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阴山文献数字化建设与信息共享的思考

2020-12-28 11:53张志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31期
关键词:阴山数字化建设信息共享

张志军

摘要:当前地方文献是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提高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支撑,阴山文化特色馆藏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文献资源数字化,网络同步化,传统与现代,纸质与数字资源共存的原则,能够突出文化多样性,文献地域性,形式多样化,标准规范化的阴山文化研究。该研究阐述了当前阴山地方文献资源分布情况,能够针对阴山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进行积极思考,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阴山;文献;数字化建设;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1-0266-03

各地信息机构高度重视地方文献工作的建设,在信息资料中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能够为有效保存和利用地方文献提供技术应用。近年来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以及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各地能够从研究角度上在实际工作中开始一些运作。国内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整合建设一线城市开展较顺利,而对于大多数中小城市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甚至还没有开始着手这个工作。在当前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加速地方文献数字化保存共享成为目前信息结构及其解决的问题,在本研究中以阴山地方文献数字化共建共享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具体的措施。

1地方文献数字化共建共享的重要性

阴山山脉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阴山文化是阴山地区生产、地理、人文、民俗文化的反映,阴山地区是指在阴山周边的区域,其位于内蒙古中部,东部进入河北西北部,是黄河流域北部的界限,中部与乌拉山、大青山连接。从历史上来看,在新石器时代即产生了阴山文化,可以说阴山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同时也是蒙汉民族的重要交汇区域,悠久的历史也孕育了阴山五当召、阴山岩画等著名的文物古迹。基于这种特殊背景下造就了很多历史人物包括吕布、王昭君、三娘子等。在这块土地中蒙汉民族孕育了多种文化,包括长城文化、军旅文化、岩画文化等,在长期历史进展中孕育的多种文化,彼此碰撞,相互吸收发展,逐渐形成了既有同于其他文化共性,同时还具有多元性的历史印记,即具备民族性,远古性,草原性的阴山文化。而从当前阴山地区文献馆藏和管理情况上来看,影响地方文献保存利用的因素较多,首先各个地方收藏机构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导致地方文献在信息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闭塞,没有具体掌握清楚文献的收藏情况,导致很多读者在使用文献时查找不便。其次,由于受到地方财政影响,大多数收藏机构在地方文献保存方面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资金,导致很多珍贵古籍文化由于一些自然原因,包括催化,腐蚀等出现一定程度的损毁。最后,地方文献中古籍出于文物性的特点使各个地方收藏机构在复制,使用时受到一定限制,也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高门槛,降低了文献使用率。因此目前对于阴山地区各收藏机构来说需要得到统一认识,能够整合地方文献资源,构建相对完善的数字化馆藏,能够以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式进行文献保存利用,对于提升阴山地区各收藏机构的文化竞争力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对地方文献数字化共建共享的具体实践分析

(1)统一认识。近年来地区图书馆联盟已经获得一定成效,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上海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以及CALIS,这种联盟式协作能够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实际上图书馆围墙是坚固的,但很多图书馆之间缺乏合作,把自身的资源封闭的很紧,但事实上图书馆之间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在资源共享之前付出大于获得,但在实现共享后得到大于付出,因此对于图书馆来说应当打破彼此的围墙,使业务领域向馆外延伸,能够与不同的信息机构和图书馆进行协作,成为图书馆互联网中的重要成员。对于跨系统,横向联合促进地方文献收集利用这一理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也获得了一定研究,比如加拿大遗产部将其他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作为加拿大图书馆档案馆,主要是为便于使用者查阅,这种一站式的方式能够获取加拿大各种载体,类型的文献。基于这种理念下,阴山地方文献资源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应当由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牵头,使地方各个收藏机构获得统一认识,由政府提供资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由市县图书馆档案馆能够发挥馆藏优势,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此外由政府为阴山地区周边高校开展地方文献数字化共提供资金、设备、技术等,能够使阴山地方文献资源实现数字化,共建共享获得成功。

(2)聘请专家参与。文献数字化建设在目前应声开展地方文献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应当聘请有名的地方文学史专家参与其中,通过对主要收藏机构馆藏情况进行梳理,认真鉴定版本,遴选最佳版本并设置详细的著录,通过建立挑选挖掘一些重要文献,比如在历史文物文献中将国内现存的多个收藏全部收藏,其中包括阴山历史人物的图书,研究资料等,以形成国内相对完善的阴山历史人物文库。从内容上,能够通过一些著作揭示对阴山文化研究的重要性。相比普通的馆藏文献数字工作来说,地方文献数字化有其特殊性,能够融合地方文学史研究和文献管理等相关学术性内容,當前各级文献收藏单位应当聘请一些专业的史学家参与文献发掘,抢救工作中,以利于文献整理的完整性。在地方文献数字化中,需要注重历史学家的专业化指导,能够使用信息检索,做好相应的文献整理,为地方文献库建设提供重要的质量保障。第三,以部分外包形式完成建库,对于阴山地方文献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数字化加工扫描和后期制作可以选择国内IT服务商超星公司与高校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数字化整理工作,在开展地方文献整理工作中分为三种模式,包括完全自主,是由收藏单位利用本单位设备,人员实现文献数字化并进行文字图像的归档,保存;业务外包通过合同签订的方式,能够将项目承包给第三方来完成有关工作综合方式;由收藏机构与IT外包服务商采取合作的方式,共同协作开展文献数字化管理工作。一般来说对于地级市在开展地方文献数字化管理过程中采取自主模式是无法实现的,主要是由于缺乏足够资金购买先进的设备,且无技术支持系统开发,而采取完全外包的方式在质量控制方面难度较高。因此综合多个因素,对阴山地方文献在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可以采取综合模式即部分外包单模式,对于开展地方文献数字化管理过程中能够与收藏机构高技术,投资多,费人力,能够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阴山文献整理过程中。

