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先进典型的培育与管理实践探究

2021-01-03 00:41文|张
企业文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女职工后勤职场

文|张 露

在职场上,女性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像心思缜密、情感细腻、温柔善良、善解人意等,发挥女性职业优势,培养女职工先进典型,应树立女性的自我意识,尊重女性地位,改善女职工福利待遇,健全女职工绩效管理制度。近年来,书香女性、敬业女性、创业女性和女性达人等先进典型和荣誉称号骤增。女职工不仅是职场女性,而且兼具多重家庭角色,职场付出更为艰辛。优化女职工先进典型培育方案,理应综合培养女职工综合能力,同时发挥企业后勤服务管理作用,改善女性职场待遇,确保女职工绩效考核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以此激发女职工的潜能。

一、综合培养女职工综合能力

企业应重新定位女职工培养目标,结合本组织发展需求,立足于创新,全面优化中青年女性人才创新培养方案,不断提高女职工综合能力。作为职场新女性,必须具备科学洞察能力、敏锐的感官能力和创新再造能力,能准确认知和识别万事万物,正确判断各种信息。同时,要立足于独特的视角,这样方能感知和体验世界,学习知识,寻找创新灵感。从基础角度来讲,科学洞察能力是职场新女性研究信息、世界、科学,识别信息正确与否以及获取直观体验与感受的源泉。一般情况下,女性情感更为细腻,洞察能力也更为敏锐,能仔细观察和发现有效信息。对于职场新女性来讲,科学洞察能力是多种复合能力的组成,主要包括信息观察能力、创新再造能力、用户体验研究能力、市场调查分析能力、专业研究能力、痛点分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风险分析能力、抗压能力和财务预算能力等。创新再造属于一种创新表达,有更高的输出价值和展示效果,应用技术也更为新颖。职场女性创新再造能力包括决策方案创新能力、创新战略制定能力、造型设计能力(包括调研设计)、创新型产品设计能力和商业创新设计能力。在女职工先进典型培育过程中,培训讲师应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工龄的女职工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确保课程内容的可行性,与此同时,要重视优化培训方法,促进远程培训、flash培训、虚拟课堂培训、微课培训、实践培训及学徒培训的有机结合,同步提高职场女性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实践技能。另外,要做好女性职业道德培训工作,融入敬业乐群理念,不断强化职场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引导她们正确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树立远大职业理想,耐心做好本职工作,做职场新女性,这样方能将企业内部女职工培养成有知识、有技能、有道德、有理想的高素质人才。

二、发挥企业工会后勤服务管理作用

对企业组织来讲,工会后勤服务管理会针对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完成任务提供需要的配套设施与一切条件,目标与任务不同,后勤服务内容也不尽相同。从研究方向来看,当代企业工会后勤服务管理以研究如何提高内部资源配置率和利用率为主,其核心目标是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从管理特征来看,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有三大特征:第一,社会性。企业工会后勤服务管理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做好后期服务管理工作,必须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动态。第二,经济性。企业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属于商品经济领域,其实质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科学配置后勤资源,做好经济核算工作,以此实现后勤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的有效对接。第三,服务性。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显著特色是服务,不仅服务于内部员工和本企业的发展,而且服务于社会。当代企业工会后勤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广泛,主要包括物资管理、设备维修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医疗卫生管理、员工生活管理(尤其是女职工生活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等,发挥后勤服务管理作用,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则应搭建完善的后期服务平台,实现精细化管理,着重优化企业人才管理发展战略,健全企业社会保险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且随着企业的发展,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女性职工群体中,提升女性职工的思想素质与精神面貌。

此外,工会组织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整体结构来讲,工会是协调企业和职工利益、矛盾的群众组织,具有很强的号召力,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女职工群体在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渗透和教育,有助于凝聚女职工的力量。此外,工会组织通过开展实施多种多样的民主管理活动,号召女职工群体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监督和决策,强化女职工的职责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同时也在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了途径。与此同时,企业工会通过宣传先进女职工和典型事迹,以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导、激励全体女职工的作用和目的。另外,工会通常会主动了解女职工的思想动态和职工诉求,维护女性的合法利益,并帮助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和后顾之忧,如发放节日福利、困难职工家庭救助等,从而使女性职工能安心工作。

三、改善女性职场待遇

在设置薪酬福利待遇管理模块时,应结合女职工的工龄、岗位、工作态度合理分配基本工资、津贴、奖金所占比例,发挥社会保险的重要作用,所谓的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待遇的核心。从总体结构来看,社会保险细分为五种: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在达到退休年龄之后从养老保险中获取适当的经济收入来维持基本生活;工伤保险属于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如果劳动者在工作中意外受到伤害或者患有职业病,导致劳动能力丧失甚至死亡,则有权获取经济赔偿;失业保险属于一种失业补偿,劳动者未到法定退休年龄,也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却因为就业单位存在某种原因而失业,则有权依法获取补偿金;医疗保险用于支付劳动者生病后的医药费和住院费;生育保险主要是为女职工在孕期和哺乳期提供津贴和医疗福利待遇。对当代企业人才管理工作来讲,落实社会保险制度有助于激发女职工的创新潜能、奉献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培养女性人才对本组织的归属感。同时,辅助本企业规避风险,促进本组织的良好发展,为本企业吸收更多高素质人才,避免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

四、健全女职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

健全女职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理应在设置绩效考核指标时,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其中,客观性原则要求制定客观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指标的客观性,在实施评价过程中,须提供客观、真实的绩效信息,剔除不合理的内容。科学性原则要求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应科学独立,遵循企业发展与市场经济规律,在评价工作中采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各部门工作内容与特征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可行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企业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必须明确、具体和细致,具有可操作的价值;另一方面则是指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必须实用和可量化,能被全体员工所接受,与此同时,要兼顾在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是否具有相应的实行条件。通常,在企业绩效考核评价工作中,必须立足于企业组织绩效目标、各部门目标与员工绩效目标,将评价指标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结合企业组织与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开展绩效考核评价工作。导向性原则要求体现出企业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的导向性,通过量化指标来判断企业组织、各部门与员工绩效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能否持续提升绩效,落实该原则能够同步提高女职工个人绩效与企业总绩效,促进女职工群体和企业组织的共同发展。此外,在开展女职工评价考核工作中,必须立足于企业战略目标和业绩评价目标,正确运用可行的考核方法对女职工绩效和企业整体经营业绩实施考评,然后,将客观的考核结果反馈给女职工与管理层。运用绩效评价考核工作引导女职工规范工作行为,不断增强本企业凝聚力,提高她们责任意识。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绩效评价考核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正确实施精细化管理。

综上所述,优化女职工先进典型培育方案,首先应综合培养职场新女性,不断提高女职工的科学洞察能力、敏锐的感官能力和创新再造能力,树立女性自我意识和崇高的职业理想,深化她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其次,应重视发挥工会后期服务管理职能,引导女职工群体在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渗透和教育。最后,要重视改善女性福利待遇,健全女职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全面激发女性的职业潜能。

猜你喜欢
女职工后勤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煤炭企业后勤创一流对标管理研究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能力生成探究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做好转型发展中的基层女职工工作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论女职工如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建功立业
疯狂的职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