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且末县尧勒萨依北地球化学异常查证

2020-12-26 03:21祝大伟颜林何玉燕杜建军
新疆有色金属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值岩性剖面

祝大伟 颜林 何玉燕 杜建军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 德阳 618000)

尧勒萨依北距且末县约90 千米,行政区归属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管辖。工作区内地形切割较深,交通困难,仅在调查区西侧有简易公路通过。1999年-2000年新疆地质调查院在该地区进行了1:10 万化探普查工作。2015年-2017 年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在该地区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

1 地质特征

调查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阿尔金陆缘断块西北部。地层单元归属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塔南地层分区,阿尔金山地层小区[1]。归属于阿尔金铁、铜、镍、金成矿带(Ⅲ-1)[2](图1)。

图1 大地构造位置示意图(据张培宪)

1.1 地层

调查区出露地层主要为阿尔金岩群片麻岩组Pt1A.(gn)、扎斯勘赛河岩组(Chz)、莎里塔什组(J1s)和中更新世冲洪积物(Qp2pal)。阿尔金岩群片麻岩组Pt1A.(gn)主要分布于调查区东南角一带,该岩组岩石类型复杂,岩性以黑云母二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为主夹黑云钾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等。扎斯勘赛河岩组(Chz)主要分布在调查区北部阿尔金北缘主断裂以北,岩性主要以绿帘绿泥片岩、绿泥阳起片岩为主,为一套绿片岩相变质岩系,总体呈向南东倾的单斜构造,局部变形较强。莎里塔什组(J1s),岩性以灰、灰绿色砾岩为主,夹砂岩、粉砂岩及碳质页岩。中更新统冲洪积物在调查区分布较为广泛,调查区北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大部分被中更新统冲洪积物占据。

1.2 岩浆岩

岩性主要为浅灰-灰色中粗粒花岗闪长岩体(γδO3)和灰-浅肉红色中细粒二长花岗岩(ηγO3),分布于调查区中部,由多个侵入体组成,呈小岩株状产出;平面上呈不规则状、长条状,与扎斯勘赛河岩组和阿尔金岩群片麻岩组呈侵入接触或断层接触,侵入界线清楚,多呈波状、不规则状,围岩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明显。

1.3 构造

调查区构造极其发育,构造方向明显,主要以NE、NEE向为主,其中NEE向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最早,NE、NWW向脆韧性剪切带(断裂)形成时代次之,近SN向断裂形成时代最晚,往往错动所有前期断裂。

2 以往地球化学特征

HSQ-9 异常以Au、Cu 为主,伴生有Ag、As、Sb、Cu、Mo 等元素,属乙2 类异常,综合异常中排序第三。异常的分布明显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其西北侧有隐伏于第四系之下的北东向阿尔金山北缘断裂,东侧为北东向木纳布拉克-阔什塔拉断裂及次级北北东向断裂。该异常最大值为21×10-9,Au异常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及浓集中心,异常强度大;Ag异常极大值为154×10-9,As异常极大值24.4×10-6,Sb异常极大值1.1×10-6,Cu异常极大值52.4×10-6,Mo异常极大值为4.54×10-6(见表1、图2)。该异常区具有寻找金、铜矿产前景。

表1 HSQ-9金异常地化参数统计表

3 异常的进一步分解

3.1 异常查证方法的选择

该区位于半干旱荒漠区[3],气候条件极为干燥,雨水稀少,基岩裸露程度较高,因此采用1:1 万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共布设三条地化剖面,剖面穿过异常浓集中心,主要对高值异常进行路线调查和矿产检查,通过槽探地表揭露,新发现金、铜矿点各一处(图3)。剖面布置大致垂直异常区或地层走向,野外使用1:1万地形图为底图,样品采集以采样点附近至少3处以上岩石样品组合为一个样品,取样时按不同岩性和蚀变强弱分层取样,在基岩不发育的地段则以岩屑代替,采样间距40米,同时在矿化较好和蚀变强烈地区进行加密采样,样点处留标,采样重量大于500克,样品测试由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完成,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严格执行《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DZ/T0011-2015。

图3 HsQ-9综合异常区地质略图

3.2 异常查证概况

该异常分布在阿尔金北缘大断裂带上,位于尧勒萨依金矿以北。该异常主要是以Au、Cu元素为主元素,伴生有Ag、As、Sb、Cu、Mo等元素异常。各元素异常套合好,异常区内有金高含量点连片地段,金异常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及浓集中心。从分析结果及岩石光谱曲线图可以看出,各岩石剖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原生晕富集。从南西向北东元素富集程度明显,具体特征如下:

