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

2020-12-23 09:42帅娅男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学习兴趣

帅娅男

【摘要】随着中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也逐渐得到提升。对于农村地区的中学生而言,美术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其培养审美趣味,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虽然农村地区中学的教学条件从各个层面看都不如城市,但对于中学生的美术教育不应当受到忽视,农村地区的中学生同样应当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在此过程中,提升农村地区中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此,主要探讨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以期望为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学美术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经验,帮助中学生更好提升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农村中学 美术教学 学习兴趣

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美术是一门艺术,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审美的意识。在中学生的世界中,眼睛是他们主要的工具,他们用眼睛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然后利用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利用想象将原本事物的模样从新创作描画在纸上。换言之,通过美术这种形式,能够让中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而帮助中学生建立起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在传统的中学美术教育中,不可否认的是,有些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中学美术教师过于注重培养绘画技巧,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临摹他人的绘画作品中。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或许中学生能够有效提升绘画的技能,但不容否认的是,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样也降低了中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这一学科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审美性。中国传统的教育缺乏的实际是一种审美式的教育,因为目前的中国教育还仍旧注重提升学生的成绩。然而,从目前的国际形势看,未来中国在文化产业创意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美国的文化霸权应当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从长远的角度看,中国基础教育中应当加入审美教育,而这种教育的承担者就是美术这类学科。为了能够有效帮助农村地区的中学生提升审美意识,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中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其将美术当作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工具,而不是一门需要考试的学科。

一、农村地区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难以得到重视

众所周知,中学时期的课程安排紧密,并且对于学生而言课业任务繁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中学,尤其是高考成绩要求较高的地区,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等地的中学都只是在第一年安排了数量较少的美术课程,在需要准备升学考试之前的时间则会将原本属于美术课程教学的时间割让给了其他主要学科。中学美术作为一门不重要的学科一直受到中学管理者的忽视。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的中学里面更为常见。艺术是用来欣赏的,但這些中学校园里面的学生已经被课业侵占了所有的时间,没有精力去关心那些所谓高雅的艺术,基础教育阶段对于美术知识的普及也十分不到位。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从家庭教育到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教育都已经把对美术的学习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从而形成了一种习惯。从这一角度看,中学校方对美术教育的忽视对学生今后审美的养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2.教师缺乏个性和专业性

由于校方对于美术教育缺乏重视,直接导致了学校内的中学教师的招聘和引进的门槛较低,因此中学美术教师仅被看作是一个闲职,只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简单介绍课本上的知识就可以了。许多美术教师自己就认为美术课堂只是为学生放松用的,就算认真为学生上课也仅有少数学生认真听讲,大部分学生可能只是用美术课堂来写其他学科教师布置的作业。因此,大部分中学美术教师仅是常规上课,不会花费过多精力在整理教案或者是专业知识上。故而,可以说,中学美术教师正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中。一方面,校方挤压中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时间,使得中学美术教师逐渐丧失对于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中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都难以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教师的教育风格和方式都缺乏个性。

3.美术课程设计缺乏引导性

从实际出发,中学美术学科的教学时间较少,因此,如果美术教师能够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美术知识的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自我探索的兴趣。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很少有美术教师能够意识到引导教学的重要作用。大部分美术教师已经忘记了美术教学的意义所在,忘记了美术能够带给学生的教育意义。在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中,教育本身就是无法和个人未来的发展相互脱离的,教育本质的意义无法变得纯粹。但是,当中国教育出现弊端的时候,身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多元化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农村地区的中学美术教师更加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美术的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同时也缺乏能够激发起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

二、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1.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

在美术课堂上,如果美术教师只是通过自己讲述课本内容的方式,会让学生仅有的一点兴趣完全被磨灭,进而选择其他的方式消耗课堂的时间。这种方式对于农村地区中学美术教学而言,百害而无一利。故而,如果想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首先需要美术教师能够从课堂开始就要一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把其他学科的作业放在一边。利用图片和影像资料进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的设备,美术教师能够将提前准备的课件直观地投射在大屏幕上,进而带领学生进行美术的艺术鉴赏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只使用PPT教学是不够的,PPT的形式已经让学生厌恶,大量的文字和图片的堆砌同样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美术课堂上可以采用视频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西方绘画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纪录片,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阶段的美术作品的特征,或者是有关于某个画家的作品介绍和个人生平介绍,等等。现如今,网络上有许多热爱美术的网民制作了众多能够普及美术知识的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即形象还精炼,并且富有趣味性。总之,将课堂的内容尽量设置得多元化,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完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任务。

2.设置美术教学内容的框架

设置教学框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学习的框架,从而帮助农村地区的中学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中学美术教师仅仅带领学生浏览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这些囫囵吞枣式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在头脑中理清知识的体系。近年来,众多学习方法的普及使得许多学生从中受益,其中思维导图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所谓思维导图,就是将每一个知识点利用时间顺序或者是其他逻辑顺序串联起来,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记忆。这种思维导图是自我学习时候的工具,但实际上也能够运用到中学美术的日常教学中。例如,当美术教师想要讲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的时候,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各个国家、各个画家和每个时间段的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首先在头脑中产生大致的印象。这种思维导图也能够让学生对其中的某个点产生兴趣,从而在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能够更加专心地听讲。

对于学生而言,思维导图既能够减轻上课的课业负担,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中依照思维导图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索,一举两得。

3.走出教室

中学的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在传统的课堂上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场所中进行学习。例如,学校的机房、图书馆等,甚至是户外。户外教学在农村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农村地区的户外范围广泛,风景也比城市更加接近原生态。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的作用就是提升审美能力,也就是提升发现美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中,学生对周围的观察机会就会增多,审美能力也就会相对提升。走出教室,还能够让学生转换思维,长久的思维固化会阻碍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旦跳出熟悉的环境,学生的探索能力也将会提升,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4.举办美术相关活动

为了能够让农村地区的中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中学美术教师可以注重在课余时间举办相关的美术活动为中学生提供展示美术才能的机会或者是提升美术素养的机会。首先,农村地区的中学美术教师可以举办美术比赛,通过设置一个具體的命题,如“自然”“家庭”,等等,让中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进行创作,然后将学生们的画作放在一起举办一个具有展览性质的比赛。通过美术比赛能够让中学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重视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激发中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除了举办美术比赛之外,农村地区的中学美术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城市中参观与美术相关的展览。城市中众多的美术博物馆和美术展览对农村地区的中学生都具有优惠政策,利用课余的时间组织中学生在具体的美术展览中学习美术知识,能够让农村地区的中学生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帮助其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美术流派,并且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其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美术作品。总而言之,农村地区的中学美术教师应当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帮助学生提升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农村地区的中学美术教师应当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并且定期组织美术相关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感受美术的真正魅力。

参考文献:

[1]乔砚.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9) :124.

[2]王美霞.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策略初探[J].吉林教育,2008,(15) :28.

[3]赵海军.浅谈农村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学周刊,2014,(10) :230.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学习兴趣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