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黄河年轻而强大的心脏(外一篇)

2020-12-28 02:18赵克红
中国铁路文艺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孟津小浪底鸟类

赵克红

秋天是出行的好季节,秋日的小浪底更是别有一番景致。

我和几个文友相约来到位于黄河南岸的孟津小浪底,站在大坝上,库区的水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河洛大地的崇山峻岭之间。河流抵达黄河孟津段后,在高程281米的雄伟大坝上积蓄力量,只等着小浪底大闸开启,便如瀑布一样以俯冲的姿态涌入河流,呈现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景象。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千百年来,这条浑厚凝重而又古老的河流从青藏高原出发,穿越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经过数千里的长途跋涉抵达黄河中游洛阳孟津段,然后一路向东,在黄河的下游,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天河”,那滚滚洪流频繁改道,使下游的人民不断饱受水患之苦,泥沙之下,掩埋了多少曾经的繁华。

黄河宁,则天下平。1991年春天,备受关注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在新世纪悄然而至的脚步声中,一个寄托着中华民族千年愿景的宏伟目标、一个萦绕着民族千年远大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小浪底屹立在黄河之上,犹如黄河年轻而强大的心脏。

小浪底,是万里黄河最后一道峡谷出口。当洪峰迭起,威胁人类安全时,小浪底落下闸门,削峰蓄洪,曾经肆虐而又难以驾驭的河流,如今波平浪静,安然无恙;而当黄河流域两岸大旱,河道面临断流时,小浪底轻舒羽翼,提闸放水,千里河床欢声四溢,极大地造福了两岸人民。昔日桀骜不驯的黄河,如今终于实现了大河安澜。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出现了“万里黄河孟津蓝”的景象。

小浪底大坝,将昔日的峡谷激流变成了高峡平湖,在近300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纵横、岛屿、半岛星罗棋布,有“北方千岛湖”的美誉和“万里黄河第一湖”的美称。驻足巍巍大坝,一览小浪底奇观,领略人类改造自然的举世伟工,俯首浩渺碧波,可尽享山水交融的北国风光。从梦想到现实,小浪底,谱写了黄河壮美和谐的新乐章。

秋日的库区,天空高远而清澈,朵朵白云点缀其间,游轮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划出的白色浪花像一条舞动的银链;几只自由自在的鸥鸟,时而在水面和蓝天间翻飞,时而追逐着游轮掀起的浪花嬉戏,为这里增添了几分梦幻和诗意。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陶醉了。同行的文友来到我的身边,激动地告诉我:“小浪底水库正在为下游引黄灌区放水,咱可以去看小浪底瀑布了!”

小浪底瀑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还没有看到瀑布,便先听到如雷般轰鸣的声音,这声音是一种召唤,我们情不自禁加快了脚步,站在泄洪洞前,我屏住呼吸,凝目而视。只见泄洪出水口3条排沙洞和3条明流洞喷涌而出的6股巨大的飞瀑,凌空腾起,携着风裹着雨,如腾空而起的巨龙从天而降,巨大的水柱,由细而粗,汇聚在一起,一跃就是上百米,带着呼啸的风声和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在空中划出一个巨大的弧形,咆哮着跌入河道,落入世界最大的消力塘,旋即又掀起排排巨浪,酷似冰山爆发,浓雾滚滚,“卷起千堆雪”;又像万马奔腾,势不可挡,一泻千里,其磅礴之势,惊心动魄,令人叹为观止。这从泄洪洞喷射出的巨大水柱,以极高的速度向前方喷出,落入黄河之中,追波逐浪,浩浩荡荡,奔流到海不复回。

不知不觉间,夕阳的余晖柔和地铺在河面上,如巨幅彩锦煞是好看。落日将眼前的一切镀上了一层浅浅的金黄,被晚霞辉映的黄河,雄浑而壮阔,宛如一幅历史长卷,凸显了中华民族铿锵向前的步伐和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而黄河小浪底,则是古老的黄河上一颗年轻而强大的心脏,它有力地挥动臂膀,一起一落间,演奏出多彩的乐章。正因為有了它,黄河真正成为造福沿岸人民的母亲河,把人民的幸福引向比海更宽阔更辽远的远方。

孟津黄河湿地之美

这是一片充满神奇、梦幻色彩的湿地。

成群结队的不同鸟类在头顶飞旋,它们以优雅的身姿、悦耳的鸣唱,给这片湿地增添灵动的气场,呈现出生机与活力。这些可爱的精灵,有的在蓝天与河面间翩翩起落,如行云般舒展;有的旁若无人般放声歌唱;有的悠闲自在地捕食、嬉戏;还有的静立于树梢,瞭望着远方,就像在迎接你的到来……这是初秋时节我在河南孟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的一幅鲜活灵动的生命景象。

沿着通往湿地的木栈道蜿蜒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水泊和苇草丛。阳光洒在水面上,泛着粼粼的波光,水中一朵朵荷花开得正艳,一只只蝴蝶在花间漫舞,氤氲的诗意在心间洋溢。猛然间,芦苇丛中腾起两只白鹭,它们优雅地掠过天空,惊艳了人们的眼睛,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这白鹭白得耀眼,在半空中划出一条弧线,带着湿润的气息,浸润着满目的诗意,然后贴着湿地滑翔,那白雪般的羽毛,让我的眼睛瞬间明亮了起来。

