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瑶族长鼓舞的现代形态研究

2020-12-25 06:49赵小平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0年12期
关键词:瑶民盘王江华

□ 赵小平 解 昕

长鼓舞是瑶族传统歌舞形式的代表,有着千百年的历史。 瑶民对它的运用随着时代进程而不断变化,同时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让表演变得更丰富。 长鼓舞不再是单一的鼓乐形式,开始不断在表演中加入其它的乐器,同时根据场景的不同,表演者可在各种乐器中进行选择。 上个世纪开始,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开始建立长鼓乐队,乐队不仅可以单独表演,同时也为节日仪式等服务。

一、 历史记载中的瑶族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文化的中心,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保留了过去的部分音乐特征。 早期瑶族是一个长期迁徙的民族,无论在建筑上还是传统文化上都体现了长期迁徙的特征,这些特征在长鼓舞舞蹈动作中可以清晰地看见。 例如长鼓舞基本动作“做屋”,其内涵展现了瑶族人民是如何搭建房屋的。

“盘王” 是瑶族文化的起源,而长鼓舞的由来也与“盘王” 相关,并由此诞生了“还盘王愿” 仪式。 该仪式起源于千百年前,在江华地区的历史记载中,对于长鼓舞以及“还盘王愿” 的由来有详细的叙述。根据史籍记载,关于长鼓舞的记叙是“盘王子民在狩猎中因为意外在追击羚羊的过程中跌落山崖,被梓木叉死,盘王子女悲痛不已,遂用梓木与羊皮做成长鼓,流传至今。” 由此也能看出瑶族长鼓在瑶族“盘瓠” 文化中所处的中心位置。 为什么长鼓舞作为“盘王” 祭祀仪式中的主要表演形式? 根据资料显示,长鼓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早期在秦汉时期的画上就出现了木鼓的画像。 根据史料记载,木鼓也是古代人们为了娱神以及祭祀而使用的乐器,同样也是男女共舞,与瑶族的长鼓十分相似。 瑶族人民认为长鼓舞可以让祖先升天,同时也代表对神仙的尊重。 所以每当瑶族举行盛会,瑶民都要先跳长鼓舞奏请天神,表达他们的崇敬天地之心,传达期盼和平、 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

此外,晋朝干宝(266—420 年) 在《搜神记》 中有长鼓舞相关记录,写道: “……用糁杂鱼肉扣槽而号,以祭盘瓠,其俗至今……”从记录来看,在晋朝就边唱歌、 边击鼓,由此用来祭祀盘王。 到了唐朝(618—907 年),史书中长鼓舞有了更加详细的记载,樊绰在《蛮书》 中记录到: “俗传正月初夜鸣鼓连腰以歌……俗三月八日为大节,以陈词享振铎击鼓师舞为敬也。” 由此可见,到了唐朝,长鼓舞不只在祭祀中运用了,而是在重大节日中也会运用,例如春节。 在这个时期,长鼓舞除了长鼓没有其它乐器伴奏,而是利用人声,为真正的歌舞形式。

二、 传统长鼓舞的现代形态

纵观瑶族历史文化,长鼓舞与其发展密不可分,无论是“盘王”的起源、 “还盘王愿” 仪式的过程,还是日常生活,都与长鼓有关。现代瑶族长鼓舞不但保持了它的“民族性”,同时在时代的进程中,逐渐被现代文化所浸染。 例如在乐器制作上向现代审美靠近,整体曲调的增高,以及多种乐器的结合,都是瑶族人民长期实践与发展当中沉淀下来的结果。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开始发掘长鼓舞新的表现形式,长鼓舞也由此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1.乐器演绎形式的变化

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它能够直观地表现出民族性格、 文化特征、民族信仰等,现代的艺术基本都是经过了人们的不断选择加工,从而产生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艺术形式。 瑶族长鼓舞作为一种乐舞形式,乐器与舞蹈动作的变化是最直观体现的,早期长鼓基本为单一出现,但现代瑶民为了增加长鼓舞的表演性,会选择与其它乐器合奏,例如唢呐、 二胡、 大拨等,丰富了长鼓舞的音乐性。

