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厌学”少年,促家庭和谐稳定

2020-12-28 02:06卢岳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1期
关键词:厌学个案班主任

卢岳飞

疫情至今,小迪已有三次停学的“经历”,随着家校双方通过陆续接触、交流和家访,原生家庭问题及学生的行为和情绪问题逐步浮现出来,如何解决是当今家校双方需积极思考和重视的问题。本案通过个案简述、学生主诉、个案分析以及解决方法、个案反思等进行论述。

一、个案简述

1.问题描述

疫情期间,小迪(化名)一开始有上网课,坚持两周后,由于与家长发生争执便没有继续。下级行政、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多次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由于效果不明顯,所以老师们均登门家访,希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以爱和诚感动学生。家访后,小迪恢复了上网课并坚持了两周,但两周后再次停止上网课。一直到返校复学后,小迪还是没有回校。于是,班主任和心理老师进行了第二次家访。经过两位老师的循循善诱和心理疏导,小迪回到学校上课。一个月后,小迪再次退缩了。

据班主任反映,小迪在家中与父亲有冲突,所以不回校上课,算上疫情期间上网课,小迪已累计三次放弃学习了。期间,班主任老师还是通过QQ、微信或者电话联系小迪妈妈和小迪,但小迪妈妈回复热情不高。小迪向王老师发了一篇长长的内心独白,控诉父亲对自己态度恶劣,不满父母的沟通方式,多次沟通均不改正。而小迪妈妈也与心理老师联系。小迪妈妈对教育小迪有心无力,不知道应如何是好,难过流泪。

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的理念,在级长的带领下,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再次来到小迪家长进行家访。

2.访谈过程

来到小迪家后,家长已陪同老师们坐下。小迪在洗手间迟迟未肯出来,经父亲再三催促后,他还是出来了。心理老师观察小迪,他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带着头箍,头发凌乱,衣衫不整,没有穿鞋。据家长反映,小迪睡眠紊乱,日夜颠倒。晚上玩手机,白天睡到下午两点才起床。小迪没有跟老师打招呼,犹豫了片刻,还是愿意坐在老师们的身边。双手放松垂放于膝盖,一直低头不语,期间没有抬头看过老师或者家长。

问及小迪为何不坚持上网课,小迪的回复是学不了,学不下去。家长表示没收了手机和暂停了网络,但小迪偶尔还是会玩手机。家长非常希望小迪能尽快回到学校学习,但是小迪没有表态。

3.深入了解

小迪一家四口同住,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以生产和销售皮鞋为业,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由于父母常年忙于生意,缺少对哥俩的关环和陪伴,所以哥哥学习情况不甚理想(三流学院)。对此,小迪妈妈倍感内疚,于是把精力和关注度重点投放在小迪身上,但效果不太好。

哥哥与小迪关系良好。哥哥近段时间在家上网课,经常给小迪做思想工作,陪他剪头发,吃小迪喜欢的快餐,非常关心。

小迪性格内向腼腆、敏感多疑,日常与家人沟通正常,但一提及学习,便沉默不语,或者一直说学不了。然而,母亲关注度较多,矛盾较多。

小迪在校与同学关系疏远,较少主动与人交流,知心好友极少,多与成绩落后、品行一般的同学交往,交往的方式多数是课后打网游。

二、学生主诉

1.学习观念

小迪表示感觉读书没有什么用,现在学的数学、英语等学科日常生活中用不着,买菜用不着、工作用不着,学了也没有用。以后打算做什么也没有想,不觉得学习对生存有什么用。家里有资源(皮鞋),只要自己运用网络技术,便能经营和赚钱,无需上学。

2.亲子关系

小迪认为父母对他的态度不好,言语粗俗,希望父母改变沟通方式,但多次沟通或者吵架均感到父母没有为自己而改变,因此,不愿意再与父母进行沟通,对父母感到愤怒和失望。不认可妈妈做生意的方式,应该更新观念,把商品(鞋子)放到网络上去经营。前期在级长与小迪沟通时,小迪时而情绪激动,大声反驳,时而扭头流泪。老师给小迪递纸巾,他拒绝接应。后来情绪平复后,能认真聆听。后期与我们沟通时,情绪平复,默不出声。

三、个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针对小迪学习不合理认知,心理老师提出几点与之探讨。首先,目前学的内容,很有可能长大了会忘记,因为这是大脑没有经过有意识的科学训练而出现的常见问题。其次,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人的思维的敏捷度、记忆的流畅性以及逻辑思辨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最后,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金钱,人应该在不断地学习中找到他的初心和使命,为之奋斗,才不负青春,最终才能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与小迪家长接触和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发现小迪的妈妈有一定的特权和走捷径的意识。比如,小迪妈妈认为只有能赚到钱买到房子、车子,衣食无忧就是人生赢家。小迪一家户口不在广州,中考需要比户籍生考出更高的分数才能去到理想的学校。小迪妈妈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办理外国户籍,以取得录取上的优惠政策。建议小迪的父母矫正确价值观和金钱观,引导孩子树立健康、远大的理想,将勤补拙才是成才的关键之道。

第三,建立成长型思维。关于学习和与父母相处的问题,从小迪的陈述中,有诸多不合理的认知。可见小迪对待问题思维简单,目光短浅。当出现问题时,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应对。级长耐心与之沟通,循循善诱,采用单点击破法,从学习态度、个人目标、生涯规划、与父母的关系等多方面与小迪对话,正向引导孩子,改变其固定性思维。

第四,提升自我效能感。本学期,小迪由于与家人冲突等原因,多次放弃学习。除了表面上亲子关系问题外,很有可能是逃避学习上的不理想,寻求借口来逃避问题。不管如何,可见小迪的自我效能感低,这与父母日常的批评多,鼓励少有关,也与其自身没有端正学习态度有关。当老师及时反馈,表扬他默写认真,按时交作业,上课认真等,他还是会感到开心的。因此,父母需要注意的是日常沟通多提升内驱力,让他从“重要他人”口中输入能量。

第五,立好原则,正好家风。从几次家访的接触中,可见小迪父母比较宠溺孩子,把孩子惯坏了,表现出来的没礼貌父母也没加制止等。家长需要反思,以身作则做好。从最基本的小事做好,教育孩子,立好原则,正好家风。其次,小迪父母在疫情期间,一日三餐均端到房间里供孩子吃,没有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例如自己煮饭、洗衣服、搞卫生等。只有劳动了,才能懂得劳动不易,懂得珍惜和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同时,劳动还能改变人的情绪。

四、个案反思

家庭教育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视的话题,也是千千万万的家长和老师需要终身学习的课题。对于小迪的个案,进展缓慢,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确看到了暴露出来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例如学习态度、金钱观和价值取、成长型思维、自我效能感以及家长教育原则等。孩子出现问题,孩子本身、家长以及学校老师都需要积极面对问题、竭力解决,最终才能逐渐走回正轨。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暴露问题的关键时刻,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问题或者看到了不去解决。希望无论是家长还是家庭教育工作者,都能有一颗面对问题不畏惧,迎难而上的心。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布朗.认知天性[M].中信出版社出版,2018.

[2]安德斯·艾利克森.刻意练习[M].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6.

猜你喜欢
厌学个案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