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教授治疗感冒后咳嗽经验总结

2020-12-29 08:29王天媛淡丽娟黄菀琳何丽张彦博王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7期
关键词:外邪枇杷叶王飞

王天媛,淡丽娟,黄菀琳,何丽,张彦博,王飞

(1.成都中药大学,四川 成都;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0 引言

感冒后咳嗽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是指患者感冒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迁延不愈,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1]。现代医学认为感冒后咳嗽的发病可能与感染后病原体导致的变应性炎症、气道上皮损伤、气道神经末梢暴露、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及其导致的气道高反应有关。在治疗多采用消炎止咳、扩张支气管、抗过敏等对症处理[2]。中医对感冒后咳嗽有着多种不同认识。近年对感冒后咳嗽的病机认识如下:一、有人认为感冒后咳嗽仍属外伤咳嗽范畴,多因不慎外感,失治误治,病邪残留肺卫。于瑞萍等[3]认为感冒后咳嗽多由外感失治、外邪不得宣泄、郁阻肺经所致。庞亚辉等[4]认为感冒后咳嗽主要是风痰留恋气道,肺失宣降所致。二、有人认为感冒后咳嗽多属虚实夹杂,多因外邪缠绵不去,耗伤气阴所致。闵存云[5]认为该病的病机大多是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影响患者的脾胃功能,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加之外邪入里,本虚标实,肺气失宣,久咳则耗气伤津。董玉华[6]认为本病多系因外感治疗未及时散邪,致外邪留恋;肺气不利,气津失布,痰浊滋生,随患者体质特点可从寒化或热化,日久失治,甚至耗气伤阴。三、有人认为感冒后咳嗽是一种慢性咳嗽,迁延不愈,日久便发展为内伤咳嗽,多为虚证。周智文等[7]认为感染后咳嗽的病人多辨证为肺气亏虚,或是一种虚实夹杂的情况,多采用培土生金来治疗,方选陈夏六君子汤加减,取得较好疗效。

王飞教授认为感冒后咳嗽是一种外感咳嗽,但多有虚实夹杂的情况,日久不愈易向内伤咳嗽或喉痹转变,故感冒后咳嗽应及时治疗,以防其向内传遍。感冒后咳嗽应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根据具体辨证来遣方用药。王飞教授认为在临床上,感冒后咳嗽大致可分为三类:痰热蕴肺、肺阴亏虚、湿邪内阻。痰热蕴肺为其中最常见的证型,患者不慎感受外邪后,风寒之邪化热入里,导致肺的气机宣降失调,津液疏布失常,积聚成痰,痰热内蕴,阻碍肺的气机升降,肺气上逆,发为咳嗽。若不慎失治误治,痰热之邪未被完全去除,则易导致病情反复或缠绵难愈。此时应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多选用泻白止嗽散。肺阴亏虚证多由痰热蕴肺发展而来,痰热之邪日久不去,灼伤肺阴,炼液成痰,此时患者多见痰黄,质稠,难以咯出,甚至干咳的现象。若患者此时痰热较重兼由伤阴,应先清热化痰然后滋养肺阴,或在清热化痰之品中加入少量养阴之品。若阴伤严重痰热不重,此时应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为主,多选用沙参麦冬汤。湿邪内阻证也是感冒后咳嗽的一种常见证型,多因外邪入里,伤及脾胃,脾失健运,导致湿邪内生,湿邪阻滞气机,导致肺气上逆,咳嗽频作,且湿邪缠绵难去,日久阻碍三焦气机的运行,导致咳嗽日久难愈。此时应清热祛湿,宣畅气机,多用三仁汤加减。

1 案例一

患者:罗某某,女,56 岁,主诉:感冒后咳嗽1+月。患者1+月前不慎受凉感冒,出现发热,测得最高体温38.2℃,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等症状,自行服用感冒药后(具体药物不详),症状缓解,但咳嗽反复发作,患者自行服用止咳糖浆等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无明显好转。现症见:咳嗽,咯痰,痰色白,易咯出,恶心欲呕,声音嘶哑,头晕昏蒙,动则汗出,偶有胸闷不适。舌淡红,苔黄白厚腻,脉浮滑。

诊断:感冒后咳嗽—湿邪内阻证

治法:清热祛湿,宣畅气机

处方:三仁汤加减

杏仁15g 白豆蔻15g 薏苡仁30g 厚朴15g

通草15g 滑石30g 法半夏15g 枇杷叶30g

苍术15g 白术15g 茯苓15g 砂仁10g(后下)

