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对教材文本背景考究过度与滥用

2020-12-23 04:57潘璋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朱自清背影文本

潘璋荣

文本的解读,可说历来是语文教学论与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热点与难点。历来在文本解读中,因为读者或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失误或错误,而引发无数的争议。

就以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来说,此文看起来极其平易和通俗,但是对它的解读分歧和争议却持续不断。一种争议尚未完全止息,另一种争议又火爆起来。本文不想就《背影》已然为大家所熟知的争议内容再饶舌,只想就文本解读与背景考究的关系做点例证式的说明,以引起学界对文本解读与文章背景考究的相互间的微妙关系产生足够的重视,防止过与不及的两种错误偏向。

本来,语文界以钱理群、孙绍振、李华平等名家大师为代表,都力主文章要素读。钱理群曾在《对话语文》中公开说过:“我总是对我的学生说,你在读一篇文章,研究一个作品的时候,绝对不要先看参考资料,这也是我的一个习惯。”就是一个典型的证明。主张或强调文章“素读”或“裸读”基本可以说是语文界的共识和基本常识。

但是,语文界又存在一个十分矛盾的现象,包括语文界的顶级大师在内,他们虽然自己力主文本的“裸读”与“素读”,但是实际上由于文本本身形式的复杂性和内容的无限性与读者本身的素读能力和经验的有限性的冲突,任何一个学者专家读者,要想正确的解读每一篇他人创作的文本,就难免要参考相关的资料,要对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一些考究与追问。换句话说,任何人都不可能仅凭“素读”或“裸读”就能正确解读一切文本。

就拿《背影》来说,我在大学的时候学习过这篇课文,后来大学毕业,我碰巧在教初中一年级语文的时候教过。笔者可说对自己的文本素读能力是十分自信的,因为我具备一种比较过人的文本朗诵能力。文本经我一朗诵,往往文本的语言特色、情感和宗旨等就一目了然了。

但是,最近我在读了孙绍振教授发表在《语文建设》上的《主观强制性阐释的混乱——谈韩军对〈背影〉的解读》一文之后,发现自己过去对《背影》的解读还是存在不到位的地方。譬如,对朱自清为何在文章中写“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对于“交卸”二字,我是根本没引起什么思考的。反正就照本宣科的解释为“卸任”。并不觉得这个地方如此解释和解读有什么不妥。

而看了孙绍振教授的大作之后,我就发现自己的解读似乎是不到位的。或者说是不符合文章背景的真相的。

以下是孙绍振教授的原文:

说父亲交卸了差事,似乎是职业上的交接,并无多少不正常。但是,在字里行间却留下了矛盾:给朱自清的感受却是与祖母的过世一样是“祸不单行”?交卸差事,怎么成了“祸”?在一般情况下,再转任或者再找别的差事就是,怎么给朱父造成面临“绝人之路”的感觉?朱自清此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交卸差事,怎么会“满院狼藉”?

的确,这个地方孙教授的质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或者说这个是十分必要“生起疑情”的。不过,当时我跟我的学生都没有生起疑情,主要是我以为朱自清较之我们这些人是旧时代的人,也是“古人”了,他的用词可能多少跟我们现在的用词有区别,因此也就没在这个地方生起疑情。另外,我当时照本宣科,根据教材的注释将“交卸”理解为“失业”,丢了工作,因此看成“祸”也是合理的。而且当时的政治教材一直把“失业”解释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大罪恶和劳动人民的一大悲剧和苦难。

而我当时没想到的是“交卸”是“被撤职查办”隐晦的说法,或掩饰性的说法。而孙绍振这篇大作是基于对朱自清家史的考究的,孙教授因此能生起这个“疑情”。如果孙教授没有对朱自清家史的考究,他大概也没法生起这个疑情。

当然,“失业”与“撤职查办”二者作为“祸”的性质是有区别的。但是,在失业没有福利保障的时代背景下,也不妨碍读者将失业理解为“祸”。就像我们今天,一些工资待遇高的私营企业,如果辞退一个职工,一般这个职工和社会也还是会将此理解为“祸”的。

但是朱父作为一个地位比较高的官,被撤职查办,虽然没有坐牢之类的惩罚,但是被开除了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双开”,可能还收缴了钱财,可能还有罚款之类的,这个打击也是够大的,处罚也是够严厉的了。

只是现在想来,如果朱自清的父亲,仅仅是失业,为何不直接说“失业”这个更为直接的措辞,而要使用“差使也交卸了”这个令人费解的说法。我想这才是值得“质疑”的。想起来,朱自清是个十分诚实的人,他既不想公开撰文宣扬父亲被撤职的“家丑”,也不想完全否定父亲被撤职查办这个客观事实。所以,他就使用了一个让人有点纳闷和费思量的说法“差使也交卸了”。记得我在素读此文时,读到这个话,老实说也真不懂,是看了教材下面的注释才弄明白是丢了工作失业了。

这个事例说明,孙绍振教授因为对朱自清的家庭背景或文章的创作背景有所考究,因此他就能很到位地在差使也“交卸”了這个地方生起疑情,或者做出“生疑”的阐述,并能做出非常正确的解释和解读。从而最为有力的或者在另一个层面揭示了的课文中“祸不单行”用词的准确性。