YSM04岩石地化剖面:该剖面上可见两处异常高值富集区,第一处位于200-500m,异常元素主要为Au、As、Sb,为一组中低温成矿元素组合,Au 为单点异常,异常值为Au9.6×10-9,As、Sb 异常范围较大,异常峰值分别为As210×10-6、Sb10.3×10-6,异常区主要夹持于两条断裂之间,出露岩性为绿帘绿泥片岩、阳起绿泥片岩,推测异常主要由构造破碎蚀变带引起。第二处异常高值区位于700-900m,异常元素主要为Au,局部叠加有Sb 单点异常,Au 异常范围大,峰值为142×10-9,异常区范围内出露岩性主要为绿泥石英片岩,异常区与地表出露的断裂构造位置吻合,推测异常主要由构造破碎蚀变带引起,剖面上还可见Cr 的单点异常,异常峰值为1880×10-6,推测由地层中的基性岩脉引起(图4)。

图4 YSM04岩石地化剖面图

YSM05岩石地化剖面:该剖面上可见两处异常高值富集区,第一处位于0-400m,异常元素主要为Au、Ag、As,异常峰值Au11.9×10-9、Ag390×10-9、As27.0×10-6。元素组合特征明显,岩性为大理岩、绢云石英片岩。异常区南东断层发育,推测异常由构造破碎蚀变带有关。第二处异常高值区位于700-1100m,异常元素为Au、Ag、As、Sb、Pb,元素异常峰值Au5.0×10-9、Ag950×10-9、As276×10-6、Sb4.72×10-6、Pb101×10-6,异常区夹持于两条断层之间,组合特征明显,岩性为绢云石英片岩、阳起绿泥片岩,推测异常由断层破碎带和韧性剪切带引起。剖面1200-1700m 可见Au、Cu 的单点异常,异常值分别为9.0×10-9和47.1×10-6,岩性为绿泥石英片岩,推测异常由小断层破碎带引起(图5)。

YSM06岩石地化剖面:该剖面主要有两处异常高值富集区,第一处位于0-800m,异常元素主要为Au、Ag、Cu、Sb、Zn,异常峰值Au 42.0×10-9、Ag 250×10-9、Cu 73.7×10-6、Sb 2.12×10-6、Zn332×10-6,元素组合特征明显,岩性为绢云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该段异常夹持于两条断层之间,推测异常由构造破碎蚀变带有关。第二处位于1400-2080m,异常元素主要为Au、Ag、As、Cu、W、Mo,异常峰值为Au8.8×10-9、Ag290×10-9、As37.2×10-6、Cu70.6×10-6、W19.6×10-6、Mo9.20×10-6,岩性为绿泥石英片岩及黑云斜长片麻岩,推测异常由断层破碎蚀变带和韧性剪切带引起。

综上所述,三条岩石地化剖面Au、As、Sb、Ag 原生异常较好且分布连续,异常高值地段与断裂破碎蚀变带吻合,地层与构造对成矿有利,该异常区具有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产的良好前景。特别是YSM04 剖面的Au 高含量地段经槽探揭露已发现金矿化体,Au品位达1.43克/吨,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扩大矿体规模。

4 探讨与认识

在尧勒萨依北地区,由小比例尺到大比例尺逐次开展地质找矿工作[4],缩小了找矿范围并最终对含矿地质体初步定位是较为有效的找矿方法之一。

在尧勒萨依北地区前人圈出的1:10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总体显示为金多金属异常特征,区内虽发现了金矿化体线索,但其规模小、出露的范围较局限,但通过本次1:1 万岩石地化剖面测制,发现Au、As、Sb、Ag 原生异常较好且分布连续,异常高值地段与断裂破碎蚀变带吻合,地层与构造对成矿有利,该异常区具有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产的良好前景。

图5 YSM05岩石地化剖面图

5 结论

(1)通过1:1 万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大致查明了异常的形成原因(如构造破碎蚀变带、蚀变带等)和异常源等,进一步说明了采用该方法进行异常查证是合理和有效的,达到了地质调查的目的。同时对综合异常地段及成矿有利部位划分了地层岩性段,了解了异常区矿化蚀变特征等。

(2)以金、铜为主成矿元素,砷、锑、银、汞为指示元素的1:10 万化探综合异常具有面积较大、元素组合复杂、强度高等特点,可作为化探间接找矿标志。

(3)调查区内以尧勒萨依金矿、翁库尔勒克金矿为代表的金矿,属于构造热液型矿化。此类型矿化的元素组合类型、地层时代、赋矿岩性、成矿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控制条件一致。属于俯冲造山过程和陆内挤压造山过程中构造-热液活动有关的金属矿化,其特点与地层、区域性断裂构造和韧性剪切带密切有关,为中低温热液蚀变成矿系列。

(4)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以及采样分析发现,该异常区内金矿化体地表显示并不连续,但与邻区尧勒萨依金矿距离较近,且处于同一地质背景内,因此该处发现金矿的潜力极大。

猜你喜欢
高值岩性剖面
ATC系统处理FF-ICE四维剖面的分析
养殖废弃物快速发酵及高值转化土壤修复生物肥料关键技术
南京地区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与医保支付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碎屑岩岩性识别方法及应用
医院高值耗材科学管理与财务核算探究
基于声场模信号特征和多项式拟合的声速剖面反演技术研究
医疗器械:千亿市场面临洗牌
中国有了第11颗“金钉子”
黔中地区土壤酶活性对岩性的响应
渠道运行多年后渠体中各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对比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