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1-01-02 22:05苏丽琴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2期
关键词:内审存货民营企业

苏丽琴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浙江分所,浙江 杭州 310000)

一、引言

企业基于管理实践出发,对其内部流程进行清理,构建完善的内控框架,从而做好内部风险防控,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国有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企业内控意识相对薄弱,对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重视不足,不少民营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对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民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的内控制度与内控管理中的缺陷,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为民营企业良性发展提供内控保障。

二、内控制度相关概述

1.内控制度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内控制度它是企业为了规范内部管理,理顺内部关系,而采取一系列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和规程等的总称,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内控制度基本要素涉及到如下几点:一是职责分工制度。二是检查审批制度。三是财务会计与内审制度。四是企业管理制度等。这些基本的内控制度是否严谨周密对企业财务数据及经济信息的真实性有很大影响,因而,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高度重视内控制度建设。

2.内控制度的主要特点

内控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内部。为保障企业运营活动有效开展而制定的系列内部政策与管理程序,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针对性。内控制度的制定有很强的针对性,制定的目的十分明确。如《会计管理制度》针对的是会计工作,《员工守则》针对的是全体员工,而《出纳手册》针对的是出纳岗位。每期制度的制定都有特定的目标及相应的针对对象,这是内控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是规范性。内控制度的制定比较系统规范,它用规范简洁的表述要求员工做什么、怎么做,约束员工哪些不能做,做了会有何后果,应当受到何种处罚等。在用词用语上表述准确、规范,简单明了,不让员工产生岐义。有利于内部达成统一标准。

三是条例性。内控制度涉及的范围很多,但每一项具体制度都以条例化的形式展现,条理清晰。首先是表明制作目的,其次是具体条款,或者目标简略了,只有具体条款,以条文形式展示出来。

3.内控制度的作用

内控制度的主要作用是规范内控管理,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制度制定与本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内部各项业务有序运行,保证资产安全,实现企业增效的目的。

三、民营企业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内控制度是加强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手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的优势在于运营模式灵活,适应能力强。当前,民营企业最大的劣势在于内控管理弱化,“人治化”观念突出,企业管理不规范,发展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对于民营企业规范内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增值目标实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利于民营企业做好风险防范。在现阶段,一部分民营企业内控制度缺失,内部风险隐患较多。民营企业要保证资产安全,保证内部流程运行通畅,就必须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结合企业实际做好责任优化,完善内部管理,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便于企业领导对内部运行状况了如指掌,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做好风险防范。

其次,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利于民营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健全的内控制度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使经营行为按企业决定组织实施。民营企业需要结合经营状况,查找经营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通过不断优化、完善内控制度,寻找最佳方案,使企业的经营行为更加规范、有序。因而,通过内部规制进一步完善,可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优地服务。

最后,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有利于民营企业预期目标实现。如今,民营企业所处的环境十分复杂,民营企业要想追上先进企业的发展步伐,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内部职责分明,相互约束且运行有序,有利于经营效益提升。民营企业要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单某个部门的工作远远难以达成,需由内部各个层面能力协作才有机会。内控制度可以将民营的内部资源运用特定的方式整合起来,使复杂的经管活动规范化,形成一股合力,促进内部效率提升,为企业预期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四、民营企业内控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缺乏先进的内控理念,内控观念差

从对部分民营企业进行调查中可以发现,不少民营企业法制思维淡薄,不重视诚信建设,缺少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在思维理念上更多地关注于企业如何盈利上。在企业管理与决策中,民营企业负责人比较注重个人威信,内控理念缺乏,不太重视内控管理,大小事务习惯于个人独断。有的民营企业负责人甚至在内心对内控制度较为排斥,内控制度只针对员工,而将管理层排除在外,导致内控制度难以见到成效。主要原因在于不少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单一,一家独大,存在“家天下”的管理模式,公司治理结构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层由家族成员占据,公司决策管理实际上由一人说了算,缺少健全的内控环境。

