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价值引领及融入路径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例

2020-12-22 03:41郭翠翠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101
关键词:课程思政价值观心理健康

郭翠翠(兰州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730101)

王双丽(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党校 哲学教研部,新疆 五家渠8313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下简称“心理”课)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培养心理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心理”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对在校大学生关于“心理”课的认知、需求进行口头访谈,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并设计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对“心理”课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三方面内容。 调查样本量1690,考虑了男女比例,年级覆盖大一至大四,专业涵盖人文社科与自然学科,样本选择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回收有效问卷1680。

调查大学生对“心理”课的认识发现:赞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应保持价值中立,不应带有价值导向”观点的大学生占44.7%; 赞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只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不应关注国家、社会问题”观点的大学生占12.02%;赞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应是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不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观点的大学生占33.21%。结果说明:

(一)“心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弱化

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心理”课应帮助学生解决个人心理问题,不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甚至有12.02%的学生认为对于国家和社会问题不应关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 号)文件指出,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调查结果说明:高校“心理”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被弱化的现象。这种错误想法长期且较普遍存在,主要因为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疾病的关注度提高, 普通民众将解决心理问题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甚至唯一任务, 但心理健康教育涵盖领域非常广泛,“心理” 课的研究对象不仅包含心理问题,更包含理想、意志、道德、生涯规划等内容,与马克思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致的。 “心理”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 目前学界所称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已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继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之后的第四个子系统[2]。

(二)“心理”课的价值导向功能被忽略

调查发现: 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不应带有价值导向。 “心理”课的价值导向功能被忽略的原因主要有:

受心理咨询“价值中立”原则的影响。心理咨询中,为尊重价值、尊严等的多样性,美国咨询学会的伦理守则提出咨询师要避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当事人,使得部分学生认为“心理”课教师也应保持价值中立。 “心理”课教师不是心理咨询师,“心理”课也不是心理咨询,两者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位一体”格局的不同组成部分,面对的对象和承担的作用并不相同。心理咨询的对象是已经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是进行“补救”;“心理”课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更多的是“预防”性质的工作。两者需要区别,且心理咨询中侧重功能干预的价值干预也是合法的、必要的[3]。

受“自我价值”影响。当代大学生主要是95 后甚至00 后,成长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个人的生理、安全等低层次需要被基本保障的同时,他们向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发起追求。 “做自己”、“我是最重要的”、“重视个人的感受”等思想被深植脑中,导致目前大学生更为关注人生的自我价值实现,而忽视人生的社会价值。 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是紧密相连的,人与社会无法脱节,脱离社会价值谈个人价值是不可能的,只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社会层面的发展,个人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心理”课目前虽以必修、选修或辅修形式纳入高校整体教学计划普遍开展,但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价值引领功能失声等问题,“心理”课在关注学生个人心理成长的同时,要切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课程思政”改革旨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因此,“心理”课的“课程思政”改革迫在眉睫。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心理”课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价值指引

徐凯文用“空心病”描述大学生因价值观缺陷所致的一种心理障碍,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与抑郁症相似,但所有药物均对其治疗无效,徐凯文认为“空心病”出现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4]。 当代社会价值多元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所以“心理”课必须要有明确的价值目标、价值引导与价值干预,因为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是无目的、无指向的行为[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确立了根本依据,为“心理”课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价值指引。

(一)与“课程思政”改革目标契合

“课程思政”旨在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6]。 “课程思政”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的问题,两者在价值观教育方面始终要保持一致性,即坚定当代中国价值观[7]。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统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进入新时代的特定背景下,基于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本质需要,塑造国民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提出的[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大学生价值塑造过程中的指明灯,与“课程思政”改革目标高度契合。

(二)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契合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 号)文件将“心理”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心理健康常识、情绪与健康、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压力挫折、自我意识、职业生涯、人格与健康、学习考试、心理障碍、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心理咨询概述12 项专题,专题中所含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高度契合。

“心理健康常识”专题中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内容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因素。 国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才能保障个人基本的物质条件、切身利益的满足、稳定的生存环境、融洽的生活秩序;社会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才可遵从自我意愿、追求平等机会、努力则有所得、法可维护权益;个人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才能营造护国团结、无私奉献、信诺诚恳、和善友爱的氛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下的大环境生活, 每个人才会感受到安全自由、温暖有爱,才能更好的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危机干预”专题中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医疗的建立完善和心理危机的应对处理,需要建立在国家更加富强、制度设施完善的前提下;“自我意识”专题中,个人自尊自信的满足需要建立在社会自由、平等的基础上;“人际关系”专题和“情绪与健康”专题中,诚信、友善是我们与他人交往的基本价值准则,也是他人影响我们情绪朝积极或消极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心理”课的“课程思政”改革路径

