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纪律性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解放战争时期请示报告制度的运用

2020-12-19 08:13文_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请示报告前委分局

文_ 卢 毅

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解放战争时期,党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了请示报告制度,并强调“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从而维护了中央权威,实现了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关于那段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曾有过重要论述:“请示报告制度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工作机制,也是组织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1948年9月,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强调要建立请示报告制度。正是这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进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保证了政令军令畅通,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们这么大的党、这么多党组织和党员,如果都各行其是、自作主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那是要散掉的。”言之谆谆,显然是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邃思考。

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

1947年下半年,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但“由于我党我军在过去长时期内是处于被敌人分割的、游击战争的并且是农村的环境之下”,使“各地方党的和军事的领导机关保持着很大的自治权”,这就“产生了某些无纪律状态和无政府状态”。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许多解放区连成一片。这种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政治、经济、军事政策上实现完全统一,克服地方主义、分散主义和游击主义。

为此,毛泽东于1948年1月7日为中央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规定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指示还说明,“我们所以规定这些政策性的经常的综合的报告和请示的制度,是因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仍然有一些(不是一切)中央局和分局的同志,不认识事先或事后向中央作报告并请求指示的必要和重要性,或仅仅作了一些技术性的报告和请示,以致中央不明了或者不充分明了他们重要的(不是次要的或技术性的)活动和政策的内容,因而发生了某些不可挽救的、或难以挽救的、或能够挽救但已受了损失的事情”,因此,“从今年起,全党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改正对上级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不良习惯”。

2月25日,毛泽东又专门针对进城后出现的一些违反政策问题指出,“这种在重大问题上(不是小问题或技术问题,而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极端恶劣的习惯,在七大以后并未根绝,现在已相当严重地影响了党的工作的发展”。故此,“中央责成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对于自己占领的城市,凡有人口五万以上者,逐一作出简明扼要的工作总结,并限三至四个月内完成此项总结,电告我们”。3月6日,毛泽东还就土改中的错误倾向致电刘少奇:“许多下级党部擅自决定其自以为正确其实是错误的政策,不但不请示中央甚至也不请示中央局。例如很多地方的乱打乱杀,就是如此。”犯这些错误的原因,既有地方对中央政策的理解不到位,也因为未经请示报告、擅自行动。由此,他认识到必须对领导方式作出调整,“领导方法上有错误,即是上下联系不够,未能迅速了解运动的情况,迅速纠正下面的错误”。

为了进一步完善报告制度,毛泽东于3月25日为中央起草《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规定:各中央局、中央分局除了要定期向中央作综合报告外,对下发出的一切有关政策及策略性质的指示及答复,均须同时发给中央一份。下级向中央局、中央分局所作政策及策略性的报告,其内容重要者,亦须同时报告中央。《补充指示》还规定:每一个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均有单独向中央或中央主席随时反映情况及陈述意见的义务及权利。这就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请示报告制度。

虽然中央出台了请示报告制度,但由于惯性,有些地方仍未完全遵守。针对这种现象,毛泽东于4月10日批评了五种恶劣作风:地方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恶劣作风,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恶劣作风,多报功绩少报(甚至不报)错误缺点的恶劣作风,对于原则性问题粗枝大叶缺乏反复考虑慎重处置态度的恶劣作风,不愿精心研究中央文件以致往往直接违反这些文件中的某些规定的恶劣作风。他还强调,“中央的一切政策必须无保留地执行,不能允许不得中央同意由任何下级机关自由修改”,必须“将全国一切可能和必须统一的权力统一于中央”。5月25日,毛泽东又将“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分为两类:一类是“擅自修改中央的或上级党委的政策和策略,执行他们自以为是的违背统一意志和统一纪律的极端有害的政策和策略”;另一类是“在工作繁忙的借口之下,采取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错误态度,将自己管理的地方,看成好像一个独立国”。他指出:“各级党委必须对这一点进行反复讨论,认真克服这种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这个指示将此前“统一于中央”的提法改为“集中于中央”,语气更为严厉。

为增强报告制度的可操作性,中共中央于6月25日发布《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应向中央报告的事项》,对请示报告的内容范围作出了具体说明。8月14日,毛泽东在《关于严格执行向中央作请示报告制度的指示》中再次严肃指出“独立国”问题:军队一些同志“仍然将自己所指挥的野战兵团或军区机关部队看成好像一个独立国”,“我们现在向一切兵团及军区的负责同志们提出警告”。

对东北局的批评

毛泽东一再批评“独立国”是有具体所指的。此前他曾两次电催东北局,要其交综合报告。1948年3月25日的电报指出:“按中央规定,1月和3月东北局书记应向中央主席做两次政策性的综合报告,……但你处的报告没有发来,亦未声明理由。”8月9日的电报进一步指出,中央规定的报告制度,各中央局、分局的负责同志均已严格遵照实行,唯独东北局没有实行,“是何原因,究竟你们何时间开始作第一次综合性的报告,望复”。在接到中央8月9日电报后,东北局于13日复电,表示第一次报告“一星期后当可发给中央”,同时解释因“常委各同志均极忙碌,事实上只各顾自己所分的工作,并皆对各部门的工作难求得全部了解,对作全貌的报告遂感困难”。

15日,毛泽东第三次去电,一方面对东北局的态度转变表示“甚好甚慰”,同时提出批评:“你们收到中央规定报告制度六个月以后才声明理由,是不对的,并且这些理由是不能成立的。”他还说,“关内各中央局领导同志所处环境,均不如你们好,均无如你们那样畅通的交通工具”,“像大别山那样严重的环境,邓小平同志尚且按照规定向中央主席做了综合性报告,……何以你们反不能做此项报告”。因此,“我们认为所以使你们采取此种态度的主要理由,并不是你们所说的一切,而是在这件事上,在你们的心中存在着一种无纪律思想”。

