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2020-12-23 04:57张丽辉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文语言思维

张丽辉

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为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发挥独特的育人价值提出了四个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者之中,思维培养是关键。有良好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才会高质量建构运用语言,才能有品位地鉴赏审美,才能有思想地传承理解文化。逻辑性强,切入点智慧巧妙,方法运用得当,文化气息浓厚的语文教学设计,可以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其思维品质,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一、教学设计有逻辑

根据语文知识序列和学生认知规律,科学合理运用逻辑思维把教学内容编织成一件艺术品,可以为学生语文学习减负增效,让学生习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能力和思维成长。以经典课文《变色龙》教学为例,根据课标和单元学习目标,确定教学目标为:梳理小说情节,品味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理解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结合学生学习小说更多的是关注故事大概情节,对细节、语言的赏析和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已有的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对主题理解比较困难的情况:

首先从题目入手,由易到难设计连串问题:“变色龙是自然界中一种奇特的动物,课文中是指什么?”“文中还有哪些人物?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把这些人物和小狗包含在内,概括小说的情节内容。”“堂堂一个警官怎么就叫变色龙呢?不断变化,都是怎么变的?”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概括梳理了故事情节,具体感知了文章主要内容。

紧接着设计漫画排序:“请学生再细读课文,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内容,特别注意观察漫画中人物的衣着、神态以及旁观者的人数,按课文顺序给图片重新排序。”将梳理情节与细节描写赏析组织在一起。“再细读课文”“按课文顺序排序”,是加深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掌握,是前一学习内容的承接。“观察图片中的细节,特别注意观察漫画中人物的衣着、神态以及旁观者的人数”,为学生搭建起故事情节感知和细节描写赏析的思维支架。

再设计填空题:“除了衣着、神态、动作描写,小说最主要描写人物的方法是什么?”聚焦语言描写,逻辑联结语言描写赏析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透过语言品析人物形象的深层学习。

最后,抓住文章结尾的“笑”,从人物形象链接质疑:“同学们,变色龙写的是奥楚蔑洛夫警官,他就是这样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人,刚才,我们带着欢笑感悟情节,理解人物,可是在文章的结尾,在笑声中退场的人是谁?作者设计这样一个结尾,目的是什么呢?发笑的人们本应该做什么?人物总是社会环境中的人物,奥楚蔑洛夫警官为什么要变呢?不变不行吗?他这样变来变去难道就没有什么约束吗?”把学生思维从主要人物形象感知带入到大众心理探究再到社会环境剖析的高度,结合社会背景资料使学生透彻入心的体悟了小说主题,教会学生知人论世的思维方式。

整个教学设计利用漫画排序、填空、质疑,将教学内容融贯在一起,形成拾级而上的逻辑思维体系,一步一个台阶地达成了教学目标。逻辑严密的教学设计会丝丝入扣地引发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辨推理,学生长期在有逻辑的语文教学中会潜移默化地养成系统思维能力。

二、教学切入有心裁

有心裁的教学切入是语文教师吃透教材、研透学情的教学思想结晶。巧妙智慧的教学切入能够快速有效地将学生精力集中在语文学习起点上,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让整个课堂活起来,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的一首现代诗歌,恬淡平和,意境优美,清新素朴的诗句背后隐含着的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愤怒以及对光明幸福的热烈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翘首企盼。如何开启学生思维,层层深入透彻理解诗文内涵,需要找准教学切入点。

诗文的主要内容是天上的生活,作者感情生发基于所经历的生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三者的交会点是“生活”,所以选择“生活”作为切入点设置问题一:“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问题二:“课文中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故事中的生活有何不同?为什么这样写?”问题三:“天上的生活是真实的吗?从哪些字眼看出来?”问题四:“这些都是想象,作者‘他的生活是怎样的?”问题设计将诗文内容还原在生活大背景里,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想象,在脑海里绘制天上的生活场景,架构起学生生活与文本生活的桥梁。再通过辨析诗文和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生活的不同,将学生思维从诗文内容感知引领到写作思想领悟的深入思考。最后由作者想象的生活联系到作者的现实生活,很巧妙地引出写作背景知识,知人论世,突破主题思想。四个问题在学生原有生活知识体系中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学生有思考的基础储备,踮起脚跳一跳可以想到,所以学生愿意思考。有思考,思维才有发展,才会与文本积极有效对话,激活深入联想想象,进而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读懂作者意图。

