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科护理研究

2021-01-01 10:13樊锁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内科评分满意度

樊锁霞

【摘要】目的:心力衰竭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这类人生活能力较差,需要给予足够的看护,本文主要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科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共有48例,其中2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另外24例患者除了采取常规护理,还实施内科护理,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与情绪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情绪评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内科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心力衰竭内科护理生活质量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1-0163-02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心力衰竭在老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这是因为老年人群本身年龄偏大,身体各项机能减退,心肌收缩功能也明显衰弱,使得心脏无法为身体组织细胞代谢提供必要的血量,导致静脉回流达不到机体需求,从而引发心力衰竭[1]。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胸闷等,严重时还会出现心脏骤停,对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有着极大的危害。由于心力衰竭患者多为老年人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难度较大,且患者缺乏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需要配合有效的内科护理。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8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了研究,对其中24例患者除了采取常规护理外,还实施了内科护理,结果发现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上升,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对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共有48例,所有患者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其中2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另外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都伴随不同程度的胸闷、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症状。在对照组中,有10例女性,14例男性,平均年龄为65.3±2.5岁。观察组有11例女性,13例男性,平均年龄为66.2±2.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1)对照组组仅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进行仔细观察,注意患者脉搏、血压以及呼吸频率变化,如果患者在观察期间出现失眠或者心率加快等情况,要第一时间报告给相关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2)观察组患者除了采取常规护理以外,还给予内科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心力衰竭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并且发病周期较长,在发病期间,患者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另外,此疾病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无疑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有很多患者经过多年治疗后,逐渐丧失了治愈的信心。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热情的互动,积极主动的沟通患者,适度释放患者心理的压力,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对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解,进一步的排除患者的烦恼。护理人员在沟通过程中应当做好患者的心理评估工作,并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以及生活环境,从而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沟通,避免提及容易给患者造成刺激的事,做好日常交流,拉近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指导患者采取看书、听轻音乐等手段减少自身的紧张不安感,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②饮食护理。老年人群是心力衰竭疾病的主要群体,由于其自身各项机体组织功能的退化或减弱,发病期间,患者心脏血液供给量达不到身体代谢需求,因此体内钠盐含量会明显减少。对此,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在制定日常饮食方案过程中,要确保钠盐的摄入,尽量食用一些容易消化、热量较低的食物,不要摄入高胆固醇或高脂肪的食物。另外,要注重少吃多餐的原则,合理控制钠盐的摄入。③活动护理。在对患者实施内科护理过程中,要根据医师指导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护理之前应当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仔细评估,只有当患者身体评估数据满足活动要求时,才能让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在活动期间,护理人员还要全程进行指导,同时以患者身体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让患者安全的进行活动。④用药护理。心力衰竭患者由于需要接受長期的药物治疗,所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内科护理时,一定要注重用药的护理,严格遵循医生的嘱托和指导,为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安排,以保障用药安全和用药效果。在用药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要将药物的效果、成分、副作用等相关知识简单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指出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以免患者过于紧张,影响自身治疗效果,一旦患者用药期间出现意外情况,要及时上报给医生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与情绪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护理效果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没有效果、效果一般、效果明显。没有效果指的是患者接受护理后心功能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心力衰竭症状依然存在;效果一般指的是患者心功能改善1级,心力衰竭症状依然存在;效果明显指的是患者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含2级),基本无心理衰竭症状。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护理满意度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不满意、一般、较好、很好。总分为100分,分数低于60分为不满意,60~75分为一般,75~85分为较好,85以上为很好。

1.4统计学方法以 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应用(x ±s)和 (%)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 值和χ2检验, P<0.05代表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治疗之前,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为15.6±1.8分,心理功能评分为17.2±1.4 分,社会功能评分为17.8±1.5分,物质生活评分为18.1±1.1 分,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为15.5±1.7分,心理功能评分为16.9±1.3分,社会功能评分为18.0±1.3分,物质生活评分为 18.2±1.2分,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为17.6±2.2分,心理功能评分为18.9±1.3分,社会功能评分为19.2±1.4分,物质生活评分为19.5±1.3分,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为22.2±1.3 分,心理功能评分为21.9±2.1分,社会功能评分为22.6±1.3分,物质生活评分为23.5±1.0分 .治疗之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治疗之前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57.09±11.36分,抑郁评分为59.44±11.68 分,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56.88±10.91分,抑郁评分为59.52±11.72分,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7.12±9.36分,抑郁评分为51.01±10.08分,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37.81±5.96 分,抑郁評分为37.38±7.19分,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更低(P>0.05)。

3 讨论

心力衰竭疾病常见于老年群体中,此疾病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发病期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行动,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都会带来较大的伤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力衰竭疾病的发病率也变得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2-3]。心力衰竭疾病会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临床治疗原则主要是对患者心肌代谢功能进行改善,以保证机体组织血液的正常供应。在心理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由于患者承受了来自生理及心里上的压力,所以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4]。

综上所述,针对心理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与内科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情绪与生活质量,有助于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志娟. 四化延续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 , 2018, 30(01):115-116.

[2] 郝晓晚. 实施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 2018, 16(04):211-212.

[3] 任亚爽 , 杨苗苗 , 汤平.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8, 18(02):217-217.

[4] 刘芝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 2018, 6(10):95, 98.

猜你喜欢
内科评分满意度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