2.权责配置失当,缺乏风险防控机制。

不少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在经营活动中管理能力并不强,而又不愿意聘请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在人员招聘上习惯于用亲戚、朋友或熟人,将决策权与经营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集决策与经营于一体。这在企业开创之初有利于节省成本,对企业决策得以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同时,其中也蕴含着极大的经营风险。主要是缺乏内控管理监督机制,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防控。在企业能够适应并满足市场需求的时候,可能获得极大的收益,而当企业与市场不协调、对接不畅之时,企业运营中的风险会逐步显现出来,由于决策管理缺乏风险预警机制,导致决策管理失当,对民营企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严重时甚至导致企业破产。主要是民营企业在内控权责上配置失当,将决策权与经营权集中于“自己人”手中,缺少相互制约与有效监督。对风险认识不够,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缺少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企业面临的风险较高。再者,不少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以下简称“内审”)工作不重视,没有构建规范化的内审机构,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与内审体系,运用内审职能防范风险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导致内审监督失效。

3.会计内控不规范,会计制度流于形式

其中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对会计内控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充足体会到会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会计内控管理流于形式,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主要是民营企业对会计内控工作并不重视,缺乏健全会计内控体系。在会计机构与会计岗位配置上存在不少漏洞,会计制度的适用性差。主要表现为民营会计机构配置简化,会计人员较少,缺乏完善的会计制度。不少民营企业出于节约成本的角度,没有根据企业规模做好会计机构配置,会计从业人员少,只设了会计、出纳,负责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民营企业业务不多时尚能适应,随着民营企业规模扩大,会计内控不足的状况就会显现出来,引发系列问题。如会计工作质量不高,有的民营企业账目混乱、会计失真问题时有发生,对民营企业的形象造成极坏影响。主要是民营企业在会计人员选择上应用了“自己人”,会计、出纳作为企业的重要岗位,都与企业负责人有很大关联,如属于夫妻关系、或父子关系等近亲。在会计职务设置上没有做到回避与分离控制,会计监督失去了作用。同时,缺失规范的授权管理,不少民营企业没有完善的授权制度,在授权时口诸多,没有书面程序,容易造成内部管理混乱。

4.财务内控体系,财务预算执行差

从表面上看,不少民营企业内部控管较“严”,如员工迟到面临罚款,无故旷工有可能被开除,但当属于一些细微环节,从总体上讲,不少民营企业在内控方面管控能力不高。一是在财务管理方面,资金管理质量差。不少民营企业没有做好资金预算,资金没有做好规划,有时闲置过多,有时出现短缺,没有做好余缺调剂。有的民营企业负责人甚至存在一种错误观念,觉得企业的资金多较好。因而对资金缺乏规范化管理,在资金安排上存在盲目性,特别是在发生资金缺口时产生周转困难,有时导致财务危机出现。二是没有做好赊销控制,应收账款过多。不少民营企业没有建立规范化的应收账款内控管理制度,为了扩大销售,没有对赊销行为进行审批管理出现对应收账款过大,管控失度。同时,没有建立应收账款回收制度,应收款项长期挂账,收回不及时,影响了民营企业业务运转。三是没有建立完善的存货内控制度。不少民营企业在存货管理上较为盲目,对存货的管控能力弱,存货进出缺乏计划,有时存货过多,占用资金较大,有时储备不足,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给企业造成较大经营损失。对民营企业系列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少民营企业的财务内控存在很大漏洞,表现为制度不完善,实践性差,没有配备专门的内控监督员,缺少有效的实施手段,关键制度执行力弱,给民营企业管理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五、民营企业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的优化措施

1.增强内控观念,充分认识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民营企业要想走得更远,就要转变观念,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运用制度化的运营模式规范内部管理,才能增强企业活力,促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因此,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必须增强内控观念,认清内控制度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做好内控制度设计,为民营企业规范运作提供保障。同时,要在民营企业中开展内控制度宣传,让全体员工提升内控意识。为此,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及各级管理层要带头“执法”,做出表率。民营企业要结合发展情形及市场动向不断进行内控制度修订、完善,使内控制度建设与实践相契合,在制度建设中要集思广议,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与建议,从而使内控制度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提高内控制度的针对性、实用性,更好地推进民营企业发展。

