下发《医疗质量督查意见书》,责令整改。同时相关各职能科室负责人要对上月来科室的整改情况和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书面报告,对推进不力的科室由院领导在会上分析原因并指出下一步继续推进计划。4.质检科进行病历及时归档工作。制订患者出院后3天病历归档的制度并严格执行,超时未交的通过医院内部办公网络进行催交,年内3次超时的进行全院通報批评。病案室每天由专人向临床科室收缴病历,每月对各科室病历归档情况进行统计报表,与临床科室建立良好的沟通体制,多方面加强病历归档工作。部分病历较多的科室在住院医师中设立兼职病历联络员,经常督促相关医师及时完善病历,对质检科发现问题的病历及时通知修改并将相关问题整理,在科室例会上进行讨论,避免再犯。

(三)完善细节处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1.注意细节,关注医疗安全。重点是各个科室的危重患者的救治,为此我院建立了危重患者上报制度,所在科室将危重患者上报后即由医务科牵头组织各相关科室的业务骨干进行会诊并讨论救治方案;同时对全院危重患者登记造册,每天临床秘书科室要配合护理部对全院危重患者进行巡诊,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协调处理各类危害医疗安全的细节,减少各种差错的发生,尽力保证患者的安全。2.建立药师查房和参与危重病例讨论制度。要求药房、药库等相关科室组织药师轮流下临床科室参加上午查房,这样药师直接贴近一线患者了解病情,能够帮助临床医师进行药物使用方面的指导,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评价或提出建议;尤其对危重患者的救治,应有高年资药师参与病例讨论并提出药物治疗建议。通过药师参与医疗治疗控制的重要环节,使药师在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面的作用进一步突出,促进医疗治疗的持续改进和提升。3.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升手术安全性。手术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部分,为保证手术患者的救治安全,我院以医疗核心制度为基础,参照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管理的相关文件和指示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了《围手术期管理工作办法》《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术前麻醉访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手术标本管理制度》《术后麻醉访视制度》等一系列围手术期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筑牢围手术期安全防线,为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尽可能提供保障。4.加强抗生素分级管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相关条款,完善制订了我院的《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审批备案制度》等抗生素管理制度,通过医院HIS业务系统对不同级别医师的抗生素处方权进行了严格限定。

三、体会

医院临床科室秘书的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医院区别于传统医院的特点之一,也是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良好的医疗服务质量不仅是医院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医疗安全和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体现了医院的人员素质水平、技术能力水平和设备后勤水平。而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良好的精细化管理,将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分解细致并规范化、使各项制度的执行过程精益求精,努力做到完美,其中的精髓是精、细、严,和事后督查相结合,提高每一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我院的实践来看,实施临床科室秘书精细化数据管理以来,医院的总体管理效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医患纠纷投诉率等指标均有较明显的改善,医院的竞争力和医院文化建设也有相应的提升,说明临床科室秘书的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对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有现实的意义,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高伟,吴建勇,冯璐,等.倡导精细化管理 提升科研管理水平[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01):19-22.

[2]李刚,夏海朋,谢子秋,等.基于全流程、全数据、全用户理念的医疗质量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05):5-7.

[3]牛慧.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5):21-22.

[4]刘颖,李悦,冯华.科室经理精细化管理对临床科室工作效率的影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8):1661-1662.

[5]郭琛,陳传本,王洋郁,等.基于三甲评审标准的精细化管理实践[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02):32-58.

[6]赵宁志,王家振,高茗,等.精细化管理在医疗环节质量中应用的探讨[J].人民军医,2014,57(05):560-561.

[7]周辉华,徐明研,王琴,等.注重职能部门精细化管理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3):149-159.

[8]睢淑清.为手术患者进行精细化围手术期护理对其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4):12-13.

猜你喜欢
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运用目标分析最优指标法综合评价广西市某医院2011—2015医疗质量
浅谈现代企业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路径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基于医疗信息化的医疗质量评价现状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