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风险管理对老年患者四肢骨科手术并发症的干预研究

2021-01-03 03:02李慧黄艳华李雪
健康护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老年风险管理

李慧 黄艳华 李雪

目的:探讨系统化风险管理对四肢骨科老年患者手术期低体温、低血压以及压疮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8月期间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手术室接受骨科四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15人,对照组15人。实验组采用系统化风险管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方案。结果:实验组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为15%,对照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45%,试验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系统化风险管理方案可降低四肢骨科老年患者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

关键词:四肢骨科;老年;手术期;风险管理

体温是生命体征重要的指标,体温受到下丘脑中的体温中枢控制,通过调控热量的产生和散失相对平衡,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与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1]。低体温是手术室中常见并发症。低体温易使患者伤口感染的风险增加、凝血功能异常、缺氧风险增加,从而易导致其发生术中休克、延长术后苏醒时间等不良事件[2]。老年患者器官功能老化,合并疾病较多,体温调节能力降低,术中发生低体温的风险增加,不良结局更为严重。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多与麻醉诱导、入室时间、手术暴露、液体输注等因素有关[3]。护理风险管理是将不良事件发生后被动的处理模式变为积极主动的护理风险识别、评价并采取正确行动的护理管理过程[4],积极预防护理工作中对患者造成的潜在伤害风险。因此早期识别、评估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尽早采取护理措施将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低血压等不良事件。现将2019年1月~8月系统化护理风险管理在某院四肢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对象與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月~9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手术室接受四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纳入标准:

①年龄≥65岁;

②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等疾病;

③无认知障碍

排除标准:

①因病情变化无法继续参与试验者;

②治疗依从性差者;

③伴有恶性肿瘤者;

④合并皮肤相关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试验组干预方法

将手术室温度根据患者体温及手术要求进行调整以保证其一直处于正常范围,相对湿度调至55%~60%。在输注液体或使用冲洗液时可用使用恒温箱加温至37度,而输血则可以使用专业的输血加温器进行加温到37度。保暖时可以采用充气式恒温毯,温度宜控制在38.0℃左右。④严密监测血压,当患者收缩压低于90mmHg,适当调节镇静药物。或监测患者CVP,若CVP低于5cmH2O需进行扩容。⑤全身骨突部位使用中空圆形垫进行减压。对于Braden评分≧12分的高危患者,术前给予患者的骨突部位使用压疮减压敷贴进行保护性减压。

1.2.2 对照组干预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手术常规护理,骨突部位予以垫硅胶垫,使用气垫床,防止压疮的发生,保持皮肤干爽,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严格无菌要求和手卫生制度,调节室温。

1.3 评价指标及判断方法

1.3.1低体温、低血压、压疮发生率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手术期间发生低体温、低血压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1) 低体温:由手术护士测量其腋温低于36.2℃

(2) 低血压:手术期间血压低于90/60mmHg

(3) 压力性损伤:局部皮肤或组织由垂直压力或摩擦力、剪切力共同所致的缺血、坏死、溃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共纳入30例,试验组、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男/女比例分别为6/9和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高龄与否、麻醉方式基线资料比较见表1。

(P≥0.05),(见表1)。

2.2 两组低体温、低血压及压疮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低体温2例,对照组低体温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压及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系统化可降低老年四肢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

有研究指出老年手术治疗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有:BMI低、术中液体输注量大、术中失血量大、术中输血量大、麻醉时间、入室体温等因素的影响[2、5]。,Hyejin等采取了加温毯、术中液体加热等一系列措施,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达到了较好效果[6],本研究在总结各种手术低体温预防措施,再结合临床经验,通过低体温风险分级策略,予以不同风险等级患者相应的低体温预防干预措施。有学者指出[7]予以不同患者相同的低体温预防措施,虽然可取得较好的术中低体温预防效果,但存在针对性差,人力资源、医疗资源浪费多问题。而依据患者的低体温风险评估等级,可在节省人力、物力资源的前提下,获得理想的预防效果。

4 小结

本研究将系统化风险管理应用在老年四肢手术患者中,通过评估患者的风险因素,从而采取个性化针对性措施,低体温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有效的减少了四肢手术老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尚短,因此未来还需要在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样本来源,延长随访时间,增加观察指标,以期更加全面地评估系统化风险管理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桂玲,韩慧慧.围术期体温和肿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8):2319-2321.

[2]管恩玲,孙建良,陈淑萍,张洪海.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及其处置对策[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07):783-786.

[3]张璐,曾莉.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02):153-154-155-156-157.

[4]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

[5]陶金冉,翟惠虹,邢洁,冀明,韦键.全身麻醉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8,35(12):931-933.

[6]Hyejin, Kim, Nayoung, et al. Development of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 Management Protocol for Surgical Patients[J]. 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erianesthesia Nurses, 2018:33(4):27-28.

[7]夏莹,刘毅,韩文军.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术中充气加温毯体温保护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05):156-159.E7A21E82-C31F-4CC2-8BBB-D611B67A3BF8

猜你喜欢
老年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