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柿子林

2020-12-28 02:18李浪浪
中国铁路文艺 2020年12期
关键词:架子车红透柿饼

李浪浪

柿子红的时候,天慢慢就冷了。柿叶一天比一天红,风轻轻一碰,叶子就稀稀疏疏往下落。有的落在了荒草丛里,有的被风吹到了沟里,放眼望去,整个北沟边上全是一片火烧的红色,看起来格外壮观。

在故乡,每年到了十月中旬就是摘柿子的时令。在我的心目中,柿子是最容易生长的农作物,它就像是大自然的恩赐。柿子生长期间不用打药、施肥,它自然而然的开花、结果,完全不用人照管。小时候,到了摘柿子的时令,北沟边上的柿子林一下子便热闹了起来,家家户户拉着架子车,拿着梯子、老笼、蛇皮袋子、麻绳、柿子剪,一家老小都来北沟边摘柿子,这一片柿子林,几乎是村里人一年最重要的收成。那个时候种果树和庄稼都需要缴果林特产税,只有柿子不用缴税,一年到头,家家户户都指望着这些柿子卖了钱补贴家用。

在家人眼里,我是摘柿子的好帮手。由于年龄小,身体轻巧,长在树梢的柿子也只有我能摘下来。为了能多卖点钱,人们总能想尽办法把长在树梢的柿子摘下来。摘树梢的柿子时,需要用夹杆和树勾弹,摘的时候只需让夹杆头夹住柿子的树枝,轻轻一拧,柿子就会被夹在夹杆的缝隙里,这个时候再慢慢地把夹杆收回来,取下柿子。小时候,只要一爬到树梢摘柿子,我的腿就不由自主地发抖。父亲让我把麻绳捆在腰上,另一头拴在粗的树枝上,这样即使脚下的树枝断了,我顶多被挂在树上,安全还是有保障的。为了减轻我身上的负重,父亲让我在旁边的另一个树枝上挂一个篮子,我用布袋子摘满后把柿子倒入挂在旁边的篮子里,篮子装到一半的时候,我便解开绑在树枝上的篮子,用绳子慢慢地把篮子放下去,父亲在下面接过篮子,将柿子慢慢地贴着笼的边缘倒入架子车上的大老笼里,倒的时候,一只手提着篮子,另一只手轻轻扶着柿子,生怕碰伤柿子,柿子被碰伤或者扎伤都卖不出去。为了我的安全,父亲在树下时不时地会说:“够不着就不要了,柿子哪怕不摘哩,安全是最重要的。”其实,爬到树上不仅要摘柿子,还要把树上老去的枯枝顺带折下来当柴火,这样既能让柿子树明年重新长出新的枝条,结出更多的柿子,又能节约家里的煤炭,满足日常煮饭烧柴的需要,一举两得。若是折下一枝大枯枝,奶奶总会欢喜地说:“这下好,能煮好几天的饭了!留下咱蒸馍的时候用!”

摘柿子的时候,我们分工很是明确,我负责摘高处、树梢的柿子,二姐摘树下的,父亲用梯子摘树周围的,奶奶负责剪柿子把和捡出长有黑疤的柿子。摘满一架子车柿子需要大半天时间,架子车快装满的时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这样就能拉着柿子去收购点卖了。父亲在前面用辕绳拉着架子车,我和二姐两个人在后面推,拉着柿子去张家村的客商收购点卖。奶奶负责用竹耙子把树下的干柴和柿子叶耙成一堆,然后煮好饭等我们卖完柿子回家。去卖柿子的路大多数都是上坡路,上坡路拉起来很是费力,父亲在前面喘着粗气,我和二姐的力气不够,我们俩也在后面大口喘气。遇到最后一个大的上坡路时,父亲知道光凭我和二姐两个人的力气肯定推不上去,他便会在坡底抽锅旱烟,歇一会儿,等有人拉上来的时候喊人帮忙推架子车,推上坡后,我们又回过头帮别人推车子。整个镇西头就一个柿子收购点,柿子大约两毛几分钱一斤,七里八村的人们都拉着架子车往收购点赶。当我们到了柿子收购点时,门口总会排满了卖柿子的人,大家黝黑的脸上藏不住丰收的喜悦,相互打着招呼拉着家常。“双振也来卖柿子了!俩娃都长这么大了!”坐在门口的老伯笑着和父亲打招呼。“双振,你今天摘了不少啊!你这柿子个头大!”长儿叔拿着柿子边看边说。“多亏了俩娃帮忙,可能是今年雨水好,北沟边的柿子都大!”父亲说着便把烟袋递给长儿叔让他抽一锅烟。门口等的人有人开着拖拉机,有人挑着扁担;住在沟里的人,架子车辕上套着牛,他们走了几公里山路来卖柿子。为了能让大家快点排队卖掉柿子,父亲和其他排队的大人们会去里面帮忙粘箱子或者抱箱子称重,我和二姐负责看着架子车上的柿子。记得有一次卖柿子排完队已经夜里十二点了,卖完柿子,父亲从客商手里接过卖柿子的钱,认认真真数了两遍。那天是我们卖得最多的一次,大概是一百多块钱,卖柿子的钱都是我们来年的学费和家里一年日常零用开支。回去的路上,我和二姐坐在架子车上,父亲拉着我们,头顶上的月光把父亲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回家的路上,父亲会时不时地摸摸口袋,他担心把钱掉在路上,这个动作,一直持续到我们回到家里。