藿香15g

5 剂,水煎服,每日1 剂,每天3 次,每次250mL 温服。

服药后患者诉咳嗽好转,痰量减少,5 剂尽后,诸症皆消。

按语:患者咳嗽、咯痰,痰色白,且有恶心欲呕、头晕昏蒙、胸闷不适等症状,此为湿邪内蕴之象,因不慎外感,脾失健运,肺失宣降,气机逆乱,津液疏布失常,导致湿邪内生。湿邪阻肺,故见咳嗽、咯痰,湿困脾胃,故见恶心欲呕、胸闷不适,湿蒙清窍,故见头晕昏蒙。且患者舌红,苔黄白腻,脉浮滑,有湿邪化热之倾向。故予以三仁汤清热祛湿,宣畅气机。方中以三仁为君,杏仁宣肺行气以化湿,白蔻仁行气宽中,宣畅中焦气机,薏苡仁淡利渗湿,使湿邪从小便而且,三要合用,分消三焦湿邪,调畅三焦气机,气行则湿化。方中厚朴、半夏燥湿化痰,加强祛湿之效。通草、滑石、茯苓加强本方清利湿热之效。苍术、白术同用,一散一补,共奏健脾燥湿之功。枇杷叶清热止咳,降逆止呕。再配以砂仁醒脾,顾护脾胃、藿香芳香化湿,健脾和胃。肺、脾气机恢复正常,通调水道共能亦恢复正常,则湿邪自去,咳嗽自消。

2 案列二

患者:李某,女,43 岁,主诉:感冒后咳嗽3+月。患者3+月前不慎受凉感冒后,出现发热、头晕、鼻塞、鼻流清涕、咳嗽、咯淡黄色痰等症状,患者自行服用感冒药后(具体药物不详)病情好转,但咳嗽症状未见缓解。后患者咳嗽频发,自行服用药物(具体药物不详),咳嗽稍有缓解。现症见:咳嗽,咯淡黄色粘痰,痰量少,以干咳为主,伴咽痒、胸闷、气紧,无恶寒、发热,无恶心呕吐,舌质红,苔薄黄腻,有裂纹,脉细数。

诊断:感冒后咳嗽——痰热咳嗽,兼有气阴两伤

治疗:清热化痰

处方:泻白止嗽散加减

桑白皮15g 地骨皮15g 荆芥15g 枳壳15g

柴胡15g 前胡15g 桔梗15g 杏仁15g

紫苏叶15g 茯苓15g 法半夏15g 枇杷叶30g

陈皮10g 甘草10g 竹茹10g 麦冬15g

瓜蒌皮30g 黄芩15

5 剂,水煎服,每日1 剂,每天3 次,取汁250mL 温服。

患者服药后咳嗽症状明显好转,痰易咯出,无胸闷、气紧,偶有咽痒,守方再服3 剂,诸症皆消,随访3 周病情未复发。

按语:患者咳嗽,咯淡黄色粘痰,痰量少,此为痰热蕴肺之象,患者3+月前不慎外感风寒,风寒之邪化热入肺,痰热蕴肺,肺失宣降,故见咳嗽咯痰,热邪伤津耗液,故见咯吐淡黄色粘痰。且患者舌质红,苔薄黄腻,亦为痰热内蕴之象,舌有裂纹,脉细数为热邪伤阴之兆。此时应清热化痰,兼以顾护津液,予以泻白止嗽散加减。泻白止嗽散是王飞教授的经验方,是由泻白散合止嗽散化裁而来,方中桑白皮、地骨皮甘寒性降,清泻肺热。前胡降气化痰,法半夏燥湿化痰,瓜蒌皮、竹茹清热化痰,枇杷叶、黄芩清热止咳,诸药合用,共奏化痰止咳之功。柴胡、枳壳、陈皮行气化痰。桔梗利咽,且为舟楫之药,载诸药上行。患者咽痒,佐以荆芥祛风止痒。全方共奏清热化痰、行气止咳之效。

猜你喜欢
外邪枇杷叶王飞
枇杷树
基于计算机仿真探讨外邪袭表的影响因素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市场观察(1)
市场观察(2)
一周交易居前营业部的买入股(9月16日~9月20日)
枇杷叶生姜粥
枇杷叶生姜粥止咳
枇杷叶生姜粥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