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0-12-20 16:08刘伟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刘伟涛

(河北省安国市中医院,河北 保定 071200)

脊柱骨折可由间接外力引起,如高处跌落臀、足着地等,也可由骨质疏松引起[1]。老年患者脊柱骨折多为骨质疏松型,患者可有脊柱畸形、疼痛、脊髓损伤等表现。本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我院2015~2018年收治的11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我院2015~2018年收治的11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老年患者,以收治顺序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及对照组(58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在63~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31±3.59)岁;病程4h~80 d,平均病程(15.71±3.50) d。骨折部位:腰椎段25例,胸椎段23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在64~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60±3.86)岁;病程6 h~81 d,平均病程(15.92±3.74)d。骨折部位:腰椎段26例,胸椎段22例。本研究已通过上级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别(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治疗,给予患者镇痛治疗,并卧床休息,4周后给予支具下床行走,支具固定周期为4周,逐渐给予腰背肌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俯卧位,全麻下,以C型臂X线机在透视下45°角对椎弓根进针,穿刺针至椎体后缘骨皮质,针尖刺入椎弓根内1 cm处。针尖抵达椎体前中1/3交界处,将枕芯退出并保留套管。手钻植入椎体,在透视下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停注标准以骨水泥外漏或近椎体后缘时。治疗人员通过X线机透视进行观察骨水泥的弥散情况,效果理想后即结束骨水泥注入,将枕芯插回套管中,10 min后将骨穿针撤出伤口部位压迫止血并进行包扎。术后抗生素连用3 d,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度评分,10分制,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损伤椎体、脊柱恢复正常,不影响日常生活。有效:损伤椎体、脊柱基本恢复正常,日常生活稍微受限。无效:损伤椎体、脊柱无任何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s)表示,并分别行x²、t检验,P<0.0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 4例,有效2 8例,治疗有效率89.67%(52/58),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4例,治疗有效率77.58%(45/5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VAS疼痛评分(7.91±3.77),对照组VAS疼痛评分(8.02±3.42),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3.07±1.21),对照组VAS疼痛评分(5.49±2.56)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传统疗法多是在绝对卧床休息的基础上逐渐加以复健,此种发生恢复时间长,患者疼痛忍耐时间长,生活质量很难提高[2]。近几年临床常用的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微创术,在该疾病治疗中起到了优异的治疗效果,改术式不仅能够增加椎体生物力学强度,还能够快速缓解疼痛,稳定患者骨折部位[3],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理想方法。本研究证明,运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疼痛度与治疗有效率均优于传统保守治疗患者,由此可见,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有显著疗效,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度,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好转,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