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诊室内尿毒症突发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

2020-12-23 04:33陆菊如蒋成丽
关键词:心搏硝酸甘油血氧

陆菊如,蒋成丽

(兴化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泰州 225700)

美国每年约有20万人次发生院内心搏骤停(inside 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事件,存活出院者低于20%[1]。我国IHCA发生的情况与国外大致相同,复苏成功率同样不理想[2]。部分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发作前会有先兆,及早识别CA发作,发作时第一反应者及时实施CPR,获得自动体外除颤仪及时除颤,是决定患者存活的关键[2]。心脏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的首要目标包括稳定复苏后的血流动力学、优化生命参数及解除CA病因和诱因[2]。2019年1月我科成功救治1例急诊内科诊室内突发心搏骤停患者(ID号90265050),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49岁,农民,因“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4年余,咳嗽,胸闷气喘伴畏寒发热两天”于2019年01月16日19:00来我院急诊就诊,预检分诊为III级病人,安置优先诊疗区就诊。既往有高血压、尿毒症病史。腹膜透析治疗方案为CAPD1.5%PD4×3袋,2.5%PD4×2袋。超滤总量500~600 ml,尿量100~200 ml。19:17责任护士巡视时发现患者抽搐,呼之不应,面色口唇紫绀,触摸颈动脉无搏动,立即将患者平卧于地面,就地抢救。19:22患者恢复自主呼吸,触摸颈动脉搏动恢复。充分评估后将患者迅速转运至抢救复苏区。入抢救室后测体温38.3℃,心率123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229/109 mmHg,血氧饱和度91%,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 mm,光反射灵敏,腹部有一透析管在位。床边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血液检查:白细胞12.19×109/L,血红蛋白89 g/L,中性粒细胞8.8×109/L;肌酸激酶486 U/L,血肌酐990.3 ummol/L,血钾3.29 mmol/L;血气分析PO229.5 mmHg,PCO249.6 mmHg。积极进行ROSC后的生命支持。21:17患者病情平稳,护送入血透室行血液透析。01月17日00:24返回急诊抢救室,体温36.7℃,心率8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12/71 mmHg,血氧饱和度97%,右侧腹股沟股血透管在位,纱布敷料覆盖,无渗血渗液。08:20护送患者入肾内科继续治疗,01月25日患者症状好转,要求出院,共住院9天。

2 急救护理

2.1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高效团队心肺复苏

患者在候诊过程中突发抽搐,急救人员迅速判断患者无反应后,立即将患者平卧于地面,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判断患者无颈动脉搏动无自主呼吸后立即胸外按压,抢救小组30秒到达现场。对于专业的急救人员,建议以团队形式实施CPR作为基本原则,以最大限度保证高质量CPR的实施[2]。共三名护士参与抢救,以团队形式按能级进行A、B、C站位,分别负责循环、气道、除颤及监护。C护士除颤仪监护患者心电图为室性逸搏心律。继续胸外按压,使用胸腔按压反馈仪,按压深度大于5厘米[4],按压频率100~120次/分。B护士检查口腔无分泌物后使用双手提起下颌,开放气道并将面罩固定于患者面部[3]。按压30次后,A护士挤压呼吸囊辅助呼吸,并观察患者胸廓有起伏。2分钟后A护士判断颈动脉搏动,C护士做好胸外按压准备,中断时间为7秒。更换按压1分钟后反馈仪指示2个红灯长亮(提示按压过浅深度为40~49 mm),及时提醒后指示灯显示3个绿灯长亮(提示按压深度正常),A护士做好更换准备[4]。复苏进行5分钟时,患者出现呼气,触摸颈动脉有搏动,意识模糊,血压229/109 mmHg,查看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 mm,光反射灵敏。

