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四伏”下的苹果供应链企业如何自救

2021-01-03 00:01文|贾
企业文化 2021年28期
关键词:话语权营收厂商

文|贾 丽

苹果宣布将于北京时间9 月15 日凌晨1 点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推出iPhone13 系列手机。而华为也同期宣布将早于苹果两天,在9 月13 日推出新品,届时或将带来一款对标苹果的大屏手机。两者颇有隔空打擂台的意味,而在这一热闹的背后,苹果供应链危机逐渐凸显。

危机四伏

中国厂商在苹果供应链的地位正在与日俱增,甚至一度走向“神坛”。据苹果公司发布的2021年度《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及2020年主要供应商名单显示,在前200名供应商里,中国大陆厂商共有96家,占比48%。中信证券数据显示,从苹果公布的供应商名单来看,从2017年开始,每年几乎有二三十家企业会出局,而中国企业成为替补的第一梯队,占据了“替补”的较大比重。经过多年的发展,让苹果对中国产业链形成较高的关联度。

据了解,苹果70%零部件的生产、封装及组装均在中国完成。不过,部分厂商正在牺牲利润来换取更多订单,加之对苹果的强依赖,隐现危机正在凸显。从苹果产业链德赛电池发布的年报来看,其去年45.47%的营收是由苹果贡献的。而对于欧菲光而言,在去年营收中苹果的业务占据了30%。在今年初,苹果与欧菲光终止合作。公司上半年的营收同比下降49.96%,净利润下滑了93.25%。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37%的苹果概念股公司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

“苹果供应链中国企业利润下滑,其原因主要是受疫情影响,相关原材料的成本急剧上升;中国大陆市场劳工成本、物流成本等诸多成本的提高,变相地降低了自身的利润;中国供应链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中国本土企业软权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锡冰表示。他还表示:“与德赛电池类似情况对苹果供应链依赖较大的公司不在少数。如果苹果供应链出现问题,这些公司很难全身而退,尽快发展新的业务和利润支撑是其当务之急。而苹果对供应链企业的利润压榨也是由来已久,时间长企业竞争惨烈矛盾还会进一步激化。”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认为:“近年来苹果的创新缺失实际上已成为一个趋势,苹果供应链企业也应该思考如何寻找更多元化的增长点,来避免苹果单一主体对自身的影响。”

话语权遭挑战

“苹果新品的功能都在预期之内,缺少新的富有想象力的元素,可见其市场目标主要还是存量用户为主,难以吸引新的用户。”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不过他认为:“由于目前还没有足够强劲的竞争对手,苹果在中国还是会得到不错的发展。苹果订单没有因创新力不足而大幅缩水,产业链配套公司的业绩也在预期之内,A 股相关公司依然活跃,中国企业依旧将是苹果供应链的主力,话语权也在逐渐提升。”

而意识到成本等危机的苹果,曾一度试图转移生产线。为了减少生产成本,苹果联合多家代工厂商向生产成本更低的印度、越南转移,不过,一场疫情打乱了苹果的节奏。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表示,苹果作为行业龙头也难抵成本持续增加,利润不断被压缩等情况。根据苹果财报显示,其iPhone 硬件毛利率从2009 年最高峰时的74%,已经一路下滑至60%左右。中国的房租、人力、零部件成本上涨给苹果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此外,国内的手机厂商推动中国供应链本土化,也导致苹果对国内供应链的话语权遭遇挑战。虽然苹果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一再受阻,如文化抵触、疫情延伸等,但中国的苹果供应链企业也需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不再仅是基础代工,并逐渐提升话语权,否则不论其业绩还是市场估值,都难以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猜你喜欢
话语权营收厂商
新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
No.2 知乎2021年全年营收29.59亿元,同比增长119%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9.58亿美元AMD营收连续5个季度下跌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
媒体话语权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风际游戏:冲刺十亿营收
中国不断提升国际宇航话语权
被春天取消了话语权以后 [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