(1) 乐器制作形态的变化

长鼓舞的主要乐器首先是长鼓,长鼓基本分为三种类型: 长腰鼓、短鼓以及赛鼓。 江华地区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长腰鼓,该鼓鼓身仅有56 厘米,口径为6 厘米,以便在舞蹈中手持。 瑶族长腰鼓从早期一直流传到现在,制作多用泡桐木,长约三尺许。 据当地艺人说,早期的长鼓是没有花纹的,之后当地人随着鉴赏能力的提高,有的会在鼓上绘上龙凤花纹,系上丝线彩带。 目前,江华所使用的长鼓与早前的长鼓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在制作方式上比以前更加先进,材料从梓木变成了泡桐木。

另外一种在江华地区流传的大长鼓名为“赛鼓”,鼓身约为180—200 厘米,口径约为20—25 厘米。 “赛鼓” 原先是用6—8 染色麻绳拉紧两头的黄羊皮,现在为了其更好的表演,村民会用有6 对彩绳将其拉住,并在绳子中间用竹片绞住,以便用来调试鼓声的大小。 每年农历十月十六,盘王生日期间,江华地区的各个村寨都会派出长鼓队,汇集到江华县城中心的盘王殿举行“赛鼓会”,村民运用村子里制作的赛鼓来比赛,此时洪亮的赛鼓声音此起彼伏,形成单纯用鼓声组成的音乐,形成特别的声音组合。

第三种长鼓为长腰鼓,俗称“黄泥鼓”,该鼓要用大瑶山特有的一种名叫黄泥浆的浆糊来糊鼓面,这样才能够定音精准。 这种鼓一般用于过山瑶,从而不会在只有平地瑶的江华地区出现。

长鼓舞作为一种以打击乐为主的艺术形式,在节日表演时需用其它具有音调的乐器进行辅助表演,这些器乐大多数都为瑶民自己所造,例如唢呐、 二胡、 笛子、 长鼓、 大芦笙等; 而大锣、 大拨、 小拨等多为瑶民在夜市上购买。

唢呐是瑶族器乐曲中运用最广泛的乐器。 江华瑶族的器乐曲牌有上百种,“满江红” “高山滴水” “大离娘” “小离娘” 最为出名,这些曲牌在使用中均以唢呐为主。 在当代与长鼓舞配合最多的也是唢呐,所以其也为长鼓舞做出了改变。 随着时代变迁,群众的审美开始发生改变,早期瑶族长期生活在大山中且经常迁徙,并且时常受到压迫,所以长鼓舞的动作常常需要将身体躬得特别低,从而音乐的整体音域也很低沉。

此外在唢呐制作方面,老艺人们会亲手制作唢呐,为了提高音乐性,老艺人调换了唢呐的制作材料。 原来唢呐都是用木头来制作,而现在为了能够吹出更好的音色,改用竹片来进行制作,这样制作出来的音色更加响亮以及音高更高。 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当地艺人就组建民族乐队,并对其进行改良,在节奏、 调性方面更好地与其他的乐器相配合。 从外形上来看,与早期的唢呐形制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江华地区的唢呐上面系有绸带,红色代表喜事,祭祀会换成白色,但是如果吹奏者为70 岁以上的艺人,就一直在唢呐上系红色绸带,也代表着希望这些老艺人可以长命百岁。