2.2 ROSC后的生命参数优化

心搏骤停ROSC后患者,应该保持气道通畅,维持有效氧合,脉搏血氧饱和度在94%以上[2]。患者复苏后存在自主呼吸,呼吸18次/分,血氧饱和度91%,血气分析PO229.5 mmHg,PCO249.6 mmHg。检查呼吸道无分泌物,遵医嘱予储氧面罩吸氧,氧流量10升/分。30分钟后患者血氧饱和度98%并能维持,复测血气PO285.5 mmHg,PCO252.6 mmHg,改鼻导管吸氧4升/分。患者复苏后血压偏高,229/109 mmHg,考虑肾性高血压。遵医嘱予硝酸甘油10 mg加入0.9%氯化钠100 ml静脉泵入扩张静脉容量血管。硝酸甘油静脉给药,一般采用微量泵输注,从10~20 ug/min开始,以后每5分钟递增5~10 ug/min,直至收缩压降至100 mmHg左右[5]。目前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血透患者血压目标值,《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根据现有文献资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透析前收缩压<160 mmHg(含药物治疗状态下)[6]。患者血压偏高,硝酸甘油的起始剂量设置为20 ug/min,硝酸甘油泵入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每5分钟测量一次血压,硝酸甘油加至30 ug/min,维持50分钟后血压下降至180/89 mmHg,调整为10 ug/min速度维持收缩压在160 mmHg左右。

2.3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护理

该患者复苏后55分钟出现呼吸急促,呼吸35次/分,端坐呼吸、大汗,听诊双肺布满湿啰音。心率136次/分,血压190/92 mmHg,血氧饱和度95%。保持端坐位,双腿下垂10~20分钟后,可使肺血容量降低约25%(单纯坐位而下肢不下垂收益不大)[6]。由于抢救床局限性,床尾无法降低,将患者做于床沿双腿下垂,上身俯卧于移动餐桌上。立即调节氧流量6升/分。利尿剂是治疗心衰的重要基石,无论病因为何,有容量超负荷证据的AHF患者均应在初始治疗中应用静脉利尿剂,对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首剂量可加倍[5]。遵医嘱予呋塞米40 mg静脉注射,同时配合扩血管、平喘、抗感染治疗。1小时后患者气促症状好转,呼吸28次/分,血氧饱和度96%,双肺湿啰音减轻,排出30 ml尿液。

2.4 血液透析后的病情观察

患者于21:30行股静脉急诊血液透析治疗,选择透析液钙离子1.5 mmol/L,钾离子2.0 mmol/L,透析液流量500 ml/min,22:06正常下机。安全返回抢救室,体温36.7℃,心率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2/71 mmHg,血氧饱和度97%,予半坐位,床头抬高20°,单鼻塞吸氧4升/分,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右侧腹股沟处血透管纱布覆盖,每小时监护心电图变化、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敷料无潮湿渗血渗液,同时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

2.5 个性化的健康宣教

患者有尿毒症病史,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四年,是心搏骤停的高危人群。心搏骤停发作突然,约10 s左右出现意识丧失,如在4~6分钟黄金时间及时救治可获存活,贻误者将出现生物学死亡,且罕见自发逆转。心肺复苏术能形成人工循环与人工呼吸,以期达到心脏自主循环恢复[2]。因此,我们对患者家属进行了个性化健康宣教包括①告知家属出现心搏骤停的前兆,如黑朦,抽搐,面色苍白或发紫等,立即呼救并拨打120。②指导家属自我感受颈动脉搏动、胸廓起伏。③邀请家属参加我们医院“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活动,一对一心肺复苏公益培训。④使用模拟人练习胸外心脏按压。

3 护理体会

本案例的成功救治关键在于急诊护士及时识别心搏骤停,第一时间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团队有效配合,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患者复苏后再次发生心力衰竭,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心力衰竭得以及时纠正。针对患者血压偏高,没有盲目的扩血管降血压,而是根据指南共识个性化设置血压目标值,为患者急诊血液透析创造条件。该案例也给了我们一些警示,尿毒症患者,存在心搏骤停的风险,在预检分诊评估时应更加详细,采用降阶梯思维,规避风险。

猜你喜欢
心搏硝酸甘油血氧
急性心肌炎病人发生心搏骤停的危险因素分析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10秒钟之内的决断(上)
——心搏骤停的漏诊
硝酸甘油为何不灵了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基于单心搏活动特征与BiLSTM-Attention模型的心律失常检测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治疗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