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力企业培训效果探究

2021-01-03 04:33文|俞
企业文化 2021年23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评估效果

文|俞 丽

电力企业对于社会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稳定群众生活的重要力量。人员是保证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员工个人状态与工作技能是推动企业长足发展的关键,需要基于电力企业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不断优化和发展。电力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如何在原有人力基础上,保障员工素质得以提升,成为当前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以往培训不到位,加强培训环节设计,切实提升电力企业培训的有效性。

一、电力企业培养员工的意义

(一)培训是知识经济实现的有效路径

对于知识经济而言,更强调呈现出可持续发展,并且主要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形式。作为新型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在国家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有效地成为当代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经济组织形式,代表了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能够呈现出密集、复杂的组织机构模式,这种模式与电力企业技术相符合,未来发展中,如何保证电力企业能够有效地将先进知识传递下去,并基于原有知识不断衍生新的知识,形成完美的知识体系,是当前开展员工培训的重要职责所在。

(二)培训是企业的生命力保障

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为社会持续性的提供电力,保证电力生产,这些都是电力企业生存发展依赖的重要因素。由于电力生产过程中,涉及复杂的学科,在电力行业每一次技术上的创新,对于行业而言都是新突破,能够带领企业生产走向新的层面。通过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的创新能力,获得先进技术,将其应用于创新生产中,保证企业生产工作的持续性发展。

(三)培训是企业竞争软实力体现

电力企业作为生产与服务兼具的企业,是通过为用户服务,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企业存在的价值,并基于服务质量与生产创新,不断的探索发展。保证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电力企业在各个环节工作上的改进,都需要员工以先进的思想和技术手段面对工作,保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进行探索,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竞争力。

(四)培训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的机会

自我实现指的是员工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能够实现个人良好的成长与发展,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员工自我实现需要不同因素支持,其中企业给予的支持最为重要。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与培训环境,促使员工完善个人的专业技术,实现新的发展,为实现自我提供良好的机会。

二、电力企业培训模式

传统培训模式常见传帮带模式,利用老员工长期工作的经验,带领新员工和缺乏经验的员工,属于分享体系的培训方式,能够建立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向,通过带领的方式,加强受培训员工对事物的理解,这也成为传帮带模式从发展到现阶段,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企业除了内部培训外,还会聘请外界的专家,但是外界人员自身的专业丰富,对企业实际情况不了解,难以开展有效的培训;此外,还存在员工自我制定计划开展学习,对自身行为加以评估,实现自我管理。现代化培训模式多种多样,但是都存在问题,难以有效保证电力企业培训开展后的效果,需要制定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模式,保证企业培训工作能够在未来有效开展。

三、提升培训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观念、制定科学的计划

制定科学的计划,是保证培训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根据计划为员工提供详细的培训内容,促使学生加深对电力知识的理解,更积极地投入到培训工作中。

1.为员工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想要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需要企业认真为员工培训工作谋划,然而实际开展培训的过程中,企业多是采取表面培训的方式,对于人员的培训更多是应付了事,对于人员发展的帮助并不大。企业不看重培训工作,使得工作人员觉得培训对自身无用,对于培训的理解停留在理论与技能两方面。无法从长远角度规划自身未来发展,缺乏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难以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如何保证企业正确认识到培训对于企业发展,员工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并且愿意积极开展培训,提升培训效果,是当前电力企业开展培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那么需要从观念入手,使员工意识到参加培训对自己的益处,提升专业能力与知识,才能在实现自我的同时,推动企业发展。

2.分析培训具体需求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培训工作对于企业和员工都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开展培训是企业需要明确的重要目标,企业培训工作难以开展,无非是对培训的实际需求不够明确。由于培训缺乏科学性,造成工作上的盲目性。电力企业凭借以往的经验开展培训,目的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并不是为了切实提升人员能力。这样开展的培训,难于保证将人员发展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导致培训工作不够理想。对此,企业的人事部门需要结合人员的实际需求开展调研,对人员需求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制定科学计划。首先需要对岗位情况有所了解,明确岗位需求后,对流程、内容等建立具体的指标;其次,结合员工表现与工作需求进行科学筛选。结合员工个人素质与岗位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员工与现有工作的适配度,明确员工的具体差异,才能更好地开展培训,通过培训将存在的差距消除,根据需求制定培训的重点,分清具体主次内容。及时转变观念采取因地制宜的培训方法,通过制定针对性的方法,确保人员的技术与知识都能同步得到提升,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

(二)注重过程、转变以往培训模式

尽管当前电力企业的培训模式具有自己的风格,但是在培训内容、理念、过程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需要人员加强对培训过程的重视,并针对现有的培训问题,进行优化调整,推动培训工作更好地开展。

1.结合实际调整培训内容

电力企业在培训过程中,忽视对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由于员工个人技能存在差异,统一性的培训内容,导致内容缺乏实用性,难以提升培训效果。制定培训教材,需要结合企业与员工需求,并非凭借经验,导致培训内容脱轨。缺乏实际,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与员工相结合。对此,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员工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是基于充分了解员工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能够强调职业技能,同时突出培训重点,形成有层次的培训体系。管理人员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符合需求的课件,定期更新培训资料,提升培训效果。

2.创建优秀的师资队伍

对于电力企业培训工作而言,指导者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优秀的培训教师能够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确保员工在培训过程中获得经验,实现更好地成长。但是,企业在培训时缺乏专业性,培训队伍中师资力量不足。外聘的人员对企业实际情况不够了解,难以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培训。导致培训教学内容与实际不相符,难以保证培训效果。因此,开展电力企业培训工作,需要培养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员工,通过提升其对理论和技术的掌握水平,组建有经验的团队,为员工进行培训。外聘人员应注重选择经验丰富的讲师,将内部教师培训与外聘教师相结合,为企业储备充足的师资力量。确保教师队伍在平时完善自身能力,充分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积极地参与到交流研讨会议中,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3.完善监督手段

对于培训工作而言,重要的是保证过程与结果。实际培训中,人员过于注重前期准备,导致实际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并且与培训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组织者鲜少在培训过程中询问成果,只会进行单一的考核,这样导致人员学习差距不断拉开。培训过程中,培训人员需要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能够保证培训人员及时掌握员工学习实际情况,保证培训的实际效果。在与员工交流的过程中,将其反馈记录下来,为后期培训做参考。

(三)健全培训评估机制

培训并不是一时兴起,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完整体系。企业在组织培训后,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培训情况做出评估,保证培训的实用性。企业开展培训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培训从成果转换成企业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创造更大的利益给企业。多数企业对于培训优化,重点放在改进方面。缺乏有效的评估,无法界定培训的具体效用,无法认识到培训评估的重要性。企业缺乏规范性的评估方法,导致评估模式单一,难以带给员工激励作用。需要结合培训对象与内容等多方面开展评估,建立完善的效果评估体系,充分保证培训效果在评估过程中得到体现。科学地开展评估能够明确培训的实际效果,对此,需要企业加大在培训效果评估方面的投入,采取多样性的方法对员工学习成果加以考核,判定培训的有效性,保证培训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并建立评估系统,督促员工将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在生产中。将培训活动的评估情况进行记录,为后期培训提供科学的保障。企业可以建立以提升能力为核心的主题,组织人员科学开展培训试验,根据各阶段的验收情况,形成完整的培训体系,重视培训工作,同时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企业发展续航,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并通过培训方法,打造优质的人才团队,为电力企业提供给高层次的人才,满足现代化社会对电力企业提出的新要求,推动企业长效发展。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评估效果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电力企业流量数据分析研究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