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经营汇率风险的识别与管控

2021-01-02 22:05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2期
关键词:汇率国际化风险管理

张 晗

(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一、对国际化经营汇率风险的概述

汇率风险,也被称为外汇风险,是由于外汇汇率变化对企业国际化经营所造成的影响,特指的是不利影响。这种风险,跨国经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风险,基于实际发展情况,以表现形式为分类基准,可将汇率风险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交易风险,特指的是跨国经营中,以某种外币作为成交货币是所引起的损失,这种损失受汇率变化的直接影响。二是经济风险,这种风险受汇率变化的间接影响,主要是因为汇率的变动,使得公司生产、加工、销售遭受损失,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工成本增加或是总销售收入下降,这种经济损失对跨国经营的影响是巨大的。三是会计风险,这种风险主要现在折算上,企业在会计处理外币债权时,由于汇率变化导致外币折算成本上升[1]。

由此可见,汇率风险体现在跨国经营的全过程之中,与企业价值活动密切相关,且具有复杂性、潜在性等多种特征,若要避免经济利益受损,就要建立起完善的汇率风险防控机制,以合理可行的方式进行风险处理,从而加强对经营活动的安全保障。

二、国际化经营汇率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汇率风险管理,并不是简单地进行风险防范、风险管控以及风险影响处理,还包括了以减少损失为目的进行风险控制,从增加经营收益的角度进行保值等。因此,国际化经营中汇率风险的管理,具有多重性及复杂性,最为关键的在于处理好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从经济层面进行汇率风险处理,制定汇率风险防控策略,围绕汇率风险识别、估计、评价、反馈等环节,建立起高效化、智能化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然而,现阶段国际化经营中汇率风险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如下。

1.管理机制僵化

汇率风险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外汇风险的分析识别。但实际上,国际化经营中很难基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修正汇率风险管理目标、调整风险评估方案,以致于无法随着风险状态变化,灵活地识别汇率风险,使得汇率风险管理僵化。这个问题,存在于所有的跨国际经营企业之中,关键在于汇率风险衡量基准、交易模式设计以及目标设定等固定,没有随着企业经营实际进行修正和改进,以致于汇率风险管理问题凸显,特别是在基建类企业中,这种问题的影响非常大[2]。

2.备受外汇管制的约束

由于中国企业受到外汇管制,因而在交易市场中的交易品种、交易期限等都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在外汇集中交易中也受到一定局限。所以,国际化经营中,对汇率风险的管理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种外部影响是不可控的,也是国际化经营最难以应对的。因此,汇率风险管理,得不到国家风险分析、预警和报告系统的支持,难以提前对国际化经营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进行预警;对于某些国家不利于国际化经营的政府政策以及文化冲突等现象,难以及时作出反应,没有充足的风险研究理论与实践支持;未能细化,没有能贯彻落实到各个环节与机制之中,内部控制对汇率风险没有完善的预警和处理机制,也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缺乏完善的对外直接投资保险制度,以致于风险防控不到位[3]。

3.难以关闭风险敞口

虽然“走出去”战略,非常支持和保护企业国际化经营,但由于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前期投入较多,很容易受投融资货币错配的影响,以致于国际化经营中出现长期险汇率风险敞口。这种风险敞口,基本上没有合适的金融衍生产品进行管理和控制,一旦企业出现大额长期外币债务,就很难关闭风险敞口,从而对国际化经营也产生极大的影响。加之,我国企业投资计划经营多数分布在新兴市场国家之中,这些国家的外汇管制非常严格,因而汇率波动相对较大,一旦进行长期投融资,就会大幅度地增加贬值风险。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还会影响企业盈利和长期发展。

三、国际化经营汇率风险的识别与管控

1.国际化经营汇率风险识别的目的与要求

汇率风险管理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汇率风险警戒、汇率风险防范、汇率风险处置,都与汇率风险识别有关。汇率风险警戒,便是要对汇率风险保持较强的警惕心,并进行严密的戒备,识别汇率风险是第一步。因而,汇率风险识别,一要对国际化经营资金运转过程中会出现的风险进行合理的怀疑并存档,加强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管控,进而对于潜在的风险做好准备。二要从国际化经营环境入手,实时进行不规则风险的搜索,从而围绕企业经营活动开展全方位、全程的风险预警,以便于及时发现汇率风险并进行隐患警报。

