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交流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

2020-12-23 06:59杨慧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交流能力日语多元化

内容摘要:语言交流能力是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当前日语教学中对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还未投以足够的重视。为实现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模式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通过加大日语专业学生语言输出环节的比重,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多利用日语展开讨论交流,帮助学习者提升语言交流能力。

关键词:交流能力 日语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多元化

一.序言

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当前许多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語语言交流能力却普通较差,既便是日语达到高级水平,在和日本人的交流中,也还是会出现诸多失礼的地方,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所以,在日语教学中加强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但多数高校的日语教学仍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型教学模式为主,多侧重基础词汇、语法的学习,过分拘泥于书本,教学中多注重读写译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听说及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

二.语言交流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学习者学习日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日语进行交流,从而实现友好人际关系的构建。在日常交流中,学习者发生在语法规则等层面的错误,多数情况下还能被理解。但由于中日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各不相同,如因这些因素导致的表达失误,则可能易让对方产生不悦,引起人品素质层面的怀疑。为避免因不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而引起的语言交流障碍,在日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了解日本文化、思维方式等,在语言交流实践中提升学生使用日语的能力。所以,语言交流能力是当前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当前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当前日语教学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仍只片面注重语法的讲解,忽视口语表达的训练教学,对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还未投以足够的重视。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完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限制了应用型日语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日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针对教学改革这一问题,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的出发,展开了研究。吴琼(2020)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张叶,玉莹(2018)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等层面,对“基础日语2”课程改革与实践进行了阐述。高帅,李昕(2018)针对目前日语会话课程存在的问题,在巴特勒“七段”论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七段”教学分解成课内、课外、评价三部分,并融入到多种教学模式中,探索构建更适合高校日语会话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周春(2017)也提出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日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国各大高校应加快日语教学改革进程,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以上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对日语教学改革提出了不同见解。但教学改革基于教学目标、人才需求等因素,侧重点各不相同。所以应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从不同角度对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本文主要从语言交流能力培养出发,探索当前日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期为日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四.基于语言交流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

要提升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在日语教学中,应让学生尽量了解中日语言文化的差异,同时,需加强学生的语言输出,加大对学生日语听说训练的强度。故为实现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

(一)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变

传统教学,多数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词汇、语法的讲解,学生语言输出环节欠缺,导致学生对日语词汇、语法的掌握情况较好,但学生的日语语言交流能力却普遍偏低。为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应结合时代背景,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并结合课程特色,对现行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日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以日语语言交流能力培养为主的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这里所述的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单一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言的概念,指的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或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不同的教学法,有针对性的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围绕语言交流能力培养这一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多模式化的展开日语教学。例如,以阅读教学为例,如《日语阅读》《商务文章选读》等课程,亦或是《基础日语》课程中的阅读环节等,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多以让学生朗读文章、翻译文章,教师对文章中的词汇、语法进行讲授等环节为主,只能片面的培养学生的读、译能力,而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则一直是薄弱的一环。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尝试加大听说训练环节的比重。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指给学生一个课题,让学生在完成该课题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法。在教学设计环节,我们给予学生的课题应尽量贴近生活,或是将来在生活中容易遭遇到的事项。而要解决该课题,学生们必须综合式的利用现在所持用的语言能力、知识去应对,所以这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法。我们可以基于这种教学法,以提升学生语言交流能力为中心,课堂活动以讨论交流为主,进而提升学生的日语语言交流能力。具体我们以一节90分钟的阅读课程为例,可按“课前发放任务-课中团队讨论-发表结论和提问答疑-内容拓展和团队讨论-团队互评及教师总结-课后总结”的教学流程,多元化混合式的展开教学。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阅读不再只是单纯的对文章内容翻译,而是通过团队讨论交流,让学生用目标语言将自己的思想表述出来,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进而又提升了日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和队员的讨论交流、结论发表等环节,也实现了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当然,该环节的设计,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有一不足之处,即是跨文化的语言交流能力提升有限。班级成员中如有日本人参与,学生则能在和日本人的交流过程中,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表达模式,进而更有效果地提升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二)不拘于教材的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中,多数情况都是以教材内容为中心,展开教学。无论是阅读课程还是写作课程等,围绕词汇、语法等日语语言知识进行讲授的情况偏多。但日语专业的学生若只是有专业的语言理论知识,而对日本文化、日本人的思维模式、语言表达习惯等一无所知的话,也很难实现语言交流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日语教学中,教师除对教材内容进行讲授之外,也应进行相应拓展,导入一些日本社会生活、日语影视作品,或日语历史、文学和地理等方面的素材,并基于这些素材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加深对日本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三)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向多元化混合式評价模式转变

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多是以教师评价为主,且评价结果多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依据。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多数课程考核重点都是以学生对词汇、语法等语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主,甚至是口语课程的考核也有这方面的倾向。但外语学习和教学都是以实现用目标语言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进行语言沟通交流为主要目标的。所以,对于学习成果的检测,其评价重点不应只限于语言理论知识的掌握。应对传统的评价模式进行改革,学生学习参与度、课堂发表讨论、团队合作、学习态度等都应纳入评价体系,且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学习成果不应只以卷面成绩为主,应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考核,构建多元化混合式的评价模式。

五.结语

为帮助学习者提升语言交流能力,本文主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模式等方面探索了日语改革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议。在教学设计中,在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日本人的思维模式、语言表达习惯的同时,也应加大学生语言输出环节的比重,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多展开讨论交流,以期在语言交流实践中达到语言交流能力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琼.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269-270.

[2]张叶,玉莹.“基础日语2”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三江高教,2018,14(04):54-55.

[3]高帅,李昕.基于口语交流能力培养的日语会话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8,16(26):144+146.

[4]周春.试析大学日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7(01):126-127.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理工学院2020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教育教学改革)“新时代背景下日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XGG202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介绍:杨慧,广东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用论、日本语教育)

猜你喜欢
交流能力日语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新课程引领下的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