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县国有长方山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探讨

2020-12-31 22:45戎桂凤
山西林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蓄积量蓄积公益林

戎桂凤

(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宁武县国有长方山林场始建于1960 年,属于地方国有林场。林场辖区跨越薛家洼乡、阳方口镇和凤凰镇部分地区,地理坐标北纬 39°1′44.9″~39°6′48.3″,东经 112°13′13.1″~112°33′22.7″。地处云中山和恒山余脉衔接地带,长方山是境内最高的山,海拔2 106m。属于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约3.6℃,极端最高气温32℃左右;年降水量590mm,多集中在7月-9 月;年无霜期100d~120d;主要灾害有大风、冰雹、春旱等。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草甸土、褐土和棕壤土,林业用地薄、中土层分别占69%和31%。植被中乔木树种主要为白桦,有少量落叶松、杨类,以天然林为主;灌木有沙棘、黄刺玫、灰栒子、连翘、绣线菊等,草木有莎草、蒿类等。

1 森林资源现状

1.1 资源状况

该场经营总面积1 897.32hm2,其中林地面积1 866.79hm2,占总经营面积的98.40%。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902.85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8.40%;灌木林地690.84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7%;宜林地178.73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60%;无立木林地79.14hm2、疏林地 5.65hm2、未成林地 9.58hm2,共计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0%。区域内森林覆盖率为47.60%。

长方山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31 200.93m3,有林地蓄积量31 092.75m3,占总蓄积量的99.70%,乔木林单位蓄积量34.44m3/hm2,疏林地蓄积量108.18m3,占总蓄积量的0.30%。

按照优势树种划分,白桦林面积815.67hm2,蓄积27 900.38m3;华北落叶松林面积76.50hm2,蓄积3 004.70m3;杨树林面积 10.68hm2,蓄积 187.63m3。

按照龄组划分,幼龄林面积418.88hm2,蓄积14 814.34m3;中龄林面积 473.29hm2,蓄积 16 090.79m3;近熟林面积10.68hm2,蓄积187.63m3。

林分起源及树种结构,人工针叶林38.61hm2、占总面积的4.28%,人工阔叶林面积27.4hm2、占总面积的3.03%;天然针叶林面积37.89hm2、占总面积的4.20%,天然阔叶林面积798.95hm2、占总面积的88.49%。白桦林面积815.67hm2、占总面积的90.34%,落叶松面积76.50hm2、占总面积的8.47%,杨树面积10.68hm2、占总面积的1.18%。

1.2 森林资源综合评价

该场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一般。有林地面积只占林地面积的48.40%,森林覆盖率47.60%,单位面积蓄积量每公顷仅有34.44m3,占全省平均蓄积量的60%,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该场作为以森林经营为主体的林场,森林资源显得有些不足。

林分结构以天然次生林为主,树种单一,主要以白桦为主,占90.30%,其它树种只占9.70%,乔木林全为纯林,森林结构不稳定,抵御火灾和病虫害等功能较弱;林龄结构比较合理,中幼龄林多,近、成、过熟林少,后续资源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1.3 森林资源经营评价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生态公益林的实施,该场进入了以单纯木材的生产经营模式向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为主的转变时期。在上一个经理期间,林场主要进行了人工造林250hm2,封山管护1 866.79hm2,封山育林 531.20hm2;实施中、幼龄林抚育894.97hm2,抚育采伐消耗蓄积约4 000m3,平均年消耗蓄积约400m3。到经理期末,林业用地面积基本稳定。本期森林面积902.85hm2,活立木蓄积量31 200.93m3,较上期 27 588.37m3增加了 13.10%。

从2016 年开始,该场加强了省级公益林管护,使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提高了生态效益。但树种结构单一、幼龄林林分密度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

长方山林场虽然享受国家天然林保护资金支持,但经费远远不能满足林场正常运行,林场的政策性投入规模不大,但林业建设任务与资金投入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2 森林资源经营

2.1 经营方针

以保护为基础,以森林资源分类经营为指导,大力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定向培育、集约管理,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通过多渠道改善经营效益,实现林场可持续发展。

2.2 经营原则

经营要坚持以下5 项原则:①生态优先、合理利用,保护与发展并重;②尊重自然、经济规律,因地制宜与市场相结合;③科学发展,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④科教兴林、依法治林,实施林业分类经营;⑤以人为本,注重职工物质、精神利益兼顾。

2.3 目标

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利用步伐,使得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森林蓄积逐年增长、林种结构更趋合理、树种比例更加协调、生态效益更加突出;森林火灾发生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0.50%以下,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1.0%以内。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4 经营类型划分

按照全县整体功能区划,长方山林场位于宁武县北部水土保持林林区,所属森林为生态公益林,林种为防护林,亚林种为水土保持林。全场森林资源92.70%为天然次生纯林,7.30%为人工纯林,树种单一,森林经营类型划为天然次生纯林和人工纯林。

2.5 经营措施类型

为了确保在规划期内实施的各种经营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针对各经营类型组内森林资源结构、功能和林分质量的差异性,围绕经营类型,根据各小班的现状,综合分析确定经营措施类型如下。

2.5.1 森林抚育类型

根据本次森林抚育类型组的经营对象,主要对幼龄林采取定株择伐措施,适当伐除枯死木、病害木、风倒木、郁闭度高的适当间伐的方式促进林分生长,充分发挥林分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应。

抚育间伐森林合理年采伐量的测算,包括林场内所有胸高直径大于5.0cm 林木的采伐。结合“十三五”采伐限额和上一经理期抚育情况,本经理期计划对林场范围内所有幼龄林进行抚育采伐,面积为418.88hm2。根据林种、树种、起源、采伐强度、龄组、面积、蓄积,计算得出该林场抚育采伐的年采伐量限额为807m3,其中天然林年采伐量限额为683m3。

2.5.2 封禁培养类型

根据该类型组经营对象以及培育目标的不同,对于生态公益林中的天然林和人工林,不达抚育标准以及灌木林地等林分实行封山育林、封山和封禁管护3 个经营措施类型,提高林分质量,营造乔、灌、草多层林结构,天然更新与人工干预相结合,保持生态自然恢复。其中封山管护面积1 866.79hm2、封山育林面积471.93hm2。

2.5.3 人工造林类型

因为林场有林地面积少,增加有林地面积是林场的首要任务。本经理期计划人工造林178.73hm2。

3 结论

到本经理期末,该林场通过抚育采伐林分结构将得到改善,宜林地全部造林绿化,大部分灌木林进行封山育林,林分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森林面积也有一定量的增加,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周边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林地防护功能日趋完善,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由此会产生间接效益。

猜你喜欢
蓄积量蓄积公益林
ArcGis在辽宁省国家公益林调整中的应用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海伦市护林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当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价值评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孙吴县沿江林场资源结构及特点
新开道林场森林资源现状与特点
浅谈黑龙江省逊克县新立林场资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