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遗址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

2020-12-23 04:39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稻作上山源头

稻花飘香从何而来?最新的考古发现证明,水稻的源头可上溯到一万年前,一条大河的岸边。

它就是位于浙江省中部,主要分布在錢塘江上游流域,以浦江县上山遗址为代表的上山文化。这是世界稻作文化的源头。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说,上山先民在约一万年前就开始栽培水稻,这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在11月14日闭幕的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得出结论,上山遗址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也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而在今年夏天,袁隆平“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的题词也为人类共同的根注入鲜亮的色彩。

上山遗址位于当地的一处河流冲积盆地,海拔约50米。它坐落在两个小土丘上,相对高度约3至5米,南丘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北丘面积约1万平方米。现在,上山遗址考古公园的两座展示厅就分别建在南北土丘之上,厅里还保留着考古工地的原貌。

对此,由中国考古学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和金华市政府主办的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确认,上山文化遗址群构成了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农业定居聚落,上山文化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

“中国是水稻的资源富国、科技强国、生产大国。”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程式华娓娓道来:南起三亚,北到漠河,跨越35个纬度的广袤国土都有水稻种植,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而水稻的年产量在两亿吨以上,也是世界第一。我国水稻类型丰富,有三种野生稻,两个亚种16个变种的栽培稻,本土稻种资源7万多份,占全世界资源的一半以上。矮秆育种和杂交稻这两次水稻的“绿色革命”也都发生在中国。

“生物信息学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大概在8200年到13500年前,中国的长江流域即出现了最早的栽培稻。近10年的考古发现也支持这一研究成果。”程式华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栽培稻起源地的证据最多,而浙江的稻作起源证据最为完善和久远。(摘自《新华每日电讯》12.4)

猜你喜欢
稻作上山源头
芒种·夏至
上山·下山
冠状病毒
一二三 去上山
上山和下山
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寻找思路源头 发现解题活水
分红果
主持人语
稻作文化的生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