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我们重新审视作文

2020-12-29 12:39曹春梅
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2020年5期
关键词:道德病毒人类

曹春梅

一、敬畏生命

疫情材料

据人民日报公众号:2020 年初,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所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585 份环境样本中,检测到33 份样品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并成功在阳性环境标本中分离出病毒。

其实,不管是可怕的病毒,还是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可能比人类有更漫长的历史和更坚韧的生命。我们古人对生命一直心怀敬畏之心。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很多民族,如犬戎,很多宗教,如印度教,都将动物当作自己的图腾。敬畏自然,在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中,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必须成为一种共识,成为我们民族绝不可遗忘的集体意识。

相关素材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只有这样,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单纯的理性、知识的堆积。

作文片段

人类一直将自己视为生物链的顶端,导致对自然为所欲为,根本不考虑后果。滥砍滥伐、污水随意排放、肆意地捕杀珍稀动物、野生动物,致使水土流失,水源被污染,动物种类大量减少。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没有资格去决定一个物种的存在、灭亡。人很少考虑动物的感受,更不考虑自然的感受。

现在全球变暖十分严重,导致冰川大量融化,北极熊没有了生存的家园,这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结果。现在珊瑚大量死亡,死后的珊瑚变成了白色,不复之前的美丽。藏羚羊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在青藏高原上,但偷猎者的枪声打破了它们原本的生活。这些事例让我们觉得不安,人类有着很强的能力,却一直在伤害比我们弱的生物……

希望这次疫情过去后,人类可以吸取教训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刘童)

二、人与自然

疫情材料

病 毒

粥沫

所谓病毒

那只是人类的叫法

对于自然界来说

它们既不是病也不是毒

只是古老的平等存在

素材解读

把微生物叫作病毒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称谓。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极端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在地球上,人类从来不是唯一的王者,只是生命进化链上渺小的一环。我们不能狂妄自大,否则就会得到生命链上其他物种的报复与惩罚。

相关素材

人类的昨天:《瘟疫与人》

人类历史上的瘟疫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

公元前430 年,雅典与斯巴达之战胜负难分,一场来去无踪的瘟疫使得雅典失去近1/4 的士兵,由此深刻改变了地中海世界后来的历史走向。1520 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以600 人征服拥有数百万之众的阿兹特克帝国,他们带去的“致命杀手”天花病毒在墨西哥城中肆虐,就连阿兹特克人的首领也死于那个“悲伤之夜”,于是西班牙人所向披靡。1870 年普法战争之际,同样是天花病毒,使20000 法军丧失作战能力,而普鲁士军人由于做了预防接种而未受影响,战争胜负改变于朝夕之间……

人类的今天:《共病时代》

从身体到行为,从心理到社会,人兽同源。这个世界的健康并不只取决于人类,动物疾病与人类健康之间有着惊人的联系。譬如在远古恐龙化石中,也隐藏着癌症的信息;猫咪、野外的马也会急火攻心,突然晕倒;经常在半夜偷偷潜入鸦片种植场大嚼特嚼的窃贼,居然是小袋鼠;很多动物身上出现的“刻板行为”其实很像人类的强迫症。人类许多行为和病症的奥秘深植于动物身上,动物也会和人一样患心脏病、肥胖症、厌食症、癌症。

人类的明天: 《病毒来袭》

——如何应对下一场流行病的暴发

人类与病毒共存。只要有人类存在,病毒末日就永远不会来临。如同地球自然风暴永远存在,病毒风暴也将永远存在。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传染病的防控投入不断增加,防治技术也得到了改进,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类应对病毒风暴的前景是乐观的。

作文片段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自然已经有过对人类的警告了,每年百万人为之死去的艾滋病,2003 年的非典危机,无一不是在告诫人类:你们已经侵犯我太久了,适可而止吧!可是人类仍然我行我素,没有任何收敛,造就了2003 年的灾难在2020 年重演。

我不希望在这场斗争中有更多的人为之牺牲,也不愿自然中有更多的生物因人的伤害而灭亡。自然有无数可以惩戒我们的方法。它的杀手锏是什么?我们未曾知晓。在我们面前的大自然是一位失去了太多孩子而愤怒的母亲,而我们也不希望有更多的兄弟同胞遭到伤害。唯一的方法就是阻止这样的恶行,恢复人与自然的平衡。达尔文曾言:“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只有我们敬畏自然,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李筱倩)

