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中选优 精益求精

2020-12-23 04:55李江平
科学之友 2020年12期
关键词:砚池勾线石料

李江平

设计过程

选料

选料是洮砚制作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石料是制砚艺人展示自己能力和水平的舞台,没有质地优良的石料,即便有再高的技艺也无法施展出来。制砚艺人需根据自己的雕刻风格和雕刻内容来选择适合的砚石材料,不同艺人选料的出发点和方法不尽相同。

制作洮砚的艺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只会雕刻传统龙砚的;第二类是可以雕刻龙凤花鸟砚的;第三类是什么样式的砚都可以制作的。第三类制砚艺人不管遇到怎样的砚石都可以展示出自己的才能,他们与砚石“对话”,巧妙利用砚石自身具备的特点扬长避短,并独具匠心地在砚石上添加各类文化元素,从而使砚台具有更浓郁的文化气息。

设计

选好石料后,需要确定题材、构思图案。一般情况下,画面与砚池的比例是以黄金分割线为主要依据。参照这一比例设计的砚台,造型优美,典雅厚重,独具美感。大多数民间艺人不懂什么叫黄金分割线,靠着老祖宗口口相传的“三分之二为砚池,三分之一为画面”的口诀来设计制砚;也有不讲究的,仅凭着自己制砚多年的经验和感觉去设计,让他说一下里面的道理,他也说不出来。

设计和砚材是决定砚台价值的重要参考元素。学识渊博、知识面广的艺人设计出来的砚台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层的思想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样的砚台市场价格比普通砚台要高出很多倍。

制坯

制坯也叫“出坯子”,是根据设计好的砚形去处理石料。制坯主要有三个小步骤:第一,整平砚的底子,只有砚底平稳了才可以开展下一步。第二,整理外形或砚边。对于随形砚(也称异形砚,是根据石料的自然形态设计制作的砚台),要先整理一下石料的外形,把边缘的石頭茬子处理得不割手。圆形或方形的砚台需要遵循设计好的线条,把多余的部分全部切割、铲掉。第三,开凿砚池。根据不同类型砚台的需求,开凿大小、深浅不同的砚池。开凿砚池不是一步到位的,是先大概开出一个池子,取掉多余的部分,留下需要的部分,经过细画之后,再进一步开凿出设计好的砚池。

细画

细画是把之前构思好的图案直接画在处理好的砚坯上,这一步也是分多个小步骤完成的。为了精确,可以先用铅笔在制好的砚坯上打个底稿,画出图案的大体形状,然后再用毛笔或记号笔将图案线条细致地描画在砚坯上。

雕刻过程

勾线

勾线是将画在砚坯上的图案用刻刀勾出来。勾线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使用尖圆刀勾。尖圆刀勾出来的线条就像书法里用中锋笔法写出来的线条一样,显得圆润饱满。第二种,使用小平刀勾。小平刀在洮砚行话里又叫“开刀子”或“刊刀子”,刀刃宽度为2~3毫米。小平刀勾出来的线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第三种,使用斜尖刀勾。这种勾线方法与篆刻中刻边款的刀法类同,用的是刀尖。因为使用的是刀刃的侧尖头,勾出来的线条就像写出来的一样。在勾线时,勾不同的图案,要用不同的刀,不然勾出的图案会走样、变形。

下体

下体也叫“下大体”或“清垃圾”。“下”在洮砚行话中有“取、除”的意思,“下体”就是把砚坯上所画图案以外的多余部分取除掉,可以铲掉、凿掉或切掉。

针对不同题材的砚台,下体方法也有所不同。随形砚、镂空悬雕砚、浮雕砚、素砚、正规形砚的下体方法都不相同,有一次性下到位的,也有多次复刀对比、一遍一遍雕琢的。每方砚台的每个部位需要下的高低程度都不一样,总体来说是先除去图案外围的部分,再进行下一步的雕刻。

粗刻

下体以后,就要进行粗雕刻,包括开砚池、合砚盖(行话叫“投盖子”)、粗打磨等。粗刻一般是用錾子凿、铲、敲出大致的形状,也就是从最表层的部位一层一层刻出轮廓。现在有了电动雕刻工具,这一工序的人工操作多半都被电动工具替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雕刻时间。在这一步骤中,能用电动工具的地方,就用其磨、切出大概的形状,然后再用刻刀进行手工雕刻。

有些砚台是在制坯的时候就已经把砚池开好了,但也有些砚台是在粗刻以后再开砚池,比如一些随形砚要在粗加工以后才能确定砚池的深浅。

猜你喜欢
砚池勾线石料
过梅林
专注
专注
搬运石料
石子变水果
鳄鱼大嘴巴
贝壳小螃蟹
简易小书架
高速公路路面石料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