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管理新形势下企业离退休工作的思考

2021-01-03 01:23唐亚楠
企业文化 2021年17期
关键词:老同志社会化职工

文|唐亚楠

退休职工安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中不可忽视的内容。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趋向逐步发展,企业中退休老员工的工作安排与分析及受到的社会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这项工作安排是否合理,也会直接关乎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安排和调节的成效。

一、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研究价值

退休老职工社会化管理,是指针对已经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群体实行的社会服务和系列管理内容层面的对应安排,以确保退休老职工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可以保障日常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合理安排,抑或者实现良好的工作安排和系列化的调整,避免出现退休老职工生活窘态等状况,这是国家公共服务平台中基层服务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和对应调节的有效方法,它将国家与社会建设的具体环节很好地组合衔接在了一起,也为国内其他企业的退休离职职工社会化管理活动的有序调节与安排提供了明确的趋向引导。

当前国内私营企业经营期间,针对退休职工养老方面的问题定位研究上,还与国企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差距,常见问题所占比例为:退休职工工作安排管理机制不完善占30%、工作服务目标模糊占30%、薪资福利管理工作对接不连贯占25%,其他情况占15%。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在当前发展状态之下,实现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系列活动方面的对应调整。

二、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离退休工作的责任感

广大老同志具有丰富的经验智慧、专业优势和人生阅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企业要把老同志蕴藏的这些优势资源传承好、发扬好、利用好,灵活运用各种活动载体,鼓励他们继续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这是保持企业与老同志情感纽带,提升退休人员幸福指数的客观需要。离退休人员做出的历史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要落实好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合规待遇不降低、服务水平有保障、感情纽带不会断“三个定心丸”,为老同志安享幸福生活创造条件。

这是破解社会化管理工作中的矛盾问题,确保队伍和谐稳定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化移交前多数企业特别是服务管理做得比较好的中央企业,老同志思想上普遍担心社会化管理后待遇水平、服务保障会降低。同时,目前很多街道社区的服务保障能力客观上与原企业有一定差距。面对这些问题,企业有责任妥善解决移交遗留问题,使各项工作有序衔接。

三、社会化管理新形势下企业离退休工作策略

(一)建立一人一策机制,提升离休人员服务保障水平

离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新中国成立、建设发展做出过重大历史性贡献,要倍加珍惜为企业离休干部服务的机会,从离休干部的实际需求出发,最大限度提升离休干部满意度,健全和完善离休干部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好各项待遇政策,做到“一人一策”,竭尽所能提供亲情化个性化多样化服务,确保政治生活待遇落实到位,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

(二)建立党建共建机制,合力打造离退休工作新格局

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街道社区的对接合作,采取与社区签署结对共建协议、开展线上党建活动、合作建设活动项目等方式,开展好退休人员党建共建工作。通过建立情况通报、参加重要会议和活动等制度,确保老同志政治待遇不受影响。围绕党和国家大事要事,引导老同志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部署要求同频共振、同步前行,做到“两个维护”。

(三)社会化管理工作连贯式衔接

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活动具体实施和推进期间,注意企业中各个部分工作的连贯式衔接,也是其活动深入化推进中不可缺失的控制点。其一,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活动,要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安排、社会公共服务要素衔接等方面很好地串联起来。其二,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践群体需要做好多重管理内容的承接定位。

比如,某企业进行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期间,为确保该部分工作开展中干扰性隐患逐步降低,后续活动具体实施层面所给予的相关要点可概括为:

(1)从当前企业实际运营和生产的基本情况出发,在企业内部形成离退休职工工作交接管理、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以及多样化生产因素安排等方面的内容评估。

(2)实行多样化的生产调节与分析时,注重结合国家离退休职工的管理要求,及时为离退休职工提供企业证明、养老、医疗等方面的资料,并适当地进行社会化管理因素层面的对应安排和整理规制。

(3)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活动具体安排时期,注意企业管理服务群体人员能力的提升,也是其活动具体实施期间不能缺失的一方面。比如,定期组织企业离退休职工服务人员进行当前工作情况总结,甚至是定期开展离退休职工社会化工作方面的专业理论学习等,循序渐进地提升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人员的能力。

(四)健全作用发挥机制,持续引导老同志增添正能量

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深化增添正能量活动,组织引导老同志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好党的优良传统,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采取专题调研、座谈交流、意见征询等形式,组织引导老同志继续为企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发声发力;鼓励和支持老同志通过调解矛盾、宣讲教育、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协助社区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维护和谐稳定大局。结合实际,通过老年大学、老年社团等方式,继续组织老同志开展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活动。推动信息化、精准化与离退休工作深度融合,继续建好用好离退休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公众号、微信群等载体平台,为老同志了解企业情况、开展学习教育、丰富文化生活、参与组织活动等提供支撑。

(五)适应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离退休工作机制

离退休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服务的对象是一个政治经验、人生阅历都很丰富的特殊老年群体。在社会化管理新形势下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保持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目前,随着退休人员实现社会化管理,一些单位对离退休工作部门进行了机构撤并、职能划转和人员分流安置。对此,一方面,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可以适时对机构和队伍进行适当调整,也可以在过渡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但不管机构怎么变,离退休服务管理的基本职责不能变,必须确保老同志的事情有人管、服务不断线。同时,要妥善安置好工作人员,注意保留业务骨干。另一方面,要着眼时代发展和事业需要,不断探索实践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机制、工作模式、方式方法,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六)明确服务目标

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工作得以科学实施,应从明确工作服务目标开始。其一,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工作实施的服务主体是人,服务管理活动的开展,自然也要从明确实践目标入手。其二,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活动的具体实施,在于不断地依据企业老退休人员的基本状态,适当地进行服务目标层面的定位。

比如,某企业主要从事电子程序开发,系统进行生产多样化工作安排时,为适应当前工作的具体实施需求,工作人员主要是针对管理目标确定层面进行了多样化的调整:第一,企业进行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安排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离退休人员人员的需求,尽量将人员需求与公司的利益损失比重降低两者很好地衔接起来。第二,开展多元化的产业工作安排和处理,从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的实际状态,为离退休人员提供资金、养老以及返聘等方面的工作安排,做好企业发展中离退休人员的管理,而不是一股脑儿地进行产业安排,这是有序的企业实践人员安排方式。

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目标的定位和研究上,研究目标的确定就好像是眼睛一样,它为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工作未来深入化推进和剖析提供了更为明了和科学的实践向导。

综上所述,关于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分析,是当代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不断调节和优化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明确服务目标、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机制、社会化管理工作连贯式衔接等方面,研究融合有序进行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安排。因此,本文研究结果为当代私有企业的全面调节提供了新视角。

猜你喜欢
老同志社会化职工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欢声笑语迎国庆丹枫迎秋度重阳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一心守护青年职工安全的“郑安全”
浅说老同志的圆梦追求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
情真意切劲足老战士报告团的老同志共话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