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六何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应用

2020-12-23 04:44秦涛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问题驱动初中数学策略

秦涛

【摘 要】 目前新课标一直在倡导数学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实施启发式的引导教学,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发散性思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提问教学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本研究将围绕“六何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其中,“六何”包括“从何”“是何”“与何”“如何”“变何”“有何”这六个点,通过这六个点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问题,在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用问题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初中数学;六何;问题驱动;策略

一、数学教学现状研究

基础教育在目前的改革中已经得到了普及,各种教学实验也是多种多样,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尽管如此,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教学中也依然存在教师掌控整个课堂的现象,再加上有些教师的观念还未发生很大的转变,认为自己集中授课更能够提升课堂效率,能够在短时间传递更多的知识,甚至对于知识的讲解加以淡化,也不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从而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也就不会有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课堂的参与度也很低。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整体教学质量,同时,这也是新课标实施的有效途径。

二、六何问题驱动的具体内涵

1.六何的具体内涵

“六何”这一概念是由周莹教授和她的团队在一线课堂听了很多课程后,根据初中数学的学科特性以及知识发生的逻辑连贯性的思考,并基于初中数学教学实际以及数学知识的各种特质所进行的探索与思考,由此提出了“六何”这一认知方法论,也即“从何”“是何”“与何”“如何”“变何”“有何”。基于这个基本的方法论就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思维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从而有效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运用这种方法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整体的课堂效率,而且对于数学方面整体的反思也是很有帮助的,长此以往,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合作意识以及课堂参与度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的知识也更加牢靠,学生更能从根本上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在数学方面的发散思维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问题驱动

相对于理论知识,教师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也更有利于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才是教学最根本的目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渊博知识而又懂得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其实,问题策略就是教师在教学时能够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以此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知识。当然,问题驱动并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教师以丰富的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科学、完善的方法作为辅助,从而达到教育与教学理念的深化,最终实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问题驱动”中的“问题”指的是关于初中数学本源的一些问题,而且这种问题能够启发学生思考,能够让学生从数学的本源上掌握知识,并且对于整体教学也是起着统帅的作用。所以“问题驱动”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学习的整体框架,从而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本质。

三、初中数学“六何问题驱动”教学模式运用策略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问题为明线

“问题”这个词语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是十分常见的。而问题一经提出就会面临分析、探究、实验以及解决和检验等一系列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完成也是对整个问题的掌握。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应该以数学问题为明线,以此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果学生的逻辑思维不是很好,那么对于整个的数学学习也是十分困难的。将问與学联系在一起,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真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问题”这一明线就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思考,从而能够更好地投入课堂。

在初中数学中运用“六何问题驱动”教学策略能够给学生创造包含着相关知识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基于这一问题情境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相关的探讨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同时,学生还能够很好地掌握教学的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连贯性,进一步深化了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就能够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可见,以“问题”为明线能够让教师通过教学使知识层层递进,从而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再创造新的问题,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让学生对知识实现连贯性的掌握。

2.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其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通过恰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欲望,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所以在实施“六何问题驱动”教学策略时,教师应该重点围绕“六何”对于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而且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整个课堂的氛围得到更好的调动。比如,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及交流分享。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学会对问题进行恰当的归纳与整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透彻,帮助学生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领悟数学学习的魅力。对于问题的设计也应该十分用心,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

3.注重“问题驱动”这一中心

教师以“六何问题驱动”教学策略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应该始终注重一个中心,那就是问题驱动。因为在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让学生在教师建立的数学体系中进行思考。由此可知,如果要将“问题驱动”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那么就需要依据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内容进行问题创设,以此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合作研究,促使学生的思维形式发生相应的转变,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联系旧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并使数学综合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六何问题驱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且有效的。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六何问题驱动”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在教学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初中数学教师也要注意,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时也要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从而让这一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使学生从中真正受益并得到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丹丹.初中数学“六何问题驱动”新授课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2]戴南阳,陈意民.问题驱动的化学“研学式”教学方式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0).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初中数学策略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