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猩红热患儿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探究

2021-01-03 23:29刘玉婷
健康护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康复

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针对性护理对猩红热患儿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次将我院在2019年1-12月收治的30例猩红热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15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15例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6.67%,和对照组的33.33%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猩红热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可缩短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猩红热;康复;并发症;护理效果

猩红热,为传染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5-15岁少年儿童群体,易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在临床中,猩红热患儿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杨梅舌等。由于猩红热会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为了促进患儿早期康复,则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针对猩红热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早期康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鉴于此,本次将我院在2019年1-12月收治的30例猩红热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针对性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30例猩红热患儿,纳入时间为我院2019年1-12月,均符合临床有关“猩红热”的诊断标准[2],且均由患儿家属(监护人)知情签署相关护理干预同意书,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通过;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抗拒本次实验者。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观察组15例中,男患儿9例、女患儿6例;年龄跨度为2-11岁,平均为(5.4±0.3)岁。对照组15例中,男患儿10例、女患儿5例;年龄跨度为2-11岁,平均为(5.5±0.2)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价值。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严格按照常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对患儿实施常规用药干预、饮食指导干预等,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及安全性。观察组患儿则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发热症状护理干预。当患儿体温在40℃以内时,主张采取物理降温法,采取温热毛巾对患儿额头进行敷贴,并留心观察患儿皮肤变化情况,避免患儿着凉。同时,遵医嘱及早使用青霉素治疗,高热患者使用适量的美林起到降温的作用,用药之后让患儿多饮水,促进排汗,期间注意患儿保暖等。并且,可将冰袋放置在患儿的腋窝、头部等大血管流经部位,将冷敷时间控制在0.5h;如果患儿高热没有退却,在间隔0.5h之后,再次采取冷敷干预措施,期间对患儿的皮肤颜色进行密切观察,避免冻伤。

2.口腔护理干预。每天对患儿的口腔清洁最少3-4次,避免干硬,辛辣的食物,餐前餐后进行刷口保持清洁舒适,可采取朵贝氏液,或者温氯化钠溶液,进食后采取温盐水对患儿的口腔进行擦拭处理。若患儿年龄偏小,可采取镊子夹取棉花球,棉球注意不能太湿防止造成误吸,蘸取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对患儿的口腔进行清洁处理。

3.皮肤卫生护理干预。一方面,保证患儿皮肤维持清洁、卫生,采取温水对患儿的皮肤进行擦拭,乙醇、肥皂水等避免应用。另一方面,指导患儿家属为患儿修剪过长、存在污渍的指甲;在皮肤瘙痒的情况下,禁止患儿自行抓挠,使皮肤破损所致感染避免出现;在患儿瘙痒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遵医嘱采取适量的炉甘石对瘙痒部位进行均匀涂抹,以此减轻瘙痒症状。此外,为患儿准备宽松衣物,勤换床单、被褥等,采取生理盐水浸泡衣物0.5h后再进行清洗,并暴晒>3h。当患儿皮疹消退脱皮时可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油,避免强行撕脱,对大片脱皮采取消毒剪刀剪除。

4.其他护理干预。指导患儿家属保证患儿遵医用药,期间注意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由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对症处理;做好患儿医护期间的心理疏导,可播放儿童歌曲,以亲切、温柔的语言安慰患儿,指导患儿家属多关心、照顾患儿,增强患儿安全感,提高患儿在医护期间的依从性及配合度。此外,加强患儿家属健康宣教,普及猩红热疾病相关知识、医护期间需注意的基本事项,消除家属顾虑,提高家属信任,减少纠纷的发生。

1.3评价标准

2 对两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3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采取( )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时间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15例患儿,仅出现1例鼻窦炎,发生率为6.67%;对照组15例患儿,出现鼻窦炎2例、肺炎1例、中耳炎1例、中毒性心肌炎1例,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2.385,P<0.05)。

3.討论

猩红热作为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会对患儿的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需采取有效的医护干预措施,从而达到改善患儿病情、促进康复的目标[3-4]。

本次提到的针对性护理方法,重点围绕发热症状护理干预、口腔护理干预、皮肤护理干预、用药指导及心理疏导干预等方面实施,护理内容全面,且具有针对性,可促进患儿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的改善,并降低鼻窦炎、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而促进患儿早期康复。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观察组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在发热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皮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由此可见,针对性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颇高;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高度相似[5-6]。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猩红热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可缩短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董格.猩红热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6):211-212.

[2]李德玉.猩红热患儿的护理对策及安全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2):233-235.

[3]王小芳.对猩红热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278-279.

[4]贾媛媛,赵保玲.全方位护理干预对猩红热患儿住院时间及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9,42(05):148-149.

[5]陈慧琴.猩红热患儿36例的临床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360-361.

[6]Dyminska Magdalena,Dzygalo Katarzyna. Scarlet Fever After Streptococcus pyogenes Skin Infection Associated With FreeStyle Libre Glucose Monitoring.[J]. Canadian journal of diabetes,2021,45(7).

[7]Jiang Fachun,Wei Tao,Hu Xiaowen,Han Yalin,Jia Jing,Pan Bei,Ni Wei.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mbient air pollution and scarlet fever in Qingdao, China, 2014-2018: a quantitative analysis.[J]. 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21,21(1).

作者简介:刘玉婷(1990年12月);女;广东广州;职称:主管护师;本科;护理学

猜你喜欢
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康复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