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0-12-23 09:42白玲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实践

白玲

【摘要】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高中时期,大部分学生开始进入到青春期,自身的心理以及身体都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很多高中生在青春期都会显示出一定的敏感意识以及自我意识。也有一部分高中生会在此阶段由于生活以及学习方面的压力,而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针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注意予以其心理方面的关注,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教育以及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合理地释放压力,诉说自己的烦恼,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 实践

高中阶段的学生最为明显的标签就是叛逆青春。高中生需要面临高考,很多学生都会承担较大的学习压力,也会有很多心理方面的烦恼,导致其在生活中很容易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在这些问题出现后,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疏导,那么学生很容易就会进入到一个死循环,最终不仅影响到自己的心理,也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通过调查分析,当代高中生出现抑郁症的概率极高,这一情况为高中教师打响了一记警钟。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自新课程教学改革任务推行以来,我国已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健康心态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积极倡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并且,在现行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及教师所需要开展的工作,也都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设定了完整的目标。但是这一目标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以及笼统性,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实推进。所以,高中院校方面需要在基于纲要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以及完善。

首先,学校需要与高中阶段各个班级的班主任相联系,由班主任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观察,收集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现存的一些心理问题,以这些信息为主要标准,设计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同时,高中阶段学生开始进入到青春期,由于生理方面的发育,也会使之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一问题应该受到教师以及学校的高度关注。

其次,不同年级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成长烦恼以及心理问题。例如,高三阶段的学生开始准备高考,由于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整体的学习压力极大。很多学生会在这一阶段濒临崩溃的临界点。所以,针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学校方面需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

最后,学校需要基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校内文化、校内氛围以及校内现存问题为主要出发点,保证培养目标的完整性以及有效性。

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结合当代高中生所展现出的发展状态以及发展特点分析来看,在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学校方面应注意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学校应重点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其一,学校需要开展环境适应教育。当前,大部分高中院校为了减少学生往返于学校以及家庭的时间,而会组织学生开展寄宿制学习活动。很多学生在进入到高中阶段之前,并没有过寄宿的生活经验。在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并且需要长期在这里生活学习时,很多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孤独感以及烦躁感。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会莫名的产生恐惧以及紧张的情绪。针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教师以及班主任需要予以充足的关心以及关怀,促使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集体生活,能够适应新环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其二,学校需要开展人际交往心理教育。高中阶段很多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人际交往方面出现的矛盾。例如,在网络环境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霸陵、欺辱以及孤立一类的高中学生新闻。有一部分高中生会故意欺负班級中比较胆小内向的同学,甚至会带领班级中的其他学生一起孤立该名学生,导致该名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并且由于网络的存在,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已经习惯于通过网络与其他人交流,在生活中,他们会抵触人际交往,甚至会恐惧人际交往,导致其自身的心理越来越孤僻,整个人的性格也会越来越抑郁。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方面需要把人际交往融入到具体的教育体系中,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别人交往,使之感受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互动能力及交流能力,促使学生可以在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同时,针对于故意霸凌其他学生的高中生,学校方面也需要形成关注,对其实施合理的教育指导。

其三,学校方面应注重落实挫折教育。当代高中生大多都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环境中所出生的,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备受父母的疼爱,也会受到祖辈的溺爱。很多高中生并没有较强的抗挫能力,遇到一点困难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例如,最近引人关注的一则新闻,就是一名学生由于作弊被抓,无法度过自己心里的关卡,而跳楼身亡。与此同时,类似新闻也在不断发生。在这一背景下,高中院校方面一定要加强抗挫折能力教育,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挫折,看待失败,而不是一味地逃避,一味地抗拒。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并不是说,高中院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心理健康教育也并不单单是要与学生交流谈话。高中院校需要有方向的培养专业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专业理论知识。一方面,学校可以大力招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人才,在校内成立一支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定期与学生展开心理交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针对于高中阶段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学校也需要定期组织其开展心理教育培训活动,使之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能够及时的为班级学生提供辅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结构

前文提及,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沟通以及交流,也不是一味的说教和讲道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是主要的主体,所以教师所采取的方法、所讲述的内容都应该符合学生的真实需求。在当前社会,很多学生都会抗拒向其他人表达自己的心理问题,也会隐瞒自己存在心理障碍。他们羞于表达,也厌倦表达。所以,如果教师一味的强行了解,很容易会导致学生产生更为激烈的抗拒心理。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就需要转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站在多种不同的角度上与学生交流接触。

例如,学校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打造完整的教务系统。在教务系统内,可以插入一个匿名树洞的模块。在这一模块中,学校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诉说自己的烦恼。然后,由其他同学或教师为其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学生找到一个可以宣泄的突破口,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再如,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辩论会、演讲会,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活动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理烦恼,解决心理问题,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状态。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建设

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自然需要承担起这一任务,对相关的功能以及设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建设。例如,学校可以设立一间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应尽量设立在学校的隐蔽地点,以此对学生的隐私形成有效保护,也能够让一些羞于表达的学生敢于吐露心声。同时,心理咨询室内部的建设并不一定要十分豪华,相反可以十分的简约明亮。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咨询室内部,学校应尽量保护学生的隐私。例如,学生与心理教师之间可以安置一面帘子。学生在与教师交流时,也可以为自己取一个假名字。如此一来,既能够保护学生的隐私,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烦恼,不必担心自己的隐私会被泄露。同时根据不同的名字,心理教师也可以合理的构建学生档案以及学生病例,在其下一次寻求心理咨询时,可以有针对性的了解其心理健康发展状态,为其提供合理的建议。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加强软件建设。比如,借助网络系统构建完整的学生心理档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活动,然后将测评结果上传到学生的档案中。针对于心理问题过于严重的学生,学校也可以在档案中做好明确的标记,以此让教师、班主任能够予以学生及时的关注指导,进一步加强教育的有效性。

六、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教育氛围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心理健康发育所形成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学校对于孩子所形成的影响。但是在当今社会,很多家长却忽视了这一点。通过调查分析显示,当代高中生之所以会产生心理问题,一方面在于他们自己的主观想法在与人际交往,另一方面就在于家庭。家庭对于孩子造成的影响是无法磨灭的。很多家长会由于年龄上的隔阂,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也会忽视孩子的成长,他们认为高中生就应该好好学习,就应该考取一个好的大学,甚至有些家长会在自己的孩子向自己表达真实想法时,而不屑一顾,导致孩子心理壓力越来越大,也错过了拯救孩子的最佳时机。所以,学校方面需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家长联系,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能够真正的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认识到他们不是矫情,也不是在无理取闹。

除此之外,学校方面也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和孩子开展一些与心理相关的主题活动。例如,在影视剧《小欢喜》中就有一个很好的活动案例。学校可以空出一间教室,将3张椅子或沙发背对摆放,让孩子和家长能够有一个安静的环境,真正地彼此交流,彼此沟通。通过这一方式,家长能够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所想,孩子也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心理问题自然而然就会得以解决。

综上所述,没有合理的控制自己的心理或者思想,很容易会让高中生误入歧途。所以,教师不仅要关注高中生的学习状况,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身体状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舒缓以及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使之能够增强自身的幸福感,能够对于自己的未来产生热烈的期盼。除此之外,学校方面还应该多多的与学生家庭沟通,共同打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及校园氛围,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韦晓娟.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9,(04) :176.

[2]王伟.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探[J].成才之路,2019,(21) :14.

[3]姚应平.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J].校园心理,2018,(01) :64.

[4]乐燕霞.助人自助,乐人乐己——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07) :6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实践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