(2) 乐器组合的革新

在瑶族重要节日“还盘王愿” 仪式当中,长鼓舞基本贯穿整个仪式,唢呐、 锣等乐器对应长鼓舞的表演也产生了许多曲牌,并由此诞生了以一种伴奏乐器为主的衍生形式,例如芦笙长鼓舞、 锣笙长鼓舞、盘古长鼓舞、 羊角短鼓舞等。 其中羊角短鼓舞、 盘古长鼓舞主要流传于为江华平地瑶地区。

a.羊角短鼓舞

羊角短鼓舞是一种通过祭祀展现的集体舞,主要流传于平地瑶地区,大多在秋收后的盘王节上跳。 舞蹈主要运用羊角与短鼓表演,基本人数为7 人,其中1 人手持朝笏、 牛角、 铜铃站在最前面,另外2人拿着羊角,最后4 人拿着小长鼓,唱着“野羊撬” 的曲牌。 除此之外,场边还有笛子与赛鼓进行伴奏,节奏明显。 舞蹈将“野羊抵角”的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符合日常生活,同时再现了盘王狩猎时的情形。

羊角短鼓舞

b.盘古长鼓舞

盘古长鼓舞是一种从瑶族还愿仪式中诞生的舞蹈形式,在“还愿仪式” 中的“请愿” 和“围愿” 环节中表演,主要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蔚竹口地区。 其主要动作有六种,即“走三胎” “大莲花” “小莲花” “矮拜” “驾马” “车鼓”。 在表演时鼓声与唱念声融合在一起,长鼓手与师公节奏步伐相协调。 “请愿” 时,师公面向仪式中的神台站成一横排,而演奏长鼓的乐手站在其身后,在师公念唱时,乐手会做一些拜鼓和施礼的动作。 “围愿“则是师公用锣鼓在两边伴奏,长鼓的乐手两人与两人面对面,每个动作做四个方位,之后在每个位置上再做四个方向。

此外,一般在瑶族重大节日,例如每年农历十月十六的“还盘王愿” 仪式当中,长鼓舞与其它伴奏乐器会采用“大吹大打” 的形式,乐队会采用两支唢呐,根据艺人叙述,一般在节日表演中会出现鼓、大锣、 小锣、 拨、 碗锣、 抛锣、 二胡、 笛子以及小唢呐。 在现代,随着时代的变迁,江华地区为了提高长鼓舞的审美性,现在会与管弦乐队以及民乐乐队进行合作,并且会在全国各地进行表演。

盘古长鼓舞在“还盘王愿“仪式中之在“请愿” 和“围愿” 步骤中表演,其多种乐器作为长鼓的伴奏乐器共同配合表演。

打击乐总谱:

2.从传授方式看长鼓舞的现代传承

在我国传统音乐当中,口传心授为广泛流传的传授方式,但该种形式导致了多种艺术的缺失。 从上个世纪开始,江华地区专业艺人将长鼓舞曲牌整理成谱例,政府将其整理成册以便后代查阅。

根据江华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介绍,早期科技设备还不发达的时期,都是采用口传心授的形式,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曲谱丢失。 特别是长鼓舞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乐舞形式,传承人利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而被传授人依靠记忆记住动作和曲牌,这种方式如果中间有一部分的记忆缺失,就可能造成曲谱与动作的缺失。 比如早期流传下来的长鼓舞大致有60 套以上,但目前在江华能够记载在书本资料上的大致只有30 套左右。

随着科技的不断普及,1958 年,江华成立了“江华瑶族自治县文艺大学”,并开设了乐理、 器乐、 声乐、 戏剧等课程。 1959 年7 月1日,改名成“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歌舞团” 至今,而长鼓舞队为歌舞团的主要表演团体,从此长鼓舞有了体制性。 近年来,湖南江华地区受当地政府的重视,并且传承者意识到音乐艺术必须要紧跟潮流,江华地区的传承人们开始组建自己的乐队,乐队中包含多种乐器,根据当地唢呐传承人陈述: “他们是自己组建的乐队,成员都是当地的老艺人们,他们不仅单独在节庆活动中进行表演,也为长鼓舞进行伴奏。” 现在这些老艺人也是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在许多节日中都会让他们上台表演。 但是他们依旧面临失传的问题,年轻一辈“不愿学”“传不下去” 一直困扰着这些传承人。 同时,他们为了让长鼓舞艺术更广泛传播,开始开发一些新的形式,例如近年来当地艺人们会将长鼓舞音乐与西方乐器相结合,例如萨克斯、 小号、 架子鼓等结合,经过改良以后一同上台演出,呈现民乐与洋乐同台演出的景象。