在教学中找准文本内容与学生认知交叉点,精准切入,能够正确启发学生展开思维进入深度学习,提高审美鉴赏水平,还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有匠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刻意探求,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有重大影响。“读”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古人的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佐证了读的重要性。为了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义”,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需要教师用心选择读的内容,精心设计读的方式。

还以小说《变色龙》为例,整篇课文以语言描写塑造完整的典型形象,这么长的文章,这么密集的语言描写,读什么、怎么读,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背后的内心世界,理解人物形象呢?首先,选择六次对小狗不同判定的语言描写句子:“这多半是条疯狗……”“它是那么小……”“鬼才知道是个什么玩意儿!完全是个下贱坯子。”“狗是娇贵的动物……”“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好一条小狗……”两句一组请学生带着表情用一快一慢的方式来读。快的用责骂语气,慢的用夸贊语气。在多次一快一慢的不同语气朗读体验中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感受人物形象的善变、丑恶、卑劣。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言描写后,选择总是一句骂人,一句夸狗的经典段落18—25小节。请学生带着揣摩出来的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气,例如:不确定的、随声附和的、哆嗦的、吞吞吐吐的、一幅老大的样子、巴结的、邀功之态、严厉、命令、同情、生气、憎恶、责备等等,运用默读,再分角色演读的方式指导学生,一步步走进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深刻体会作为沙皇警犬的奥楚蔑洛夫,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形象特点。教师两次精选语言描写内容,运用多种方式反复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思想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形成一种不可言传的读者和作品的思维互动关系,在个性化思索体验中丰富情感、丰盈思想。

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妥善选择、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学习思维指明方向,激发其求知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沉浸在学习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不断积累,形成语感,获得思维发展,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内容有文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文化传承,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内容中,使语文教学根深叶茂,给学生以文化的熏陶感染,培养其追根溯源自主探究的思维能力。

《曹刿论战》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我们教学时,习惯性地就文教文,将上述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学生也局限性地只学到这些。我们可以将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知识作为文化渗透点,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历史书籍和网络、观看《百家讲坛》等搜集相关资料,课上展示交流,例如学生在交流中谈到:鲍叔牙与管仲的友谊、齐桓公夺取政权的过程、干时之戰及战后齐国向鲁国传信:要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带回齐国剁成肉泥。然而鲁庄公听说管仲回到齐国不但没被杀死还在鲍叔牙的推荐下做了宰相,更重要的是政绩斐然,把齐国治理得国富民强、繁荣昌盛。鲁庄公感觉鲁国人民的智商受到侮辱,决定报仇。全国紧急动员,征集五百乘战车,准备伐齐。这样的消息传到强盛的齐国,齐桓公委任鲍叔牙率军长驱直入,再次攻入了鲁国的国境。鲁庄公一看大事不好,顿时惊慌失措。 正当鲁庄公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叫曹刿的隐士请求觐见,等等。把战争历史背景作为相关文化知识渗透点,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精神世界,培养了学生逐末追本的思维方法。

语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还可以从作者、思想、情感、主旨、写作风格等角度拓展延伸渗透文化,让语文成为“文化传承”的绿地,使学生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涵养学生思维厚度和弹性,深化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长足发展。

总之,我们要凭借语文教材这个例子,在语文教学各个方面、各个细节为学生营造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处处闪耀着思想光华的语文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用心体验、深入感悟,使思维的触角越来越敏感,逐步形成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落实语文学科独特的“立德树人”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课文语言思维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