2.做好内部权责划分,构建完善的内控风险体系

民营企业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构建与民营企业发展相契合的内控体系,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首先,要对现有的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当今,不少民营企业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管理架构中组织模式缺少相互牵制,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缺少相互制衡机制,不利于进行风险防控,影响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此,民营企业应当做好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引入优秀的合作机构参与企业投资与合作,改善企业的股权结构,增强制衡力量,加强相互监督与制约。同时,发挥各股东的优势,为民营企业的合作共同谋划,拓宽发展思路。其次,改进内部管理体系,实行职能明确划分。民营企业要改变管理用人模式上的“家族化”思维,由招亲戚、用熟人向社会化招聘用工转变,聘请职业经理人为民营企业服务,对内部管理体系及职能进行重新定位,理顺企业内各部门间的权责关系,运用经济利益划分岗位职责界线,实行相互制约,打破“人治”观念,运用规范化的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内部运行稳健、规范有序。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要管“大事”,管“决策”,不要插手具体事务,对具体业务事项由各职能部门执行,让“制度”说了算。最后,构建完善的内审体系,运用内审加强对内部风险的防范。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做好风险防控,防控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内审体系建设。如在投资决策与财务管理中,民营企业可以借助内部审计的职能,对投资项目与财务内控等内在风险进行评审、评估,提供审计意见,方便管理层科学决策,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提出应对方案,做好风险预防,降低运营风险。

3.健全会计内控制度,优化会计内控管理体系

国家制定了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为企业会计提供了指南。民营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会计法规制度,结合企业实际,完善相关制度,确保会计工作规范化,能够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性,提供真实的会计报表,符合相关法规的管理要求。为此,民营企业要做好如下几点:一是构建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度。民营企业要完善会计流程,规范会计审批权限,明确会计记账、报账规则,保证会计工作规范运行。二是做好会计机构建设。要根据民营企业的实际规模,做好会计岗位建设,配齐会计专业人员,会计从业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会计人员不能选派亲属、业务能力差的人员。在会计岗位设置上,除出纳、会计之外,同时还应增设成本核算员、会计机构负责人、财务经理等,健全会计管理体系。要做好会计责任分工,明确凭证传递流程及会计交接手续,完善会计内控监督管理,保证会计分工明、责任清。三是规范授权管理。要建立规范化的授权管理制度,所有授权要采取书面形式,实行层级管理,不能越级授权,不能扰乱内部管理。通过规范授权,保障民营企业内部运营更加流畅。

4.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强化财务预算约束力

财务管理在不少民营企业中是一个薄弱环节,财务制度是民营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重点,民营企业要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必须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提高财务预算约束力。财务内控涉及面较广,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一是抓好资金管理。要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做好资金预算,通过对民营企业的收支情况进行预测,对企业的资源来源渠道及运用去向做好统筹规划。一方面,要保证资金使用安全,另一方面,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资金“增值”。二是要抓好应收账款管理。要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审批制度与回收制度,合理利用赊销政策,进行预测分析,控制应收账款的限额,更好地做好促销。同时,要建立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度,落实回收责任人,对应收账款实行跟踪管理,控制好坏账风险。三是加强存货管理。要建立生产、采购与仓储管理一体化的内控制度,保证三部门在存货管理上协调一致,通过做好存货预算,加强存货管理,保证存货库存最低,经济效益达致最优状态。要加强存货盘点,运用信息化管控提升存货管理效率,降低存货管理成本。

六、结语

内控制度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民营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应当充分认识到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从优化组织结构入手,做好内设职能分工,构建规范化的内控管理体系,建立内部制衡机制,有效应对内外风险,促进民营企业运营效率提升,从而增强民营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内审存货民营企业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政府存货准则与企业存货准则的比较及建议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