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平衡车产品在CCC 认证工厂检查中重点检查项目分析

2021-01-02 00:45刘伟杨珺李鑫陈梅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3期
关键词:增塑剂检查组部件

刘伟 杨珺 李鑫 陈梅

(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北京 100833)

儿童平衡车,也称滑步车、滑行车,是适合2 岁~5 岁儿童代步、运动和娱乐的工具,主要用于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在线上销售更加火爆。商家为了营造气氛,纷纷举办儿童平衡车比赛,各项赛事活动热火朝天。但同时儿童平衡车的质量安全也不容忽视,该产品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管理,属于玩具产品中的乘骑车辆类别,目前的执行标准是GB 6675.1-2014《玩具安全 第1 部分:基本规范》、GB 6675.2-2014《玩具安全 第2 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GB 6675.3-2014《玩具安全 第3 部分:易燃性能》、GB 6675.4-2014《玩具安全 第4 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根据笔者收集到的资料显示,目前儿童平衡车测试的常见不合格项目有:增塑剂超标、重金属超标、小零件、活动部件的间隙、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等[1]。

1 儿童平衡车CCC 认证检查项目分析

指定认证机构是CCC 认证发证结果和有效性的第一责任人,工厂检查环节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指定认证机构应按照实施规则/实施细则的要求对获证企业实施有效的工厂检查,下面笔者针对儿童平衡车产品常见不合格项目在工厂检查中的重点关注内容进行分析。

1.1 增塑剂超标

按照国标GB 6675.1-2014 中5.3.7 条款规定[2],对于所有的产品包括可放入口中的产品DBP、BBP、DEHPP 三种增塑剂的总含量应小于0.1%;对于可放入口中的产品,DNOP、DINP、DIDP 三种增塑剂的总含量应小于0.1%。增塑剂超标对儿童的生殖及发育会产生影响,容易造成儿童性早熟。

儿童平衡车的增塑剂容易超标的部位有:车把套、鞍座皮、贴纸。增塑剂超标通常是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企业在采购时没有严格执行采购技术要求、进货检验/验证不到位。

工厂检查组在实施现场检查时要重点关注这些增塑剂易超标的高风险部件,即使没有列入认证的关键零部件清单也应关注,特别是企业在既生产儿童自行车又生产儿童平衡车的情况下,车把套、鞍座皮、贴纸等配件容易混用,儿童自行车执行标准是没有增塑剂限量要求的,如果配件直接安装到儿童平衡车上会容易导致增塑剂超标。在采购方面,检查组应关注企业是否有相应的采购文件,采购文件是否规定了增塑剂限量的技术要求,是否从合格的供应商处采购部件,应核查必要的采购单、进货单、台账等记录。对于进货检验/验证,应核查高风险零部件是否进行验证,或工厂是否采取其他有效控制手段确保零部件增塑剂限量符合标准要求。

1.2 重金属超标

国标GB 6675.4-2014 规定了玩具材料和玩具部件中可迁移元素—锑、砷、钡、镉、铬、铅、汞和硒的最大限量要求[3]。重金属对儿童有很大的危害,食入后在人体内不断累积无法排出,对肝脏、肾脏会有很大的损伤,对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都有很大的危害。

儿童平衡车重金属容易超标的部位是车身涂层,企业为了让产品颜色丰富、更加吸引消费者注意,通常会在车身涂上红色、黄色、蓝色等鲜艳的油漆涂层,采购时忽视了油漆的重金属限量要求,或生产过程控制不到位,喷漆设备污染导致重金属超标。

工厂检查组在进行现场检查时应重点检查企业对油漆等涂层材料的控制,采购环节关注涂层材料的进货验证记录,是否包含了对重金属的测试结果,以及工厂是否采取有效控制手段确保喷漆件中的8 种可迁移元素最大限量符合标准要求,如果喷漆件是委外加工,要重点检查工厂是否与外协方签订加工合同,是否明确相关的技术要求,进厂检验/验证是否到位。