每次摘柿子的时候,总会碰到红透的软柿子,软柿子是我的最爱,比起柿饼,我更喜欢吃红透的软柿子和冬天柿子棚上被雪盖着的冻柿子。小时候,只要一放学,来不及把书包放回家里,我和伙伴们直接奔到北沟边上的柿子林里找软柿子吃。还没等我找到红透的软柿子,后面跟着的伙伴们就跑过来了。“这个是我先看到的!我先指的!这是我家的柿子树!”晓冬、振鹏和雪芳他们三个人为了一个软柿子已争吵起来了。只见爱芳一个助跑,三两下就爬上了柿子树,直接把柿子摘了,一口咬了下去,她边吃边得意地笑着说:“就知道吵吵!我先吃到的!”他们三个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爱芳吃。我赶紧用手捂住低处的一个软柿子,怕被他们抢走了,结果用力大了点,黏我一手柿子浆,让人哭笑不得。那个时候,红透的软柿子就是我们心中的零食,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去年回家探亲的间隙,我独自一人去北沟边的柿子林里摘软柿子。凉爽的秋风,裹挟着小雏菊的清香迎面扑来,柿子像一盏盏橘色的小灯笼一样挂满了树枝,在风中尽情搖曳。还没有走几步路,就看到了好几个红透的软柿子,这要是在以前,早被小伙伴们给摘完了,现在柿子挂满枝头也没有人来摘了。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村里人这些年大都以务苹果为主,这一片柿子林逐渐被人们遗忘了,柿子林里当年繁忙热闹的场景,也仅仅停留在了记忆里。我独自一人在柿子林里穿行,儿时的回忆全部涌上了心头。以前摘柿子的情景仿佛就在我眼前,似乎我还是站在树梢摘柿子的那个小男孩,看着向东流去的泾河水,看着河山对面的杏树林,有追风的声音,有伙伴们嬉笑的声音,那一片又一片的小雏菊,芬芳了整个童年。

顺手摘了一个软柿子,味道没有变,和小时候一样甜美可口。便折了一枝软柿子拿回去给奶奶和父亲品尝。父亲看我提着柿子回来了,笑着说:“你爱吃,我去摘一些回来暖着吃。”说着,他要拿着蛇皮袋子去北沟边摘,看到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便拦住了父亲。“我在北沟边吃了好几个,甜得很,摘了几个给你和奶奶尝尝!”我边说边把软柿子递给父亲。父亲接过柿子给了奶奶,笑着说:“小时候没饭吃的日子总把柿子当饭吃,现在一点都不喜欢吃柿子了。”我把软柿子放在窗台上,找个柿饼刀,把几个硬柿子学着奶奶以前削柿饼的样子削了皮,拴上绳子,挂在了堂屋门口的墙上。

准备南下的前两天,渭北高原一直下着小雨,烟雨蒙蒙中,父亲背着蛇皮袋子回来了。他穿着雨鞋,戴着草帽,原来是去北沟边摘柿子了。他把半蛇皮袋子柿子慢慢地从肩上卸下,从口袋里掏出了两个软柿子。“给!你喜欢吃,你和你奶奶一人一个。”说着,父亲便去洗柿子。摘回来的柿子要用温水在锅里暖上一天一夜,硬柿子很涩,在锅里用温水暖24小时之后,原有的涩味就会被除去,柿子会变得脆甜。

说起暖柿子,奶奶暖的柿子在村里可是一绝,她暖出来的柿子看起来就像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一样鲜艳。暖柿子看似简单,其实要真正暖好并不容易。暖柿子时,锅里的水温不能太烫,太烫会把柿子煮黑,吃起来还是涩的。水温太凉也不行,水凉了相当于没有暖熟柿子,柿子还是生的。因此拿捏水溫很重要,放柴火时,要一点点放,边放边用手试水温,晚上用灰把火星埋住给水保温,夜里还要起来三四次放柴火,没有一定的耐心,柿子是暖不甜的。

