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020-12-21 21:49潘立颖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听说能力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潘立颖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是四项重要的基本能力,也是开展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要充分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教学,通过有效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能力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开展策略,希望能够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听说能力;教学策略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们的人际交流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口语交际是语文的重要作用,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重要要求[1]。学生们必须要培养自身的听说能力,首先要能听懂别人讲的话,其次要能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必须要加强对小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能够顺畅的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充分运用语文知识于生活之中,并且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加强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一、培养学生“听能力”的教学策略

听能力属于一种接收信息的能力,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被动输入机制,从而探究培养策略。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于事物的了解不够全面,对于语言信息的加工接受理解能力也存在局限,只有提高听能力,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多的接收信息,从而增强对于内容的理解[2]。与此同时,听能听教学的有效性也取决于教师的表达性,要在语文课堂上尽可能的用清晰的话语传达信息,立足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开展听教学,契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学生的输入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是听的主体,其需要主动接收外界输入的语言信息,才能够更加容易的开展听力训练。要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考虑:

首先,要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倾听兴趣。听虽然是一种被动的内容,但是能否听进去听得懂则取决于主体的态度,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开展教学,增强倾听内容的主题鲜明性。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语调,增强说的幽默性和亲切性,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们增加听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开展听能力的培养,选择一些合适的音乐作品和诗词朗诵,增强语文教学感染力。

其次,要细化教学目标。在听能力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要充分意识到听不仅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3]。要意识到习惯培养的长期性,教学目标应当切合实际,按照小学语文低段、中段和高段学生的差异设定目标,逐步让学生养成专心用心的倾听习惯。

第三,加强倾听训练。听力训练大部分局限于英语教学之中,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听力训练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是社会所普遍忽视的一项内容。教师必须要充分结合小学语文知识标准,不断探索倾听培养内容,加强学生对于听力训练的正确认知,例如,可以组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让学生通过倾听教师的声音书写汉字,也可以借鉴英语听力教学方法,在不提供文本对照的情况下,让学生倾听散文、诗歌等等,提高口头表达模式,从而提高听能力。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当学生能够顺利的倾听之后,就需要用嘴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因此,说属于信息的主动输出机制,教师要从专业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构建轻松活跃的课堂,让学生想说。说具有主观能动情绪,是学生们思想的主观表达,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意识。因此,教师要以和蔼可亲的精神状态面对学生,鼓励学生自由沟通和交流,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想说就说[4]。一方面,学生所说的内容要符合课堂教学主题,例如,可以鼓励学生们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对其他同学的看法进行评论,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说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学生们所说的内容要与课程内容有相关性,不能过度的发散思维,否则会偏离教学内容,言之无物。

其次,要综合整理语文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多说。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们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少,教师的主体地位比较强,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位置,教师成为了知识的权威,轻易的就判断了学生们的对错,更容易导致小学语文课堂一言堂现象,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们能少说就少说,甚至害怕教师的提问和点评[5]。必须要充分改变这种状况,重新界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要统筹語文教学资源,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要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己则应当起到一个引导性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多说。

最后,多方主体合理评价,让学生会说。当学生乐于表达自己并且说话时,教师需要正确评价学生们的能力,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们找到缺陷,不断提升自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往往是由教师完成的,这种评价具有主观性,比如背诵是否正确、发音是否准确,都由教师说了算。一些教师认为说的差的状况,学生家长可能认为说的好,因此,评价要具有多样性,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方共同开展评价,从而实现多方主体的参与,让学生更加科学的认知自我。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关系到日常交际和终身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探索听说能力的培养策略,完善培养机制,创设教学情景,细化教学目标,加强教学训练,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刘淑英.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112-113.

[2]于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9(07):94-95.

[3]张秀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59.

[4]李丽.浅析小学语文听说训练的途径[J].赤子(上中旬),2015(02):167.

[5]谢志红.我国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结构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听说能力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