汇率风险防范,则是根据风险识别和定位的结果,及时针对国际化经营中所面临的外汇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必要的准备与防范工作。这种防范是有针对性的,是根据识别和定位结果进行回应,在诸多汇率风险应对策略中筛选出最适合的方案。因此,汇率风险识别,还要建立对应的识别库,收集各种可能影响汇率的因素,例如货币政策、文化冲突、经济建设等,识别风险的同时进行风险影响评估,才能制定和筛选出合适的风险防范方案,快速地应对各种汇率风险。加强对外汇风险的数量界定,尤为重要,在识别风险后要针对具体汇率风险种类的形成、作用以及概率、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确定这种汇率风险的危险程度以及企业是否能承受,并且会形成哪些危害[4]。

汇率风险处置,则是要对已经出现的汇率风险做好应急处理,或是及时止损,对损失进行补救,并反思企业应对汇率风险时的不足,进行责任追究的同时,总结好经验和教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因此,为了增强国际化经营抗汇率风险的能力,在汇率风险识别中,还要建立相关的责任机制,促进经营者提高自身对汇率风险的识别能力,对汇率风险具有较强的察觉意识和判断能力,并能根据汇率风险识别结果合理地进行风险管控和处理,从而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换言之,对汇率风险的识别,不仅要从经营角度加强对汇率风险的管控,还要提升经营者的风险识别能力,使得其在管理实践中具有全局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既能识别风险,又能判断风险、估计风险。

2.国际化经营汇率风险的管理程序

对汇率风险的管控,有一套基本程序,主要确定目标、识别风险、评价风险、进行风险决策以及应对风险这几个环节,具体如下所示。

(1)确定管理目标。汇率风险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管理工作,其目标是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控制汇率风险,使得风险成本最小。通常情况下,汇率风险管理应以控制经营成本、保证企业经营有效运行以及维持企业国际化发展等内容,开展汇率风险管理工作,做好对汇率风险的管控。

(2)识别、评价风险。识别与评价汇率风险,包含了潜在风险及风险因素、所面临的企业汇率风险,且还要进行汇率风险性质的鉴定。识别与评价过程,也具有对应的指标,用于确定汇率风险的类型以及影响大小。因此,在识别和评价过程中,要综合性地考量损失平以及损失幅度,在确定风险类型以及风险影响大小的基础上,确定汇率风险的等级以及确定要采取哪些措施以及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以及时控制风险危害。

(3)进行风险决策。决策是基于汇率风险的评价结果,为了达到汇率风险的管理目标,合理运用各种管理模式好管理技术,选择投资少且安全系数大的风险应对方案。

(4)汇率风险处理。处理则是依据方案,围绕汇率风险管理计划以及通过对汇率风险管理效果的评价,应对各种汇率风险,并收集与分析应对风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下一阶段的风险管控和风险处理做好准备。这样一来,汇率风险管理技术以及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就会处于持续改进和优化状态,进一步提升汇率风险管理的经济性、安全性及有效性[5]。

四、优化国际化经营汇率风险管理效果的措施

1.健全汇率风险管理机制,选择合适的贸易手段

国际化经营中,企业突出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战略高度进行汇率风险管理规划,将其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及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环节,从机构设置、生产改革以及财务管理等多个层面,健全汇率风险管理制度。从汇率风险研究、预测、执行以及后评估等各个层面入手,增强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引进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以全面提升管理效果,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使得企业在深度参与国际商业发展的同时,具有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然后,根据国际化经营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贸易手段,以规避汇率风险。贸易手段是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用以规避汇率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差别定价、阶段策略等,对于在国际化经营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企业而言,应采用硬通货进行结算,以降低汇率风险的影响。

2.积极使用金融衍生品,运用合适的财务策略

国际化经营中,企业要积极运用金融衍生品,开展衍生品投融资业务,以实现汇率风险的冲兑。例如,中兴通讯就与中国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签订了外汇远期利率协议,依据合同中兴通讯在约定时间点交换约定利率,并按照利率支付利息,银行则通过参考利率进行利息计算。在这个过程中,中兴通信承担了固定的利率,而对方则是承担汇率波动的风险和收益,成功实现了汇率波动风险的转嫁,并提前锁定了货币成本和现金流。因此,风险管理部门应选择合适的财务策略,通过买断外币应收款或是预计现金流的方式,实现衍生品套期保值,从而规避汇率风险,进而提前锁定外币应收款以及预计现金流汇率,使得货币和现金流对冲顺利进行[6]。这样,企业只需要在合约到期前按照汇率准备资金,实现汇率风险的转嫁。此外,为减少汇兑损益,国际化经营中,还可以采用债券债务相抵的方式,来规避短期汇率波动敞口所造成的损失。国际化经营中,多是以美元进行计价,由于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近几年来波动比较大,直接进行美元结算或是汇款,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汇款会高于人民币计价货款,为减少损失,实现债券债务的合理组合,就是不错的选择,中兴通讯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来减少汇兑损益。

