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EICU患者家属管理*

2020-12-28 04:45李兴珍密弘飞苏晓丽翟向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24期
关键词:护患条目管理制度

李兴珍,密弘飞,苏晓丽,翟向阳,李 婷

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陕西西安 710061

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需要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进行脏器功能支持。EICU患者家属作为患者主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因此,对家属的管理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为了预防和减少院内感染,EICU制订了严格的陪护管理制度及探视制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医院内人员流动大,疫情期间院内人员管理工作对疫情的控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4]。为了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本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取消了床旁探视,这也造成了家属对患者在EICU中的情况不了解。基于此,本科室结合国家及上级部门具体要求和科室具体情况,以互联网为基础,从患者及家属的安全管理、生活需求、心理需求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管理等方面优化EICU患者家属管理制度,将其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EICU患者家属的管理中,为家属提供了一系列保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3月在本院EICU接受治疗的45名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家属纳入标准:EICU住院时间≥2 d患者的家属;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不能固定参与探视的家属;有不安全行为的家属;不遵守医院感染控制政策的家属。本研究中家属平均年龄为(41.56±9.82)岁,男17例,女28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签署就诊承诺书、告知书及陪护人身份信息登记证明 所有收住EICU的患者及其家属签署医院就诊承诺书(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近14 d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症状、体征,行程轨迹、接触史、就诊史等)、告知书及陪护人身份信息登记证明,要求所有信息真实可靠,如有隐瞒,自愿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签署后,相关资料存入病历。陪护人原则上不能出医院,如遇特殊情况每3天只能出去1次。出医院前,陪护人身份信息登记证明白天由护士长签字,夜间由责任护士签字,并加盖科室公章,进入医院时出示此证明、陪护人证、身份证,患者出院时收回此证明。

1.2.2每日核查信息、测量体温 自制家属信息核查表,内容包括患者姓名、陪护人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入院时间、主管医生等信息,家属签署就诊承诺书、告知书及陪护人身份信息登记证明后方可留院陪护,自患者入院到出院不得更换陪护人,每天安排护士专人管理,于早、中、晚采用家属信息核查表核查家属身份证、陪护人证,并测量体温,如遇身份不相符者立即报告保卫处进行调查处理,体温异常者立即送发热门诊进行排查。

1.2.3家属等候区人员分散安置、固定位置 疫情发生后,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将家属等候区、楼梯间等地彻底打扫消毒后划分区域,各区域间距1 m以上,将家属分散安置在各区域内,位置固定,佩戴口罩,禁止聚众交谈。保洁人员每天两次使用1 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地面消毒,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空气喷洒消毒[5]。

1.2.4建立基于微信平台的家属管理新模式 建立护士主导、家属参与的微信群,由护士长和病区组长负责维护,每日推送医院及科室关于家属管理制度,疫情相关知识,在公共环境下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如何正确洗手,口罩正确佩戴方法等的相关内容。每日病情沟通提前与家属预约时间,按预约时间到达谈话间,不能到现场的可私信沟通。家属的需求、建议或意见在群里反馈给护士后应及时响应。同时,患者生活物品的准备、外出检查、缴纳费用等需要家属配合的事项医护人员都会在群里通知,提醒家属提前做好准备。

1.2.5与后勤保障部门合作,增设方便措施 为了避免院内人员流动,后勤服务保障部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医院餐厅每天派专人登记,早上9点至11点预订当天晚餐,下午16点30至17点30预订第2天早餐、午餐,预订好后,按规定时间配餐到科。疫情期间财务科向每个科室公布医院账号,便于患者转账。信息处在医院公众号里开通了住院费充值功能,利用手机微信就可缴纳住院费,减少了人员流动。

1.2.6改变探视方式 疫情发生前,EICU主要以床旁探视为主,家属做好手卫生、更换室内拖鞋后进入,每天10 min。疫情发生后,取消了床旁探视,家属难免会有焦虑情绪,针对这一问题,科室做出了改进,在原来的主管医生每天与家属交流1次病情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每天下午责任护士与家属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病情、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变化、生活护理、心理状态等。谈话间2人1室,谈话结束后进行消毒。病情允许的清醒患者可将视频设备酒精擦拭消毒后与家属视频交流,昏迷的患者让家属提前录制一些唤醒、鼓励、安慰的话语和患者平时喜欢的音乐,存储在播放器里,准备好耳机,消毒后由护士带入为患者进行循环播放。

1.3评价指标 (1)家属满意度:运用危重患者家属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6],包括病情保证(7个条目)、获取信息(7个条目)、接近患者(3个条目)、获得支持(8个条目)和自身舒适(4个条目)5个维度、29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从非常不满意1分到非常满意5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2)护患纠纷发生率:详细记录护患纠纷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EICU患者家属管理制度优化前后家属满意度比较 与优化前比较,EICU患者家属管理制度优化后家属的满意度总分、病情保证、获取信息、接近患者、获得支持和自身舒适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见表1。

表1 EICU患者家属管理制度优化前后家属满意度比较分)

2.2EICU患者家属管理制度优化前后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 与优化前比较,EICU患者家属管理制度优化后,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见表2。

表2 EICU患者家属管理制度优化前后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特殊环境下,家属因为被限制床旁探视,与患者隔离而产生了分离性焦虑,其迫切想要了解患者病情,同时又因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担心及生活的不便而产生诸多负面情绪。满足家属的需求是提高家属满意度的关键,也是避免护患纠纷,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本科室通过签署就诊承诺书、告知书及陪护人身份信息登记证明,明确了由于患者或家属故意隐瞒病情、行程、接触史等相关信息所造成疾病传播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并为流行病学追踪提供了完整的资料。家属分散安置、固定位置,避免了人员集中造成交叉感染,保证了患者、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安全。每日核查、测体温可以及时了解和发现家属的异常状况,保证了家属安全。送餐到科、网上缴费等措施从根本上减少了院内人员流动,避免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也提高了医院整体工作效率。建立微信群、改变探视方式等措施丰富了宣教内容,缓解了家属的焦虑情绪;在微信群中每日推送疫情相关知识使家属及时了解疫情信息,获得正确的防护知识,有利于家属理解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并做好自我防护。及时与家属沟通患者病情,避免了家属因见不到患者,不了解患者情况而产生的焦虑与不满。需要家属配合的相关事项提前通知,有利于家属提前准备,减少了互相接触,同时也保证了医护人员与家属及时、有效的沟通。预约谈话时间减少了家属的聚集。上述多项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总分、病情保证、获取信息、接近患者、获得支持和自身舒适得分,同时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优化后的EICU患者家属管理制度能帮助临床更好地做好疫情下的家属管理工作,各种人性化的措施满足了患者及家属需求的同时减少了人员流动,增加了安全性,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解决了家属管理的难题,提升了家属及患者就医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护患条目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