(3)需要开发现有的地方文献,制定收藏重点,能够真正体现地方特色。由于阴山地区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优势,该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历史文献。近年来,针对阴山地区文物历史人物的相关研究比较深入,各种文章,著作,电视剧等文献资料层出不穷,进入现代以后尤其是民国时期,阴山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源具有风格独特等特点。在抗日战争中该地区创建了抗日根据地,对于后续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想体现这一历史风貌,需要在文献收集采访过程中制定研究重点,能够体现地方历史特色。尤其对于阴山地区民间有大量文献存在,需要针对一些重点事项、地区,扎实开展文献采访和征集工作,能够根据地方土地政策,文化建设等史料着力收藏。

(4)构建地方文献资源库,对阴山地区来说地方文献要实现为读者提供特色服务的功能,可以建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阅览室,比如目前阴山地区很多图书馆已经建设为石刻资料阅览室,地方志阅览室等。比如对于地方志阅览室来说,该阅览室能够将传统县、市、省志和新修订社会主义新方志以及各种统计年鉴表归并一处,满足地方研究学者和读者的需求,而对于石刻资料阅览室,由于石刻资料也是阴山地区文献资料的重要构成内容,应当在广泛整理收集的前提下,能够为喜好金石文学的读者提供服务。当前对于阴山文化研究越来越深,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成为地方发展的主旋律,因此沉寂多年的阴山文化被再次提起,且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阴山文化,开设阴山文化阅览室,能够为深入研究阴山地区古迹,人物历史的读者提供丰富的史料,也能够重振当年阴山雄风,为弘扬阴山文化做出基础工作。

3对阴山地区地方文献数字化共建共享的思考

针对上述三种工作模式中采取部分外包的方式能够解决目前阴山地区在资金有限基础上完成地方文献数字化工程,但在进行地方文献数字化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第一,对于标准化问题来说,阴山地区地方文献数字化共建共享能够实现短期目标,但这种速成方式会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数据库仅能够服从本地和本馆系统需求,即满足自建自用需求,但忽视标准规范,主要是由于在本次所构建的数据库中未形成元数据,对于未来实现跨省,跨地区的资源共享会造成一定障碍,但国内选择与超星公司进行合作,超星公司早期就制定了数字化中文全文文献通用格式,能够遵循国家文献标准和国际标准,所规定的文献内容使数字化全文文献能够予以储存处理,涉及文本,动画,图像等多种格式,能够根据需求实现深度标语进一步形成元数据,并且元数据采用DC原数据标准之后,在后续实现跨省,跨系统信息共享时能够获得一定基础,但无法否认的是,目前全世界资源共享还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采用业务外包,开展地方文献数据库制作会受到第三方技術的影响,很多外包商为维护自身利益,通常采用数字化加密的方式,各个厂商有专用格式和独特的浏览器,系统,该技术是无法对外公开的,这些资源共享要想真正实现共享,需要实现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但会面临一定阻碍,很容易导致经过数字化加工的地方资源成为信息孤岛,因此标准化问题不仅能够使资源共享具有真正意义,同时对于资源实现长期保存来说也会发挥重要影响。第二,共享问题,目前阴山地方文献在数字化整治过程中参与各方已经在项目开始前获得一定共识,但实现面向全社会资源共享难度是比较高的,主要是由于受到知识产权限制。其次,地方古籍文献所有权保护。在知识产权上根据国内现有的制作法,在版权保护年限内数字化复制均需得到作者同意,否则会侵犯作者权益,因此在数字化之前需要与作者签订协议,针对这一问题目前还是相对困难的,出于地方文献作者的家乡情结和学术性意义很容易使作者接受授权,但一大部分著作有不同来源出版资助,因此目前很多阴山文献还处于版权保护内,需要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获得作者授权,能够使该作品成为阴山文献资料的一部分,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共享保存。除在版权保护范围内的作品,目前很多阴山地方文献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古籍文献是已经超过版权保护期限的,这也是数据库相对珍贵的资料,针对这些资料目前各个参与机构无法统一意见,按照国家法律,对于一些已经超过保护年限的作品可进入公共领域,而且经过数字化之后的信息资源不存在文物保护顾虑。由于古籍文物其本身的属性,使其具有一定的经济附属价值,尤其是珍贵的孤本,对于收藏机构来说,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收藏机构对所收藏的古籍占有,处分,收益是合法的,因此很多数字化古籍资源采取完全开放共享的方式还是有希望的。对于地方文献来说是地方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要想进一步促进阴山地区文化建设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文化,首先需要在明确收取范围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文献开发地方文献潜力,能够做到优化地方文献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在继承的前提下实现文化创新,能够使地方文献成为阴山地区经济发展的知识信息,同时也能够成为阴山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通过构建地方文献共建共享体系能够在广泛收集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实现极大化利用,打破传统地域限制,条块分割的现状,利于保证地方文献资源完整性,连续性,抢救一些随时消亡的珍贵文献遗产,同时各个部门的地方文献资源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更好地促进阴山地区地方文献资料资源共享,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地方文献资源中心,构建地方文献保障体系,共同承担宣传阴山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任务。

4小结

当前,图书馆作为数字化文献资源的重要集散地,传播文献资源的枢纽,在保存和开发新资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强化地方文献建设,挖掘地方文献资源,不仅对于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对于促进整个国家文化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也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郝素珍.加强阴山文献特色馆藏建设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J].智富时代,2018(6):123.

[2] 夏萍,包鑫,魏力更.“互联网+”背景下达斡尔族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58-160.

[3] 吕咏梅.地方特色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9,17(11):225-226.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阴山数字化建设信息共享
Poesía En la frontera
高职院校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研究
外语语言实验室数字化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