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渔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实践路径浅析

2020-12-20 08:10王文彬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18期
关键词:水产品渔业发展

○王文彬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渔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渔业供给总量充足,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显现,市场变化无时不在,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当前渔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

进入新时代,我国渔业经济步入新常态,广大消费者不仅对水产品需求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且对水产品需求的质量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广大消费者已不满足于对单一渔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需要渔业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多层化、多样化。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渔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渔业产业结构还不平衡。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渔业经济增长都是以追求数量最大化和速度最快为目的,生产结构以单家独户分散的小农经营为主,产业低度化、同质化、无序化竞争相当严重,这种粗放式经营显然与当前现代渔业发展不相适应。部分水产品目前出现了结构性相对过剩,一般性同质化产品量大价低,高品质水产品及加工品供给无法满足消费需求,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渔业生产力发展尚不充分。当前,渔业的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还不高,一些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还没有在渔业行业中全面推广,信息化建设在渔业方面也处于初步对接阶段,渔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仍不能满足人民对不同渔业产品结构和质量的需求,不能满足人民对各种服务的更高需求。在渔业产业内部,产业链还不完整,产业结合还不十分紧密,渔业生产环节核心竞争力不足,水产品加工环节十分薄弱,渔业服务环节缺乏规范和引导,渔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同时,新型渔业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缺乏大规模的市场主体的示范带动,导致产业融合度不高,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规模不大。

3.渔业发展与自然发展尚需紧密结合。以往,为了盲目提高水产品的产量,有些地方渔业资源存在一定程度上过度开发利用的问题。同时,不同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没有完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少数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浓,在法制建设方面尚不健全,并且生态投入严重不足,必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

4.渔业发展与社会发展还要同频共振。尽管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直警钟长鸣,长抓不懈,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还不时出现在各种媒体,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尤其在当前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人们对水产品安全更加重视。金融供给不足是渔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瓶颈制约,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渔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渔业生态环境改善和渔村产业兴旺、环境优美都需要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

二、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在当前新冠疫情影响、抗灾复产需要和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大背景下,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国家“六稳”要求和“六保”任务,努力克服当前疫情及汛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国内外市场变化影响,立足扩大内需战略,重点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着力点,把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发展效率,扎实推进水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快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渔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好渔业产业结构不平衡、产业生产力不充分的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水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做好结构调优大文章。在产业布局方面,一定要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及生态类型,适应市场需求,重点调优区域布局,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在产品结构方面,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增加优质、高端、安全的水产品生产,相应调减结构性过剩的大路水产品种。在产业内部结构方面,一定要完善养殖、捕捞、加工、物流等各个环节,重点瞄准加工渔业、休闲渔业。二是实施品质提升大行动。充分利用全国水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机遇,依托各地资源和产品优势,全力发展特色独具的优势水产品,做到一地一品,一地一特色,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特色水产品市场占有率,着力打造精品名牌,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奏响产业融合大合唱。要把渔业生产与水产品加工流通和渔业的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培育壮大渔业新产业、新业态。引导养殖企业做强加工渔业,致力于水产品精深加工,以加工带动生产,以加工搞活市场。通过渔业服务第三产业与生产加工一二产业融合,可以不断拓展渔业发展的外延。大力开发渔业休闲、垂钓、观赏、餐饮、会务、度假、娱乐、体验、科普教育等增收功能,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让三个产业之间深度融合,互促共赢,提升渔业效益,增加渔民收入。四是补足短板缺位薄弱项。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大力加强渔业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建设,强化湖库综合整治,加快渔业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推进渔业生态环境改善。做好“三区划定”工作,加大渔业资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禁止化肥养鱼,控制“三网”养殖。大力推进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生产,着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五是练就节本增效基本功。创新营销方式,通过推行随机上市、错季销售、垂钓休闲等方式实现水产品的去库存销售,采取上门配送、连锁经营、超市经营、订单销售、网上销售、加工销售方式,占领农产品市场。大力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减少养殖过程中化肥、渔药、饲料的不合理使用,实现节本增效。加强新品种研究与推广,确保水产良种供给,大幅度提高渔业生产性能。通过设置增氧机、改良进排水系统、配备好饲料加工设备和投饵机等设备、建设好水电路及光纤通讯设施和采用水质在线监测、鱼病远程防控等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2.强力推进绿色振兴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渔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一是绷紧水产品质量安全弦。要牢固树立绿色兴渔理念,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兼顾生态环境和健康养殖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捕捞业通过渔具、渔法限制,减少幼鱼捕捞的比例,降低产量,从而达到保护资源、提高效益的目的。养殖业要健全渔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制度,控药、控肥、控添加剂,建立产地证明准出制度。督促生产经营者认真执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生产档案记录等制度,推动水产品收购、储存、运输企业建立健全水产品进货查验、质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强水产品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执法查处,保持高压态势,重拳出击打击违法行为。二是把握渔业循环经济创新点。要解决好渔业发展与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创新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渔业循环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水产科技和信息化手段,着力引进和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技术,实现渔业养殖过程中无污染排放。探索建立渔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带动生态渔业发展,提供生态有机绿色水产品,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并且改善养殖环境,美化乡村。

3.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渔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一是走好渔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一条路”。渔业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主要是生产经营体制和组织方式的不完善造成的。所以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建立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专业大户、家庭渔场为骨干,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纽带,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保障的新型渔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二是下活渔业市场主体培育“一盘棋”。加快培养新型职业渔民,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大力发展养殖大户和家庭渔场,不断壮大个体经营规模;加快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形成渔业发展合力;加快培育经营性渔业服务组织,推进渔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鼓励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渔场、渔民合作社、渔业企业有序流转。支持有条件的渔业龙头企业上市,积极创建渔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现代渔业发展势头。

4.全力开创新时代现代渔业新征程。根据国家扩大内需要求,按照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安排,做好当前渔业工作。一是致力市场开发。进一步研判国际国内市场形势,深入水产品出口基地和企业,研判水产品出口的优势和增长潜力。构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的新格局,积极扩大内部需求,注重水产品的个性化与自主性开发,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鼓励第三方投资生产加工流通,保障产业链延伸,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二是推进科技兴渔。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要组织渔业科研院所与渔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进行对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将企业急需的技术作为科研攻关的重点,让实用性强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加大渔业投入。通过各项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渔业领域。加大支农信贷力度,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项目资金以及提供政府贴息贷款等方式,推进养殖证抵押贷款等渔业融资新模式,支持和服务于现代渔业发展。四是强化服务保障。支持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和推广,通过渔业补贴、以奖代补等政策推进产业发展。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强化鱼池标准化改造、稻田综合种养、渔业疫病防治、水域种质资源保护。加大渔业生态补偿等政策支持力度,解决渔民产业发展、渔塘改造、减船上岸、转产保障、禁渔等问题,并推进渔业保险政策落地。加强渔政执法,通过部门间协作联动,形成执法合力,严厉打击渔业违法行为,创造良好的渔业发展环境。

(通联:438700,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东门街37号县水产局)

猜你喜欢
水产品渔业发展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