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在眼底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20-12-21 01:56林宁宁崔珊珊赵丹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3期
关键词:视网膜激光药物

林宁宁 崔珊珊 赵丹丹

众所周知,眼底疾病是目前眼科之中发生率比较高的疾病类型之一,视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将会对患者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眼底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常规性的药物治疗方式和药物治疗方式均无法得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出现几率也较高[1]。当前,眼底激光光凝术已经超过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方式成为眼底疾病治疗的有效方式,眼底激光光凝术可以采取激光治疗患者视网膜存在的异常组织,推动患者瘢痕组织愈合,进而控制患者疾病的发展,取得了广泛医生的认可。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了2019 年1~12 月在本院进行眼底疾病治疗的469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激光光凝手术在眼底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12 月在本院进行眼底疾病治疗的46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过检查之后均被确诊为眼底病变,其中152 例患者为糖尿病所引起的视网膜病变,101 例患者为视网膜血管炎症,98 例患者为静脉栓塞所造成的视网膜病变,73 例患者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35 例为视网膜脱落,剩余10 例患者为其他眼底疾病。依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35 例)和观察组(234 例)。对照组女153 例,男82 例;年龄最小20 岁,年龄最大82 岁,平均年龄(46.83±11.73)岁。观察组女146 例,男88 例;年龄最小20 岁,年龄最大81 岁,平均年龄(44.87±12.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具体的治疗药物有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1、脑神经生长素、血塞通等,药物使用剂量依据患者具体的情况以及其疾病类型进行决定,如若患者有需要,可以对其使用反搏仪进行治疗[2]。观察组患者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在患者进行治疗前,帮助患者进行各类检查,确保基本了解患者的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以及视网膜功能[3]。此外,还需要告知患者该手术的原理、注意事项以及预期效果,让患者可以对手术治疗有一定的了解,缓解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感,提升患者在治疗中的依从性。在进行治疗的30 min之前,对患者使用复方托吡卡散瞳,待患者瞳孔直径在7 mm 左右方可进行手术。患者手术中使用的麻醉药物为0.5%地卡因,采取点眼麻醉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之后使用激光光凝仪对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全视网膜镜仔细观察患者眼底,瞄准患者病眼病变组织之后对其采取激光治疗,设置光凝仪激光功率在200~500 mW,波长设置在527~537 mm[4]。患者症状比较轻时,对其采取1 次治疗即可。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需要以患者病眼情况进行4 次治疗。患者完成手术之后采取0.9% 氯化钠对患者病眼结膜囊进行冲洗,彻底清楚患者角膜位置分泌物以及接触镜介质。依据患者情况对患者采取缩瞳药以及抗生素治疗[5]。手术彻底结束之后采取眼罩遮挡患者病眼,避免其角膜暴露。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患者治疗完成后黄斑水肿完全消除,且患者视力恢复至正常情况,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为治愈;患者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且视力表检测提高至3 行之上为好转;患者治疗后视力没有得到改变甚至降低,且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对照组中治愈112 例、好转53 例、无效69 例,观察组中患者治疗后治愈149 例、好转63 例、无效23 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出现玻璃体积血25 例、眼压上升13 例,观察组出现玻璃体积血8 例、眼压上升7 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低于对照组的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眼底处于人体眼睛的深处,主要的组成部分为眼底血管、视神经乳头以及视神经纤维。眼底的结构较为复杂和精良,因此,眼底疾病也存在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中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6]。药物治疗是眼底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该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7]。随着国内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为眼底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激光光凝发原理主要是使用激光热效应凝固视网膜内组织,提高患者患眼视网膜内层细胞供氧能力,推动患者视网膜吸收出血,进而起到主血目的,此外,在眼底疾病患者中采取激光光凝手术可以对患者病变位置视网膜渗出进行有效阻止,缓解患者水肿,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视力损失情况的出现几率[8]。在本次研究中。回顾分析了2019 年1~12 月在本院进行了眼底疾病治疗的46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低于对照组的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眼底疾病患者治疗时,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方式,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视网膜激光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Er:YAG激光联合Nd:YAG激光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激光诞生60周年
激光3D长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