3.从功能看长鼓舞的当代发展

瑶族音乐拥有悠久的历史,在长达几千年的变迁当中,它发生了很多改变,无论是在表演形式方面,还是在功能上都与现代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表演功能的加强

现在因为时代的需要,瑶族人民对原来的曲调进行改良,旋律不再低沉。 瑶族因为长期迁徙以及民族压迫的原因,曾经的长鼓舞音乐表演时常常将背部躬得很低,并且配合动作其整体音域也变得较低,例如C 调。 现在的长鼓舞音乐在和其它乐器合奏之后,变得高亢。 据传承人介绍,当代瑶族长鼓舞的音乐基本调性一般为降B 调、 F 调、 A调三个调上,但其他调也会在不同背景下出现。 现在的长鼓舞音乐整体变得适合演出,更具表演性与欣赏性。

江华当地的开发也促进了长鼓舞表演功能的加强,每年农历十月十六,当地举行“盘王还愿” 仪式,在仪式举行的同时,不仅有本地人前来参加,也吸引了大批外地人前来观看,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瑶民为了更好地吸引外来民众,开始与各族舞蹈艺术互相渗透,表演内容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 生产方式,表达了瑶族人民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附: 长鼓舞伴奏常用曲牌

伴奏常用曲牌曲

伴奏常用曲牌曲——满堂红

(2) 社会功能的创新

长鼓舞作为瑶族代表性乐舞,从早期开始就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交流、 娱乐、 继承与发展功能均在其身上体现。 长期以来,当地政府大力发展继承长鼓舞,不仅建立教学机制,还出版相关书籍,录制教学视频,为后代学习提供便利。

同时,长鼓舞的娱乐功能及地区文化交流功能变强。 调性的变化也表示长鼓舞在瑶族中的功能的改变,不只在调性单一且变化小的祭祀仪式中运用,还在各种节庆假日以及日常生活中都运用,使其娱乐功能大大加强。 现代长鼓舞在生活中的运用主要体现为瑶族长鼓操,这是江华地区为了传承长鼓舞也让瑶民锻炼身体而发明的一种表演形式。 长鼓操由长鼓舞基本的舞蹈程式动作以及常用的节拍编纂而成,然后当地定期举办长鼓操教学活动并且举办比赛,使其得到传承。

附: 第一套瑶族长鼓操——继往开来

第一套瑶族长鼓操——继往开来

此外,长鼓舞也成为了各个地域交流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江华政府将本地的长鼓乐队派出到其它县城、 城市甚至国家进行演出,与外地的主要艺术形式进行交互学习。 此方式不仅可以达成宣传长鼓舞的效果,也能吸收各个地区的文化特征,从而实现创新,增强长鼓舞的地区文化交流功能。

三、 结语

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长鼓舞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性是瑶族人民长期积淀形成的结果。一个民族的代表性艺术浓缩了其整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包含了它整个民族文化的精髓。 现代瑶族长鼓舞经过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以及不断创新,由此展现了瑶族音乐的新面貌。 在经过政府的重视以后,瑶族的长鼓舞艺人能够传承与发展出更多、 更深层的音乐表现形式,为大家展现出更丰富的长鼓舞音乐。

猜你喜欢
瑶民盘王江华
广西大瑶山盘王舞文化解读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pediatric Tuina plus oral Chinese medication for pediatric anorexia due to spleen failing in transportation
千古盘王情 相遇在马练
盘王大歌:响彻瑶寨的千年史歌
“鸟”与“乌”
陈江华 藏石欣赏
浅析江华瑶族民歌《盘王大歌》
瑶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瑶民为何迁而复返?
——太和新农村系列调研
罗坑发展茶业助瑶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