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下广电建设思考

2020-12-21 21:49杨宏洲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新媒体

杨宏洲

摘要:信息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需求是至关重要的,文明的进程客观地说是跟信息载体不断扩容有着共生演化的辩证关系。广电行业作为人类信息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无疑具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认识规律顺应规律这是我们广电人出路,同时敌对势力存在在我们的阵地就得在,这是我们广电人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新媒体

一、传统广电行业现状与新媒体的对比

1.内容方面

传统广电以电影,电视剧,综艺,娱乐,新闻,生活等简单的节目内容分类进行中心化创作,以树形结构的方式做媒体的单向表达,采编工作和内容创作由科班型的专业人员进行,从业人员数量有限,难免会受行业风气,自身格局,生活环境等影响,从而使创作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也就是难“接地气”。内容反馈方式还以收视率统计,上级监管,群众反映的传统方式为主,存在反馈信息滞后,被动,渠道不畅等情形,加重禁锢了作品灵活度和丰富度。而互联网是以并联为主的网状拓扑结构运作,典型特征是去中心化,它的媒体反映顺应受众的主导感和参与感,强化了兴趣和个性的导引作用,也就是更“接地气”。在这个信息爆炸个性崛起的时代,传统广电在信息表现形式上失去吸引力,所谓内容匮乏只是传统广电在大信息量环境下失去信息统筹和承载能力的恶性反应。

2.传播方面

广播仍然以无线电信号传输为主,卫星、有线电视网,网络视听平台为辅,电视以卫星、有线电视网,网络视听平台为主,无线电发射为辅,受制于传统的硬件设施框架和固有传输方式以及频段带宽限制,所谓创新也只能在原有基础上应激式改造,本质提升有限,以有线电视为运营基础的广电网络对比三大运营商在人才,技术,服务,覆盖,运维,资金观念等层面整体落后。

3.终端方面

传统媒体行业外的社交平台,自媒体平台,应用类平台等内容提供商以灵活,丰富,高效,高反馈的兴趣营销方式进一步蚕食广电受众,甚至包括“学习强国”类专业新聞学习平台的降维打击,所以传统媒体不管是在内容提供,传播方式,还是终端表达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江鱼入海般的冲击。

4.意识方面

人类的天性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但是,本该是最具活力的离基层最近的各市县级频道,一直发展不起来,甚至有些地方都没有基层传播能力。原因一是没有内容意识,家长式运维体制,层级越往下责任感和主动性越低,观念陈旧,没有创新和学习意识,不屑也不敢向纵深发展,不能满足群众对内容丰富性的需求。二是没有平台意识,在信息传播多媒体多终端的今天,地方频道没有合适的本系统多媒体对接平台和接入能力,广大乡镇电视接收又以卫星信号为主,城镇有线电视用户萎缩,所以我们的基层媒体只能投靠其它大平台依存,受大平台引流限制受众越来越少存在感越来越低。

二、我们的出路

1.内容为王

依托各地电视台电台的专业采编优势,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发掘基层的优秀表现人才和表现方式,丰富素材。学习融合“抖音”“快手”“同城”等应用,以县市为基础开展地方资源平台建设,做当地最强最全的内容提供商、发布商和监管者,内容不拘一格但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以短视频图文为主要表现方式,内容分类不宜过细,以新闻轶事,地方服务,生活乐趣等简单分类,个别类别要有丰富的互动功能满足群众的参与感,同时吸引地方或全国实力商家赞助合作达到内容维护的可持续性发展。向上成立省级内容资源库,在本省各地选取高流量,高质量,正能量的优质素材在省级平台发布,省级在新闻综合频道的基础上开发此类精选内容的电视轮播频道和多媒体点播功能,利用省级资源融合优势培养一批个性,专业的自频道自媒体人才。国家级广电部门应建立自己的全媒体全内容的融合平台,并对地方提供大数据支持和监管分级。在自产自销基础上,引入合作机制,吸收旁系优秀内容,提升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

2.开发多功能的播放终端

依托广电大平台,针对智能电视、电脑、手机,车载多媒体等开发兼容性的apk、播放软件、app。针对无网络地区和非智能终端开发广电多媒体终端,以主流的低压直流12v供电,以降低电源要求,多媒体盒应以广电平台网络电视功能为基础,包含国家应急短波广播功能,卫星信号接收功能,有/无线上网功能,数字广播电视接收功能,WIFI网络服务器功能(在偏远地区群众可以通过终端发射的wifi信号,使用智能设备观看到广电节目)。

3.抓大不能放小,弘扬广电担当

与时俱进缩减中波广播设施,建立国家级短波应急广播,针对性建设短波对抗阵地。立足调频优势主抓车载设备,巩固扩大各地方调频广播覆盖面积,省一级统筹频道内容,推出个性化内容频道。加大直播卫星技术资金投入,建设大功率数字直播卫星,最大限度减小接收天线尺寸搭配广电终端有效解决偏远地区信息需求。

4.与时俱进,升级意识

但社会发展告诉我们我们的存在不是靠想象,而是看你能不能立足需求适应社会,中宣部的“学习强国”无疑给我们当头一棒,不过与“学习强国”不同的是我们的天地更为广阔,但也更有技巧。如何吸引群众这是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偏安一隅也从来不是我们广电人的追求,但留给我们的观众真不多了!

参考文献:

[1]刘宏宇,刘雅洁.5G技术下广电行业的发展机遇与融合创新[J].现代视听,2019(12):67-68.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新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