三、家国情怀

疫情材料

青岛十七中毕业生李文雅医生赴武汉进行医疗救援。疫情严峻,顾不上舟车劳顿,第一天到达,第二天李文雅和同事就整建制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13 楼东重症病区,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据悉李文雅2000 年以高分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本硕博连读,后前往日本进修学习,回国后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是心胸外科专家。2 月13 日,他在人民网发表战“疫”日记,第一句话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文雅勇士赴疫区的爱国热情与报国之志激励了广大关注疫情的中国人。

素材解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中国古代君子立身处世的标准。这种思维反映在当下,就是为了救治病人,全国各地已经有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真心诚意地扶危济弱、救死扶伤。一缕缕为穿防护衣剪下的头发,一个个陪伴病人的夜班值守,一次次精细比对孜孜探求的医学研究,展现了最高境界的道德内驱力。此次疫情中,中国广大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就是这样的道德表率。

相关素材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写道:“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文化,爱祖国文字,爱祖国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时下疫情中,武汉人也说,跟世界上许多的城市相比,喜欢武汉的理由只源于熟悉。

情怀——含有情感的心境——属于精神生命的一部分。熟悉,让我们安身立命的时候比较容易找到需要的物质,需要倾诉的时候可以很快找到愿意倾听的那个人,遇到麻烦也比较容易找到人帮忙解决。久而久之,我们对居住的房屋、小区的环境、驻留的城市会产生依恋与情感,生出爱与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放大到国家,固定成思维,融化进血液,就渐渐形成家国情怀。

情怀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情怀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怀可以提升无意识领域里的道德信息储备,帮助我们作出道德判断;情怀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道德抉择,进而完成道德行为。

作文片段

从前,我认为这是战士们的口号和责任,可现在我知道,这也是你们的职业信仰和承诺。国家有难,疫情当前,你们毫不犹豫,紧急集结,驰援武汉。我知道,你们亦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你们也只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只是为了一袭白衣,为了前辈们的谆谆教诲,为了当初宣誓的誓言,为了国家大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毅然提前下了返乡的列车,离开刚刚举杯的年夜饭桌席,推迟了期待已久的婚礼,把才几个月大的孩子托付给父母照看,义无反顾地选择了24 小时待命,坚守工作岗位,努力着,守护着你们要守护的人。

“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孙文悦)

四、扶危济困

疫情材料

2020 年初新冠病毒肆虐,荆楚大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慷慨解囊,这其中山东全省都在行动,“搬家式捐助”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民日报微博报道:“2020 年1 月28 日中午,山东寿光15 辆满载20 余种新鲜优质蔬菜的大卡车缓缓驶出。山东省捐赠武汉的350 多吨优质蔬菜正式启运。”这批蔬菜经过17 个小时、1000 多公里星夜兼程、长途跋涉之后,盛上了武汉市民的餐桌。不只是寿光,山东各地,像掏家底一样,把自己的蔬菜源源不断发往武汉。

素材解读

山东人在疫情之下如此大手笔捐助的动机是什么?

首先,优良的革命传统的影响力依然扎根在山东人心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东沂蒙老区420 万人口中,有140 万群众参军支前。陈毅元帅曾经很形象地形容:“淮海战役是沂蒙老区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今天,新冠疫情更是时刻牵动着全体山东人的心!

其次,是山东人有急人所急,仗义勇为的地域性情。

第三,山东人民风朴实,受孔孟之道影响,自我道德要求高,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知恩感恩。2018 年8 月,全国人民听说寿光遭灾,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寿光灾后重建。

相关素材

《孟子·告子上》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是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的本能——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比恻隐之心高一点的是情感道德心。别人生活在困顿中,自己共情,理解,并将由此产生的情感情绪升华为一种特殊的道德自律,通过体验、抉择,为对方付出道德行动,改善其现状,从而化解窘境,共享喜乐。有的时候是趋利避害心,唯恐对方的困境也波及自己,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前,先利他,再利己。这几种因素可以单独存在,也往往交叉并存。

作文片段

扶危济困这种“内在之光”不仅仅属于个人,它也会外化为社会的文化现象。古代来自底层百姓的扶危济困就曾形成中国独有的社会文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闻一多说:“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当千百年代代流传的扶危济困变成一种特殊的社会约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变成民族默契的道德自律,中华民族遇到危难就会展现出空前的凝聚力。

(陈茵)

小作业

1.收集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在防疫和援助湖北时涌现的典型的人和事的相关素材(注意情节和细节),并进行解读,写成作文片段。

2.以“独立思考”和“人文关怀”为主题收集疫情相关作文素材。

猜你喜欢
道德病毒人类
病毒
感冒病毒大作战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病毒,快滚开
感冒病毒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