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

2020-12-30 10:57王海梅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7期
关键词:公猪猪群病猪

王海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控

王海梅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畜牧兽医站 22640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尼多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猪蓝耳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可发生,但以妊娠母猪和仔猪最为常见。该病以母猪发生流产、产死骀、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笔者常见的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性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点的疫病称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我国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列入一类传染病。

1 流行病学

猪是唯一感染本病并出现症状的自然宿主,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康复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感染猪常可导致长期的病毒血症持续感染而排毒;即使在临诊症状消失后8周还可向外排毒,而导致病毒在猪群中反复传播难以根除。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经生殖道垂直传播。隐性感染猪引入猪群时,在应激状态下,会排出病毒,易感猪可经口、鼻腔、眼、粪便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公猪通过精液在同猪群间水平传播,怀孕母猪感染病毒后经胎盘感染胎儿,并造成繁殖障碍。此外,某些禽类如鸟带毒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本病的发生多呈明显的季节性,尤以寒冷季节为多发季节。

2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可因地域和季节的不同而长短不一,最短为3d,最长为37d。病程通常为3~4周,最长可达6~12周。不同的感染猪群临床症状有很大差异。

2.1 母猪 发病初期出现食欲不振、发热等,尢其是妊娠后期较为严重。少数母猪可见耳朵、腹部、腿部发绀。母猪出现早产,产奶量下降,少部分早产猪的四肢末端、尾、乳头、阴户和耳尖发绀,其中以耳尖发绀最为常见。妊娠晚期发生流产、产弱仔、死胎、木乃伊胎。配种前感染的母猪产仔率降低、推迟发情、屡配不孕或不发情等。

2.2 仔猪 如在28日龄前感染,体温达40~ 41℃,表现为严重呼吸道症状,如呼吸迫促、咳嗽、腹式呼吸及眼睑水肿,腹泻,耳尖及耳根皮肤发绀;病猪也可出现神经症状,如肌肉震颤、呆立、前肢呈八字脚,或运动失调、后躯麻痹。有时断尾后可能严重出血。

2.3 保育和生长猪 以30~90日龄最易感。体温升高至39.5~42℃,呈稽留热;精神沉郁和食欲不振,扎堆;多数猪呼吸困难,有的腹泻或四肢关节肿胀;皮肤发红,后期耳尖、臀部皮肤发紫;可有结膜炎;迅速消瘦,多数死亡或成僵猪,少数康复。

2.4 育肥猪 感染初期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喷嚏;随后眼睑肿胀、眼结膜炎、腹泻和肺炎等,死亡率高。

2.5 种公猪 发病率较低,除表现为一般性的临床症状外,还有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射精量减少,精子出现畸形,精液带毒;公猪无明显发热症状,很少数出现双耳皮肤变蓝。

3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肺和淋巴结部位。肺组织呈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肿胀、硬变,肺的边缘发生弥散性出血、水肿,气管、支气管扩张,充满泡沫,淋巴结都有不同程度的淤血、出血、肿胀等症状,切面湿润多汁,有出血斑点;肺门淋巴结出血、大理石样外观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大多数病猪的脾呈暗紫色,轻度肿胀。肾脏轻度肿大,外观暗红色,急性死亡的病例,可见到肾脏布满大小不一的弥散型的出血点;脑充血。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做出诊断。但确诊本病还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取病猪的肺、死胎儿的肠和腹水、母猪血液、鼻拭子,处理好的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培养,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中和试验鉴定病毒。

5 防控措施

(1)该病病因复杂,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2)应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提倡自繁自养,并停止交叉哺乳,即限制用其他母猪代哺。严格执行产房的规章制度,避免交叉感染。引种时要严格检测,避免引进带毒猪和发病猪。新引进的猪要隔离饲养,观察1个月无异常后再混群。本病毒有囊膜,不耐酸碱,因此消毒时要调整消毒剂的pH和选择针对囊膜病毒的消毒剂,每周消毒一次。发生疫情时应隔离淘汰病猪,流产胎儿、胎衣要深埋处理,并增加消毒次数。运载活猪的车辆是远距离传播疫病的重要因素,猪舍内的生产工具以及车辆等使用后均应进行消毒。(3)制定免疫程序,科学免疫预防结合当地情况,严格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及时做好该病的免疫工作。一般情况下,仔猪23~25日龄时,免疫一次灭活疫苗;种母猪除此之外,还要在配种前免疫一次,种公猪每隔6个月还要免疫一次。在发病地区,还应在首次免疫或紧急免疫后21~28d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在做好该病预防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做好其他疫病如猪丹毒、猪肺疫、猪瘟的防疫工作,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防止混合感染。还可在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预防类药物,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预防细菌感染性疾病,提高猪群的免疫力。还可以集约化猪场,实时监测猪群的免疫抗体,如发现意外情况及时补救。(4)本病目前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发生本病时,往往会继发感染其他细菌疾病如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等,应注意针对性的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如免疫预防和药物预防;但也可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药制剂,并添加电解多维等,可以促进机体尽快康复,减少损失。

(2020–04–12)

S858.28

B

1007-1733(2020)07-0032-02

猜你喜欢
公猪猪群病猪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病猪喂药有办法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上期回顾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