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塑性变形加工工艺对银镍材料性能的影响

2020-12-28 04:28许福太陈天来盘志雄卢小东
电工材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塑性变形线材质点

许福太,陈天来,盘志雄,卢小东

(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

引言

电接触材料已有近100年的历史,最初使用纯银、纯金、纯铂作触头材料,20世纪40年代开始采用Ag、Cu、Au-Ag、Pt-Ir、Pd-Ag等合金,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了多元贵金属以及各种贵金属复合材料。银基电触头产品具有较好的耐电磨损、抗熔焊和导电性、接触电阻低且稳定,广泛用于各种轻重负荷的低压电器、家用电器、汽车电器、航空航天电器,是电触头行业中最为量大面广的产品[1-2]。

AgCdO材料曾经是中低压开关电器应用的主要电接触材料,它具有优良的灭弧性能,在中等负荷开关中拥有“万能触点”之称。然而,随着电器开关对电触点提出的小型化、高可靠性、长寿命等苛刻的性能要求,AgCdO材料不仅在抗磨损、抗熔焊、耐电弧浸蚀等性能指标上已显露明显不足,而且AgCdO触点燃弧产生的Cd蒸气有毒,不符合环保要求,已被欧盟出台文件禁止使用[3-6]。

与AgCdO,AgSn02等触头材料相比,银镍材料不仅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加工周期短、成本低及良好的塑性与加工性能等优点,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整个电寿命周期表面接触电阻较之银氧化物要低且稳定,此外银镍材料含有的镍元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适于焊接。尽管银镍材料应用广泛,但常规的银镍产品硬度较低、强度低,材料的耐磨性、抗烧损性、抗熔焊性较差[7],电气性能不稳定。因此,如何在不对环境造成威胁、不增加加工成本的基础上,研发出加工性能良好、强度高、抗熔焊性强的银镍材料,成为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大塑性变形”加工工艺,该工艺是在传统的“混粉—烧结—挤压”工艺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

1 试验

传统工艺流程如下:混粉—真空等静压—烧结—挤压—拉拔—成品。本研究的简要工艺流程如下:混粉—真空等静压—烧结—挤压—大塑性变形加工—压锭—烧结—挤压—拉拔—成品。

试验采用MICROMET2003型显微硬度计测量线材硬度,采用CMT4304型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线材的抗拉强度与延伸率,采用TH2512A型直流电阻测试仪测量线材的电阻率,采用TG-328A型电光分析天平测量线材的密度,采用扫描电镜分析线材的金相组织,采用SD-30A型铆钉机分别打制成同规格的复合铆钉,并装配于继电器上,使用河北工大制造的型式试验平台测试电寿命。

2 结果与分析

2.1 力学物理性能

采用传统的烧结挤压工艺与本工艺分别制备银镍(10)材料,取样后按GB/T 5588—2017《银镍、银铁电触头材料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测试各项性能,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2#样品的密度、抗拉强度、硬度、延伸率等指标均优于1#样品,这是由于银镍材料经过大塑性变形后,材料的致密度增高,镍粉与银粉之间所形成的孔隙变得更小或更少,趋于理想的合金整体,材料的密度与延伸率升高;材料经过大塑性变形加工后,镍质点细化,纤维强化的作用明显,因而提高了材料的抗拉强度与硬度;可能是因为材料经过大塑性变形加工后,镍质点细化,产生了更多的镍质点均匀分布于银基体组织中,这些质点形成更多的节点,在电流通过的过程中,这些节点或许成为障碍,导致材料电阻率有所升高。

表1 不同工艺的银镍(10)材料力学物理性能对比

2.2 金相组织

采用传统的烧结挤压工艺与本工艺分别制备银镍(10)材料,材料的金相组织对比如图1~图4所示。由图1与图2可见,相比于传统工艺,本工艺制备的银镍(10)成品线材,在横截面上,镍质点更加细小,分布更加均匀,质点聚集的现象更少。由图3可看到,镍质点粗细不一,长短不一,聚集现象严重,分布不均匀。在图4中,虽然镍质点的分布不算十分均匀,但相比于图3,粗大的、长条状的镍质点聚集带消失,质点分散性更好。说明经过了大塑性变形加工之后,聚集的镍质点进一步分散,长条、粗大的聚集带,变成细小的短纤维,材料分布不均组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决定材料的性能,也可以说,经过大塑性变形加工之后,银镍材料的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2.3 电气性能

2.3.1 电寿命

测试条件:AC 250 V/10 A,通断比1∶1,测试频率30次/min,纯阻性负载,以测试达到10万次作为通过标准。测试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应用于密封型继电器,采用传统工艺制备的银镍(10)材料难以全部通过测试条件,测试结果波动大,非常不稳定;采用本工艺制备的银镍(10)材料,在本研究设置的试验条件下均能够通过测试,且表现稳定,说明经过大塑性变形加工后,材料的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这再一次说明组织的均匀性对材料的电气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表2 不同工艺的银镍(10)材料电寿命对比

2.3.2 触点表面形貌

图5与图6为传统工艺制备的银镍(10)材料动、静触点,测试失效的样品。

从图5、图6中可看到,失效样品的触点表面存在较多的银珠,且周围还有大量的黑色飞溅物。主要原因可能是继电器在通断过程中,产生的电弧造成环境与触点表面的温度持续升高,形成银的熔池,镍质点在分断力的作用下,向触点周围飞溅,使得触点表面的镍含量减少,而银含量增多,造成继电器粘结失效。

图7、图8为本工艺制备的银镍(10)材料动、静触点,由于触点材料本身的致密度、硬度等力学物理性能更高,在这种环境下,也有影响,但影响较小。虽然触点周围也有较多的飞溅物,但属于正常飞溅,触点表面较干净,没有银珠的形成,没有出现粘结失效的现象。

3 结论

(1)采用大塑性变形加工工艺,能够改善银镍材料的组织,使其镍质点更加细化,分布更加均匀,因而改善银镍材料力学物理性能。

(2)采用此工艺制备的银镍材料,电气性能更加优良。

猜你喜欢
塑性变形线材质点
高速线材托盘升降电气故障及处理方法
巧用“搬运法”解决连续质点模型的做功问题
AudioQuest推出全新48Gbps HDMI线材系列
丰满而高清晰 LA Sound(银乐声)Deviank(迪维安卡)系列发烧线材
摆脱线材,使用更自由 无线Hi-Fi&家庭影院产品推介
质点的直线运动
质点的直线运动
磨削烧伤裂纹的产生及控制
金属材料强化的途径
等通道转角挤压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