(一)内容要“精”,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参考教思政厅〔2011〕5 号文件规定的12 个专题,结合口头访谈收集的学生需求、 全国代表性高校开设专题以及近年来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增加了情商、宿舍关系、网络心理及其健康、适应性问题、原生家庭5 个新专题,细化原有专题“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为“生命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两个专题。 调查18 个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内容的需求状况,结果发现大学生对情绪与健康、心理健康常识、人际关系专题的学习需求高达86.19%、84.94%、84.05%, 对其余15 个专题的需求也均在45%以上,具体结果如图1:

图1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内容的学习需求

结果说明:“心理” 课涵盖的教学内容符合目前多数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对“心理”课开设的内容充满需要和期待,但也存在一个问题,教师一般会按照“心理”课规定的大纲内容上课,受课时限制,每个专题的分配课时非常有限。 往往只能做到点到为止,流于表层,缺乏深度,无法做到理论实践结合,“认知-情感-意志”层面的获得感满足不易,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实现思想价值引导更是奢侈。 长期如此,会导致大学生对“心理”课的期待感、满足感、获得感降低,指导调节现实生活的作用发挥受限。因此,教师应根据学校特点、专业设置、性别比例、自身所长,选择性的选取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做到“精”、“深”,而非“粗”、“浅”。 针对选中的心理健康专题内容,也应精简深入,根据面向学生的特点、需求,重点对部分内容深入讲授。例如“网络心理及其健康”专题包含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网络人格障碍、网络集群心理、网恋、网络学习、网络人际关系等具体内容,假如一一讲授,只能做到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内容停留于学生动用网络即可搜索获得的基本知识,难以吸引学生兴趣,更无法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根据“内容要精”原则,在课前对“网络及其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进行需求调查,结合教师个人学期教学计划,可确定讲授主题:网络社交,具体包含网络社交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产生的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差异等内容。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照自身在网络社交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认识到现实与网络中保持自我同一性的重要,认可真实的自我,减轻网络依赖,重视现实交往。

只有内容做到“精”,有取舍,才有可能拥有充足空间挖掘专题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并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有所获,学可迁移。例如针对“网络心理及其健康”专题,内容做到“精”后,再深入挖掘思政资源,设置思政目标。网络社交中个体可以虚构一个“完美的我”以弥补现实中“自卑的我”,利用网络中的社交欺骗,逃避现实人际关系处理的麻烦,从而陷入沉迷虚拟社交,现实人际交往能力退化,出现网络社交活跃,现实社交沉默的“两张面孔”。 长期伪装使得“真实”自我难以辨别,从而影响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自我同一性关系个体能否很好融入社会,认可自我价值。巩固和壮大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交往,内化价值目标、社会和个人层面的精神追求, 是优化大学生网络社交的主要路径之一[9]。由此确定本专题的思政目标:让学生通过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友善”价值准则,逐步消减不良网络社交观念,提升个人的现实自我价值感;渗透国家层面的“和谐”准则,社会层面的“法治”准则,规范个人的网络社交行为。

(二)方法要“活”,实现不同层面目标

“心理”课的“课程思政”改革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中贯穿思想价值引导, 不仅在于影响认知、触动情感,更在于是否能改变行为、指导实际生活,要保持长效作用而非短期变化, 因此难度要求更高, 这就需要借助“活”方法。

对“心理”课的教学方式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如图2:

“其他建议”选项中,研究对象在问卷提供的教学方式选择外,提出了线上匿名一对一咨询、同学之间互相结对帮扶等建议。

图2 大学生对“心理”课的教学方式需求

通过研究大学生对“心理”课教学方式的需求,结果说明:理论学习仍是基础需求、 实践活动和互动性教学方式需求较高、个体咨询也被需要。 因此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心理”课的“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引领作用,教学方式可采取理论实践结合、增强团体互动、推进个体咨询。

1. 理论实践结合,实现知识层面目标

理论学习以理论讲述、视频学习为主,实践活动以志愿服务、案例讨论为主,理论学习为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实践活动助理论学习“落地”,实现知识层面目标。例如“心理危机干预”专题中,可通过展示“某高校成功解救欲跳楼轻生学生”的新闻视频,组织学生讨论案例中促成心理危机干预成功的因素,如当地精神卫生机构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健全、 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危机干预程序完善、 医护人员和心理教师的负责敬业、围观学生和亲朋好友的鼓励支持,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讨论, 教师再通过理论讲授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成功, 需要国家在经济建设上越来越富强才能保障足够的基础条件、每个身处工作岗位的人敬业勤勉、个人在遇到他人需要危机救援时做到友善温暖而非起哄指责, 心理危机干预的成功率才会进一步提升。 在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中,将“富强”、“敬业”、“友善”价值准则贯穿其中。