1.3 小零件

按照国标GB 6675.2-2014 中4.4 条款规定[4],可供36 个月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及其可拆卸部件,通过可预见的合理滥用测试后,脱落的部件在小零件测试时均不应完全容入小零件试验器。小零件的危害性非常大,玩具产品中含有小零件,如果被幼儿误食,容易堵塞喉管造成窒息。

儿童平衡车适用年龄组通常在2 岁~5 岁,容易出现小零件的情况有车把套经拉力测试后拉脱部分形成的小零件、轮胎上的气嘴帽以及其他很容易拆卸的小部件等。出现小零件不合格的原因一方面是产品设计缺陷,另一方面是企业进货检验不到位。

工厂检查组在进行现场检查时应重点关注设计环节企业是否识别到小零件的风险,设计文件中是否有相应要求。对于外购的车把套配件,是否进行有效的进货检验,是否使用必要的检验仪器如推拉力计、扭力计进行滥用测试。

1.4 活动部件的间隙

按照国标GB 6675.2-2014 中4.13.2 条款规定,可供96个月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如果活动部件的可触及间隙可插入Φ5 mm 的圆杆,则应可插入Φ12 mm 的圆杆。活动部件间的间隙有夹伤儿童手指的风险。

儿童平衡车产品前叉、车架与车轮容易形成活动部件的间隙,此项不合格产生的原因通常是设计缺陷或是产品装配时未进行有效的过程检验。

工厂检查组在进行现场检查时应重点关注设计环节企业是否识别到活动部件的间隙这个风险点,设计文件的技术要求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关注企业的组装过程是否有作业指导书,作业过程是否满足要求,过程检验项目是否包含活动部件的间隙,在检验过程中是否使用测试圆杆对产品实施检验。

1.5 用于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

按照GB 6675.2-2014 中4.10 条款规定,用于玩具中的无衬里的软塑料薄膜或软塑料袋,如果其外形最小尺寸大于100 mm,应达到一定的厚度要求,或者满足打孔要求。包装或玩具中的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由于其柔软性,当儿童将其覆盖在脸上或吸入时会导致窒息危险。

此项不合格通常是塑料袋或塑料薄膜厚度不够,企业进货检验不到位。工厂检查组在进行现场检查时应重点关注企业的塑料袋或塑料薄膜采购技术要求是否包含厚度的指标,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进货检验的实施是否有效,企业是否能配置并正确使用厚度测试仪对塑料袋或塑料薄膜厚度进行检验。

2 平衡车产品一致性控制

通过对产生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通常不合格产品与获证产品相比一致性多数发生了变化,例如:企业擅自增加/更换车身贴纸图案、更改产品结构、更改产品适用年龄组。型式试验已经进行过整改的项目在批量生产时不按照整改合格的样品生产。

产品一致性检查是工厂检查的重中之重,工厂检查组应关注到认证产品生产全过程的一致性控制,包括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确认企业批量生产的产品与认证备案产品及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一致性,特别要关注产品已经在型式试验发生整改的项目批量生产时的控制情况。产品一致性检查内容要满足认证实施规则/实施细则规定要求,主要包括认证产品的铭牌、说明书和包装上所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和型号、警示说明;认证产品的结构;认证产品的关键原/辅材料、零部件等。

3 结束语

儿童平衡车产品适用于低龄儿童使用,作为一种新兴产品社会关注度较高,作为儿童玩具的一种也是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监管重点。产品的不合格通常是由于认证产品一致性失控导致的。本文分析了儿童平衡车常见不合格项目并提出了工厂检查中对应的重点检查内容,期望能够引起企业的关注,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确保认证的有效性,保障儿童的使用安全。

猜你喜欢
增塑剂检查组部件
一种白炭黑负载型增塑剂、制备方法及橡胶组合物
热塑性弹性体SBS配套用增塑剂的研究现状
高分子增塑剂对EPDM绝热层性能影响研究
奥迪e-tron纯电动汽车的高电压部件(下)
一种陀飞轮表的双秒轮结构
现代汉字的两种分析法与国家文字规范(四)
古文字中“口”部件的作用研究
不做作的文明
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恒大人寿
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增塑剂 让食品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