但是,作为教师,限于种种条件,有时没法对作者的家庭背景和创作背景等作出足够的了解和考究,这也是难免的,像笔者当年教语文的时候就是如此。

更为重要的是,为何当时的教材和教参不明确的将朱自清的文本中的“差使也交卸了”清楚注释为朱父被“撤职处分”了呢?或者解释因贪污被“开除”了呢?我相信当时的教材和教参的编写人员,是了解朱自清家庭的这种情况的。或者为何朱自清不直接写“父亲也被开除丢了工作”之类?我们发现,朱自清和我们的教材教参编写者,都一致的在朱父贪污被开除和惩罚这个事上,做“艺术化”的模糊处理。

而且这种艺术性的模糊化处理,冷静想想,我认为其实是十分必要的。

前些年,就有学者,撰文呼吁要将《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除。因为他们认为朱自清的父亲其实是个很有问题的父亲,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因为朱父气死了自己的母亲,而且搞“三奶”“四奶”“五奶”,有作风问题。正因为作风问题,又导致挪用贪污公款,成为一个腐败官僚的代表。并因此被撤职查办,而且连累儿子。认为这样不称职的父亲,却因为朱自清的撰文美化,成为我泱泱大国的慈父“典范”,认为是个“大笑话”。

虽说因为挖出或知道了朱自清的家庭背景而提出从教材中删除《背影》的说法,我并不赞同,而且这种论调也遭到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和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喷。但是,此事却依然给了我十分有益的的启示。毕竟这些主张删除《背影》者,也并非出自私心,而是从教材应为学生和读者提供积极的精神食粮,树立正确的道德典范的角度思考的。

但问题是,如果学生并不知道朱父这个人物的真实情形,而且朱自清仅仅从朱父对儿子的某些个别的私人的亲情生活的角度去表现父亲善良和慈祥的一面,这个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我们广大读者欣赏的只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而并非是朱自清真实复杂的家庭背景。对《背影》文学价值的肯定,并不意味着对“朱父”这个真实人物的全盘肯定,更不意味着对朱父不堪的个人问题的否定。因此,主张删除《背影》的学者,犯了一个“因人废文”文论错误。

但是,如果像孙绍振教授这样去挖掘文本的家庭背景,我认为他虽然没有像要求删除《背影》的学者那样的极端举张,但是个人认为还是有些不妥。如果我们停留于教材对“差使交卸”解释为丢了工作,也就是“失业”,既然可以过去,硬要解释为“撤职查办”,虽然真实是“真实”了,那必然会导致课文“美感”的丧失或损害。

因此个人认为,孙教授文章中此处的解读如果放到对中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去,是有点得不偿失的,也是一种“过度阐释”或“过度解读”。当然,好在本文孙教授只是在批驳韩军老师《背影》教学和《背影》解读,并非是孙教授自己的课堂教学主张。

因此,老师如果将孙教授此文中的关于差使“交卸”与“祸不单行”的这段质疑与阐释搬到初中课堂上去,就极容易出现过度阐释和过度解读的问题。

再说一个情况,我最近一两年,常常看到一些大学教授和语文老师,对《背影》开篇的第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这句话大做文章。他们认为,这个地方为何要使用“不相见”,而不是使用“没有相见”这个说法。他们从朱自清曾经跟朱父有矛盾这个相关的家庭背景材料出发,得出朱自清是“不愿意”相见。并因此将这种解读看成是一种深刻的富有新意的重要的解读。

我认为,这些读者的解读就是被自己对作者的资料了解过多所害,他们的过多了解,反而产生了文本解读的有害的副作用或反作用。

个人认为,这个地方的“不相见”,就是“没有相见”的一个更为精粹的说法。而不能解读为“不愿相见”。如果换一个词的话,这个“不”就相当于“冇”的意思。意思是说“我”跟“父亲”冇相见已经有两年多了。此语作者要表达的只是自己跟父亲没相见的时间比较久了。而时间的“久”,却并没有冲刷掉自己对父亲“背影”的回忆和思念,这才是本句子在本文中的深意和正确的意义所在。

而我们一些读者和作者撰文或在公开的网络环境,大肆的宣传这个“不”是“不愿”,这样的解读其实跟朱自清的后文和全文主旨都是矛盾的。因为,如果此处还是理解或解读为“不愿”的意思,那就意味着朱自清跟自己的父亲的“矛盾”并没缓解,就意味着朱自清对自己的父亲还存在隔膜甚至怨恨之心。而如果是这样,一篇表现朱自清對父亲的感恩之情和愧悔之情的《背影》就无法产生。因此,将“不相见”解读为“不愿相见”是一种过度阐释,是基于对朱家背景的过度了解。像我这种在教学《背影》时候,压根儿不知道朱自清父子的家庭矛盾和复杂的家庭故事的教师,是压根儿不会将“不相见”解读成“不愿相见”的。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和解读教材文本的时候,牢牢的抓住“素读”课文文本这个根本,尽量的不去依赖其它的参考资料,或者对参考资料的运用能保持十分谨慎和适度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要做到对文本背景资料考究与运用的适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能让考究得到的信息与观点,破坏课文本身原有的美感。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绍振.主观强制性阐释的混乱——谈韩军对《背影》的解读[J].语文建设,2016(6).

[2]朱自清.背影.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文.

猜你喜欢
朱自清背影文本
主题:背影里的爱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背影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朱自清的较真
背影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