秋天,是孟津黄河湿地最美的季节,身边那一丛丛的狗尾巴草,随风轻轻摇曳着,显示出坚韧与顽强。芦苇荡泛起波浪,高挑的芦苇肩并肩站立在一起,参差而富有神韵。苇穗的颜色也不尽相同,有的由淡紫转为粉白,直到洁白的芦花盛放,雪一般缀在细细的柔茎上,仿佛被风轻轻一吹,就会悠然四散。放眼望去,芦苇荡洁白如雪,风起时,苇絮纷纷飘落,然后在碧蓝的天空下悠然自在地飞舞,画面极美。

这里满眼尽是美景,各色各样的花、草、树木,或高或低或疏或密,无拘无束肆意地生长着,自然而随性,少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开阔的水域,众多的滩涂,繁衍出丰富的水生动植物,为水禽创造了活动、觅食及隐蔽的栖息地。

耳畔的几声鸣叫,打破了湿地的静谧。循声望去,一对体态轻盈的蓑羽鹤在阳光下悠悠盘旋,双翼轻展如仙子般美丽,它们的声音时而高昂、时而幽怨、时而激荡、时而悠扬,宛若天籁。我停下脚步,急忙从湿地工作人员手中接过高倍望远镜,只见这两只蓑羽鹤从天空中缓缓滑落在不远处的草地上,悠闲地漫步、觅食,其中一只还跳起了优雅的舞蹈。蓑羽鹤体型娇小玲珑,举止优雅,性情带着几分羞怯与温柔,故有闺秀鹤的雅称。蓑羽鹤多以石板灰色为主,颊部两侧各生有一丛白色长羽,前颈和胸部的羽毛为黑色,上胸黑羽呈披针状。蓑羽鹤戒备心很强,人们很难靠近它们,只能通过高倍望远镜偷偷地观赏。蓑羽鹤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鹤类,对生态环境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一有风吹草动,这些可爱的生灵便会振翅而飞,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你的视野之外。

湿地是众多动植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这里一年四季群鸟齐飞,百鸟唱和。每年的春秋两季,成群的大型水鸟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地经由这里飞往大洋彼岸的美洲和澳洲,其迁徙的场面蔚为壮观。湿地管理人员告诉我,保护区总面积15000公顷,核心区3500公顷,共记录到鸟类259种,珍稀鸟类黑鹳、东方白鹳、火烈鸟、黑雁、疣鼻天鹅等相继在保护区出现,10万余只鸟类在此栖息繁衍,其中黑鹳数量最多时达到84只,这一现象在国内极其罕见。

湿地工作人员的话,让我回忆起多年前的一个秋天,热爱摄影的朋友约我到黄河湿地,告诉我运气好的时候,能在黄河湿地看到罕见的鸟类,然而,几个小时过去了,直到暮色降临也未能如愿。我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朋友却说,这再正常不过了,多来几次兴许可以见到的,而我实在没有那个耐心。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这里成了鸟儿们生活、栖息的乐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鸟类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好朋友。

在湿地,我还见到几块地,种着小麦和水稻,原来这是为鸟儿有意准备的,每年10月以后,辽阔的湿地便成了各类候鸟的度假村,每天都有许多鸟儿在这里降落或起飞。那些长途迁徙而来的,诸如蓑衣鹤、白天鹅、白鹤等各种珍稀的鸟儿,因长途跋涉,急需填饱饥肠辘辘的肚子。而这里虽然有大片水域,水域内也有不计其数的鱼虾等水生动物,但总不如这成熟的庄稼来得更实在,鸟儿们能快速补充体力、恢复精神。保护区内的各种昆虫,也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来源。因此,政府专门拨款贴补给当地的农民,让他们在保护区内尽可能地多种植一些动物们爱吃的农作物。为了生态保护,孟津县政府可谓煞费苦心,难怪越来越多的候鸟会把这里作为理想的栖息地。

不知不觉间,落日的余晖洒满湿地,像橘色的绸缎。几声动听的鸟鸣,唤醒了我梦一般的思绪。我油然想起了著名作家梭罗,他在瓦尔登湖边尽情享受着美妙的黎明和黄昏,与大自然中的一切交流,和自己的内心对话,那种静美实在令人向往。在人生旅途中奔波的人们,谁不渴望悠然漫步于这种境界呢?天空中成群的鸟儿盘旋往返,还有的鸟类在浅水滩徜徉,在水面上扇翅起舞,戏水追逐,纵情欢唱,一切都是那么生动迷人。大自然的神笔,勾画出一幅宁静、优美、壮观的画面。

天地静谧,鸟儿灵动。动静结合之美,是孟津黄河湿地的独特之美。

猜你喜欢
孟津小浪底鸟类
善于学习的鸟类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鸟类
黄河上的小浪底
鸟类的叫声
小浪底引黄工程干线1#隧洞涌水量预测
梨为媒 奔小康
河南孟津新庄汉代烧窑遗址
水利企业监督管理措施探讨——以黄河小浪底水资源投资有限公司为例
孟津井田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