我走的那天早上,柿子正好暖熟了。我吃了两个,非常甜,还是小时候的味道,一点都没有变。奶奶给我的背包里装满了柿子。她说:“出门走在路上,口渴了吃。”奶奶知道我晌午赶汽车,早饭做了我喜欢吃的蛋羹和煎饼,还和平时一样,她喜欢坐在饭桌旁看着我吃,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父亲走进厨房对我说:“你晌午走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我回来送你,我现在去给你九伯家帮忙装苹果。”我嗯了一声。

晌午我走的时候,父亲给九伯家帮忙还没有回来,奶奶送的我。上车的时候奶奶还叮嘱我:“路上口渴了把柿子拿出来吃。柿子在塑料袋子里容易捂坏,到家了就拿出来晾着。”我坐上车,把车窗玻璃摇下来和奶奶招手道别,让她天冷了注意保暖,示意她进屋去,奶奶却向我招手,要先看着我走远了再回去。车子开出村口后,我才想起父亲曾说我走的时候给他打电话,他回来送我。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说:“爸,镇上的车子来了,我走了。”父亲在电话里说:“你等一下,我跑过来了。”父亲没有挂断电话,在电话里,听到父亲的跑步声和他的喘气声,我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我再看看车窗外,车子已经开过了几个村口。我压抑住自己的情绪说:“爸,车子已经开出了村口,您不用来了,过年了我就回来。”父亲停止了跑步,却仍然喘着粗气说:“那好,爸就当送你了,到了广西记得回电话报平安,过年了就早点回来,我让你奶奶过两天削些柿饼给你留着。”每一次离别,心情总是很沉重,同时也很矛盾。

过年回到家的时候,刚进门,就看到了堂屋里窗台上晒的两排冻柿子。父亲说,奶奶知道我今天回来,专门在柿子棚里挑了些冻柿子给我晒着。来不及卸下背包,我便拿了一个冻柿子吃了起来,“甜!好吃!”我笑着说。正当我准备吃第二个时,被父亲拦住了,父亲说:“冬天冷,可不敢多吃了,吃多了胃凉,要是再想吃,等下再吃几个柿饼。”奶奶一边帮我拿下背包一边责怪父亲说:“有啥不敢吃的,晌午的太阳都晒暖和了,我吃了三个都没事。”看着他们两个人为了让我少吃或多吃一个柿子咧眉瞪眼,我感觉自己算是真的回到家了。

一场大雪过后,世界如同冰封了一般,我又独自一人去了北沟边的柿子林。每次只要有机会回家,我都会去北沟边的柿子林里看一看。新农村建设以来,村子里的平房整齐划一,宽阔的柏油马路代替了以前的小土路,只有这一片柿子林,仍保留着曾经的模样,也只有在这片柿子林里,我才能寻觅到以前故乡的痕迹。大雪覆盖下的柿子林,让我震惊了许久,心情一时难以平静。皑皑白雪落满了整个渭北高原,麦地里、柿子树上全积满了雪,每一个柿子树上都挂满了风干的柿子,凛冽的北风中,满树的柿子刷刷作响,它们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是孤独?还是无畏的奉献?

时光如疾驰的列车,美好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十多年过去了,那片原本热闹的柿子林变得安静、寂寥,红透的软柿子再也没有孩子们去哄抢了,也没有人站在树梢去摘柿子了,然而树上的柿子依旧结得很繁盛,一年又一年,它们似乎从未觉得疲惫。虽然没有人再去摘柿子卖钱了,但是人们也会摘一些回去做柿饼,或者冬天的时候做冻柿子吃,看似被遗忘的柿子林,总会有人时不时去看看它。每年秋天,白色的、黄色的、蓝色的小雏菊铺满了整片柿子林,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它们都在树下默默地陪伴,即使都在冬日里被风干,它们依然相信,起风的时候,终会相见,落在黄土地里化成永恒。柿子红的时候,天慢慢就冷了。即使这一片柿子林被所有人遗忘,它永远是我心目中的永恒,我深深地知道,故乡这一片红透的柿子林,是我难以忘怀的乡愁,它承载着我对故乡的情感,无论我走到哪里,这一片柿子林就像那一朵朵小雏菊一样替我守护着我心灵深处的故乡和故乡的亲人。

猜你喜欢
架子车红透柿饼
架子车上
秋风
踏青
家乡的柿饼
晒柿饼
柿饼蒂汤止咳
父亲的架子车
富平柿饼
秋漾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