在毛泽东的严厉批评下,东北局于8月15日向中央提交了综合报告。次日,东北局相关领导又致电中央承认:“我们对中央规定的向主席作按期的综合性的报告认识不够,这是由于我们存在游击主义的习气,表现无纪律的现象,应受到中央批评与指责,我们并保证以后坚决的改正这一错误。”此后,东北局连日召开会议进行检讨,形成《东北局关于执行报告制度的检讨报告》,于19日上报中央。报告首先表示:“完全同意与诚恳接受中央对于东北局不定期向中央做报告的批评,并保证今后严格执行中央规定的报告制度,坚决克服某些游击主义习气与无纪律思想。”然后剖析此次犯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对于按期给中央作报告,没有提到政治的组织的原则高度去认识”,“没有完全自觉的意识到不按期向中央作报告,就是一种政治上的错误与组织上违犯纪律行为”。

22日,毛泽东复电强调:“不但你们应当作此种自我批评(你们已经作了),一切中央局、分局、军区及前委均应当作此种自我批评(他们还未作)。……因此我们决定将你们未皓(8月19日)电及中央本电转发给他们,并要求他们就此问题作一次正式检讨。”可见他决心趁热打铁,借此事强化大家的政治意识。23日,中共中央将同东北局的几封往来电报转发给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及各野战军前委,要求各地“仿照东北局办法,在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及前委的一次至几次会议上加以认真检讨,实行自我批评,规定克服办法”。

对东北局的批评在党内引起很大震动。9月5日,在西柏坡准备参加九月会议的邓小平向中原局通报有关情况时就说:这次会议解决问题颇多,但强调指出提高纪律性为革命胜利之中心环节。此种精神,从最近中央对东北局的批评电示可以看到,中原局及中原军区对此应迅速检讨,成为一个正式的决议报告中央。次日,中原局就讨论通过了《关于克服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并建立报告制度的决定》,其中谈到,“中央一月七日规定报告制度后,于八月五日、十四日、二十二日、二十三日连电系统的说明克服无纪律和反无政府状态及报告制度的重要,又连续将各中央局讨论中央对报告制度的指示转给各地。此种严格的、有系统的、坚持原则的领导作风,……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中原局决心用心学习,转用于中原的实际上”。显而易见,毛泽东批评东北局一事对各地产生了极大的触动。

1948年九月会议及其贯彻落实

1948年9月8日至13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九月会议”)。这是中央撤离延安后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着重强调了加强纪律性问题。毛泽东指出:“现在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在党内已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从中央机关、中央代表机关,一直到各地,报喜不报忧,瞒上不瞒下,封锁消息。……这些状态必须改变。中央同志要以全力来做这件事,要在战争的第三年内,在全党全军克服无政府、无纪律状态。”在会上,他还提出“提高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上面说了许多条,还必须有这一条,没有这一条,那许多条实行起来都不会顺畅。”九月会议最后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要求全党全军切实强化请示报告制度。该《决议》还对各项工作中何者决定权属于中央,何者必须事前请示并得到中央批准后才能实行,何者必须事后报告中央备审,都作了明确规定,从而使下级在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了下级因害怕承担责任,大事小情都向中央请示、影响工作的偏向。

九月会议结束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纷纷展开了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斗争。9月中下旬,西北野战军前委召开第三次扩大会议,讨论中央九月会议精神,规定“各纵委应按前委扩大会议精神,每两月应作一次报告,应报告部队的政治倾向、干部学习、政策执行及内部情况等,司政亦应向上级司政机关作报告。前委本身亦应每月向中央作一次全面地综合报告”。为了使报告制度规范化,西野政治部还发布《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训令》,对报告的内容、种类、时限作出了规定,对报告的质量也提出了要求。11月4日,西野前委向中央汇报:请示报告制度“开始自上而下的建立起来了”。

10月5日,华东野战军前委也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九月会议精神。12月15日,前委作出《关于建立与健全报告制度的决定》,对各种报告的内容、时间及具报人等作了详细规定。26日,前委又下达《关于贯彻加强纪律性的指示》,再次强调加强纪律性。经过整顿,华东野战军“自我批评精神相当展开,报告制度大部开始建立,组织建设开始被重视,……违反政策现象大为减少,加强纪律往空气甚是浓厚”。

在解放战争发展到关键时期,毛泽东敏锐觉察到各地出现的无纪律无政府现象,及时地提出了“加强纪律性”问题,并找到了请示报告制度这把钥匙

对各地加强纪律性情况,毛泽东一直密切关注。1948年11月11日,他致电各中央局、各分局、各前委负责同志,明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13日,他又为中央起草致各中央局、各战略区首长电:“望将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综合报告转发至地委及师(旅)一级,引起他们注意。各级党委和党组均应于今年十一月至明年三月五个月内,开会检讨并开展反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斗争,作出决议交上级审阅修改,遵照实行,并将决议原文送中央备审,不得有误。”

总之,在解放战争发展到关键时期,毛泽东敏锐觉察到各地出现的无纪律无政府现象,及时地提出了“加强纪律性”问题,并找到了请示报告制度这把钥匙,以此为抓手,常抓不懈,从而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牢固的政治和组织基础。同时也为今天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猜你喜欢
请示报告前委分局
请示报告制度的科学内涵与执行路径探析
大型国有企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研究与实践
2022.5上榜派出所名录
陈毅、毛泽东与古田会议
上榜派出所
贯彻民主集中制必须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2019.10上榜派出所名录
毛泽东称为“农民同志”的前委委员毛科文
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
南昌起义军事领导指挥机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