2. 增强团体互动,提升技能层面目标

团体互动包含表演性质与辅导性质的互动, 表演性质的互动以辩论赛、 情景剧为主, 辅导性质的互动以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为主。例如“网络及其心理健康”专题中,设计“网络社交中应不应该实名制”辩论赛,学生自由选择所持观点,结合自身经历、观点进行辩论,教师进行总结、解惑,引导学生认识到近年来因网络社交匿名化,社交欺骗事件频发,影响人际交往诚信,享受安全有序、诚信友爱的和谐网络环境是每个人的需要,融入“和谐”、“诚信”等价值准则。 “职业生涯”专题中设计关于“某毕业生因对工作态度不端正被公司辞退” 的剧本,组织学生将剧本以情景剧的舞台形式表现,让学生认识到热爱、珍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做到勤勉尽责,是任何职业领域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的基础,渗透“敬业”价值准则。 “人际关系专题”中设计团体心理活动“盲人拐杖”、“信任背摔”,通过团体内发生的人际交互触动个体情感,促进自发思考人际交往中真诚、信任的重要性,融入“诚信”价值准则。“宿舍关系”专题中可采用心理剧形式,参与者关于宿舍关系问题自发创造、即兴表演,教师将待人宽厚、助人为乐的“友善”准则融入讲授,也可使参与者的感情发泄达到治疗效果。团体互动一方面可增加与自身实际生活的联结,实现知识迁移,有直接或间接疗愈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参与学习热情、营造融洽教学氛围,在团体互动中提升自我探索、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实现技能层面目标。

3. 推进个体咨询,巩固自我认知层面目标

个体咨询包含线下和线上咨询, 线下咨询包含专业心理咨询和朋辈互助, 在实际教学中可深入了解, 通过一对一帮助,有的放矢解决问题。专业心理咨询需要持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胜任, 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及时敏锐察觉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价值干预,但需注意心理咨询伦理道德中的双重关系。 朋辈互助,是指同龄之间进行的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介于专业心理咨询和一般性质的聊天,在“心理”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朋辈互助专业培训后,结成一对一互助组,因互助对象的观念、经验相近更易被学生接受,但也需注意对互助学生的思想正确性把握。 线上咨询即借用网络,通过微信、QQ、微博等新媒介,一对一进行咨询,优点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打消学生对个人隐私的担忧,更易畅所欲言,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状态,缺点是难以把握对象的即时真实情绪。 实际教学中可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选择不同个体咨询方式,促进学生做到探索自我、接纳自我,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进一步巩固所学,从而实现自我认知层面目标。

(三)形式要“隐”,价值引导贯穿始终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了解程度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50.18%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了解, 知道主要内容;36.85%的大学生比较了解,能准确说出具体内容;11.07%的大学生非常理解,对其内涵有深刻理解;仅1.9%的大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 这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认知基础较好。调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的态度,发现37.56%的学生认为“有关联,但关联不大”,60.24%的学生认为“关联很大,两者内涵相通”,进一步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心理”课“课程思政”改革的思想基础良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改革的思想基础虽然较好,但研究同样表明33.21%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应是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 不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存在将“心理”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的错误认知,这种矛盾也恰好说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塑造阶段,存在自我认知不清、信仰混乱或缺乏、价值观念模糊等问题,对某件事物容易盲目否定或崇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心理”课,更要做到“隐”,过于直接、强行加入的方式,一定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所以融入时需要巧妙设计,做到融而无痕,潜移默化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导贯穿始终。

例如,“情绪与健康”专题中关于“抑郁症”内容,如果直接讲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我要求,社会和谐、人人友善, 抑郁症就会减少, 这种如广告植入一般的说教宏大而空洞,毫无说服力,易引起学生排斥。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理论讲授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展示某大学生患抑郁症的视频,引起学生共情; 其次组织学生讨论导致患者抑郁症发病或加重的因素,如被父母欺骗的童年经历、被同学欺辱的成长环境、被社会歧视的孤立无援等;最后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面对抑郁症患者时应做到真诚相待、和睦友爱、给予善意,才会帮助到抑郁症患者,为他们的治疗营造和谐环境,同时在与他人相处时,人人若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那么诱发个体抑郁症发病的外在因素会得到控制, 从而降低发病率。 在“5·25 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世界精神卫生日”、“艺人崔雪莉因抑郁症自杀” 等特殊时间或热点事件发生时,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活动,以“与世界友善、与他人友善”为主题宣传所学、所思,内化课堂学习中所渗透的价值准则。 做到表面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字面痕迹,却已在案例讨论、志愿服务中将“友善”准则渗透其中并贯穿始终,实现价值准则入脑入心,隐形渗透胜过直白说教。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价值观心理健康
我的价值观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