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0-12-30 07:05赵晓龙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煤化工发展建议产业发展

赵晓龙

摘 要:煤是目前地球上能够获得的最丰富的化石燃料,也是现今我国储量最丰富的能源之一,其储存量远大于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煤化工指的是以煤为原料,经过物理加工和化学加工使之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各类化学品的过程。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过去和现在的主流产业都是以煤资源为主。煤炭资源所具有的巨大比例,决定了煤化工成为我国化工行业的支柱型产业。基于此,本文就现代煤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建议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煤化工;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议

0 引言

我国已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遵循低污染、低能耗及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创新,我国在煤化工技术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为强化能源安全新战略、大力推动深化能源技术革命、煤化工的互补与协同发展积累了经验。

1 现代新型煤化工

新型煤化工通常是指以煤为原材料通过液化、气化、加氢等先进技术转化为合成气、精细化工产品的过程,实现了煤炭综合利用。其发展方向主要有煤制烯烃、煤制乙醇、煤制乙二醇等。随着煤化工行业的经营风险上升,人们对传统煤化工产业发展转变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新型煤化工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产业结构,如低阶煤分质利用及成套关键设备的技术研发和推广、煤制油工艺完善和推进、煤制天然气成熟技术等必将为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影响。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日渐增长,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市场上急需低价的燃料节约生产力成本。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企业积极加大研发与创新的投入,目前新型煤化工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有效补充,其产业的辐射范围也日渐扩大。新型煤化工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还对我国的能源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现代煤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现状

2.1 资源限制和污染制约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区域特征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在现代煤化工产业生产工艺中,水是必备的原料,涉及除盐水、循环水、生活、消防用水等各个方面,即使煤化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生产所需水量,西北部地区匮乏的水资源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也不能满足煤化工生产的需求。同时,即使煤化工企业采取排放控制与污染物再利用技术,也不能完全实现“零排放”,仍旧有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破坏薄弱的生态环境,制约西北部地区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煤化工技术问题

除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问题, 其技术仍是发展的瓶颈。虽然煤化工发展到今天,煤焦化、液化、间接液化工艺日渐成熟,但在气化工艺技术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煤气化作为煤化工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外备受推崇。但由于国内煤气化技术的发展限制,现在很多关键技术依然是采用从国外引进的方法来完成。“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发展煤化工,随着煤化工的兴起,国内多家大型企业同时引进国外多套没有经过化工工程实践的煤气化设备,在原始开工运行过程中不断出现问题,甚至造成整个流程闲置废弃,对部分化工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成熟可靠的工艺路线和核心设备才是煤化工项目投资的首选。截至“十三五”末,我国已成功建成8套煤制油、4套煤制天然气、32套煤(甲醇)制烯烃、24套煤制乙二醇示范及产业化推广项目并实现量产,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煤化工工业国家。

2.3 企业税费影响

自2012年发布石油消费税后,国家多次上调消费税额度,加大了煤化工企业的税收负担。其中,石油产品销售额的60%和柴油产品的40%销售额均为负税,进一步加大了煤化工企业的生存难度,尤其是低油价宏观背景下,使煤化工企业面临较大的经济负担,再加上煤化工生产运行难度大,阻碍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

3 现代煤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议

3.1 强化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要做好节能减排事业,需要煤化工企业能够对节能减排工作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和重视,要求企业领导能够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对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调查工作和制定指标工作,能够使得政府部门下发的節能减排任务和企业内分发的节能减排任务合理科学,目标明确。除此之外,政府急需加大对企业和民众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积极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对企业制定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企业内部也要加强宣传,制定考核和奖惩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积极动员人民群众监察举报环保问题,号召全社会参与到环保监察中来,让污染企业无缝可钻。

3.2 煤化工技术与节能优化

3.2.1 技术创新

煤化工的发展必须重视技术创新,通过主导核心技术引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在积累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坚持走绿色、清洁、高效的煤化工优质发展道路。绿色发展是最大限度地控制碳排放,低碳利用高碳能源,充分利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的便利条件,积极探索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部署CCUS技术前沿研究应用如高效CCS和二氧化碳驱采利用,拓展二氧化碳资源综合利用途径。清洁发展是积极发展高效的污染物去除技术、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废水近零排放技术和“三废”资源利用技术,依托示范工程尽快实现产业化。高效发展是积极开展大型气化炉、合成气直接合成烯烃等高效煤化工技术的研发和工业应用,实现节能降耗突破性进展;推进煤化工与新能源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深入挖掘管理节能潜力,推进节能、节煤、节水技术优化流程技术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2.2 加大推进核心设备的国产化

众所周知,煤化工项目复杂,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需要各种各样的设备,而在目前新建煤化工项目的部分关键核心装备仍然靠进口、或国内组装为主,如煤制烯烃项目中的高压聚乙烯装置所用的压缩机组和反应器,对国外核心设备依赖性极强,一旦关键设备出现损坏使全厂的生产运行受到很大影响,在有备件的情况下,少则10天半个月停车检修;若无备件,需重新从国外定制,加上运输海关等因素,则需数月停工待产,在国内的煤化工项目中,因核心设备故障导致煤化工企业停车待产的事例比比皆是,使多数企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为此必须加大国产核心设备的研发力度,以此替代国外核心设备,同时国内煤化工企业也应该支持国产设备,尽可能采用国产装备,只有制造商和用户互相支持,才能促进国内相关设备企业的发展。核心装备的国产化替代将是煤化工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制造“2025”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关键所在,使我们成为真正的工业制造强国。

3.3 税收制度与结构优化

针对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消费税过高问题,建议政府部门认识到自身宏观调节作用,进一步优化税收制度,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结合煤化工企业生产现状及国家油价趋势,给予不同程度的税后优惠,保障煤化工企业盈利,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调动煤化工企业创新升级的积极性,推动煤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国际油价较低时,可适当减免煤化工企业的成品油消费税,为煤化工企业提供更大的盈利空间,保障其生存;在国际油价较高时,可组织煤化工企业构建“资金池”,用于存储煤化工企业的利润,在国际油价下降时,为煤化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避免油价降低对煤化工企业造成致命性打击。

4 结束语

煤化工可以作为石油化工的技术替代产业,对我国的能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结构依然是以煤炭为主,煤化工产业的环保问题无法回避,我们应该积极面对,从统筹开发利用到加大环保投资,从提高环保管理到优化污染防治工艺技术,正确认识污染问题,坚定环保优先思路,双管齐下,高效推动煤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颂华.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展望[J].科技传播,2009(11):38-39.

猜你喜欢
煤化工发展建议产业发展
煤化工生产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煤化工专业建设探讨
浅析压缩机在煤化工工艺中的应用和实践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真正的挑战在于系统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