3.以事前防范为主,加强对风险敞口的监控

为了进一步提高汇率风险管理效果,切实加强对各种汇率风险的管控,就要解决汇率风险敞口难以管理的问题。由于汇率风险敞口不易关闭,又牵涉到了多个领域,从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只能通过事前防范降低汇率风险敞口所造成的损失与负面影响。国际化经营中,应在设计与审批融资方案前,就将融资主体、融资货币以及融资期限等纳入考量范围之内,最好在中长期融资中提前设计好未来还款的货币币种以及记账本位币,从而减少汇率变化对融资的影响。对于不得不采用美元及欧元的情况,则要基于对新兴市场货币的调查阶段,根据其平均贬值情况,以美元、欧元的并购融资利率作为基准,从而减少由于未来汇率贬值所导致的融资成本上升造成的影响。通过对风险敞口的实时监控,基于国际化经营中的资金运转过程,确定汇率风险敞口水平,并适当地调整敞口比例,预测汇率风险敞口对报表的影响,以便于选用合适的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建立起适合自身的外汇集中交易模式[7]。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影响下,进入国际化经营的新阶段。然而,国际化经营所能面临的风险非常复杂、多样、多变,备受国际形势以及国际经济市场的影响,尤其是汇率风险将直接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决定着企业是否能成功走向国际化发展之路。通过对当前多数企业跨国经营实际情况分析来看,汇率风险具有潜在性、复杂性与系统性等特征,体现在国际化经营的各个环节之中,企业经营活动价值与汇率风险密切相关。若要应对好汇率风险,既要加强对潜在汇率风险的识别,也要根据汇率风险的特征做好风险防控,基于企业财务、运营等各个方面,建立起完善的汇率风险防控机制,为国际化经营安全保驾护航。

2.建议

国际化经营的汇率风险,主要是经营风险和交易风险,来源于进出口汇付和外资利用。因而,国际化经营中对汇率风险的识别与防控,要从加强对汇率变动监督入手,提高企业对汇率风险的防范意识,具有应对突然汇率波动的意识,进而减少汇率波动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负面影响。

(1)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多数企业管理层与财务人员对金融工具缺乏认识,因而金融市场与金融产品创新水平低下,对潜在汇率风险的了解不足。因此,国际化经营中,要加强对汇率风险的警惕,加强对汇率风险的管理意识,实时监控会影响汇率变动的基本要素,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关注各国经济、政治、金融、货币政策的变动,建立完善的汇率风险分析机制,从而及时制定风险防范措施[8]。

(2)储备汇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人才是做好汇率风险管理的关键。国际化经营要储备足够的汇率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否则就难以应对汇率变化。因为,知识结构不同,财务人员难以应对汇率风险的专业化问题,我国又缺乏国际金融人才,具有风险实践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非常稀少。所以,企业要从储备人才的角度,引进这方面的专业化人才,从而为汇率风险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3)健全汇率风险管理机制。一方面,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应成立专门的汇率风险管理小组或是管理部门,配备专业人才进行长期培训,从企业治理结构、风险评估等各个方面,落实对汇率风险的防控,形成健全的汇率风险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应针对汇率风险的特征,建立起对应的汇率风险管理体系,从识别、测量、管理、事后评估入手,加强对汇率风险的管控,尽可能地将汇率风险的影响控制在最低范畴内[9]。

(4)活用金融工具增强汇率风险防范能力。由于企业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现阶段多数银行都开始为企业提供规避汇率风险的工具,例如远期的外汇买卖、远期结售汇业务等,这些都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控制外汇业务。因此,企业应在汇率风险管理中,基于自身国际化发展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金融工具用于防范汇率风险,通过投保货币保险以及外币应收票据贴现等方式,尽可能地规避汇率风险,进而提高企业自身的汇率风险防范能力。

猜你喜欢
汇率国际化风险管理
聚焦港口国际化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