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语境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研究与实践

2021-01-03 19:12荣,周
关键词:导师制全程本科生

杨 荣,周 梅

(西南民族大学 a.中国语言文学学院;b.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高等教育的主战场是本科,本科生是大学教育的主体。教育现代化,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现代大学的功能与使命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等方面,其核心功能毋庸置疑是人才培养,大学以培养大学生成“人”为使命。“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1]本科生导师在新时代教育教学中就显得极为重要。

导师制始源14世纪时期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研究生“个别辅导制”——研究生导师制。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本科生导师制则是较晚时候才产生的。

虽然本科生导师制可溯源至牛津、剑桥等古老大学的实践,但本科生导师制的原始雏形却是独立于古老大学的“私人教师辅导”(Private tutors)。但是,那时私人教师辅导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得起的,因为聘请私人教师是需要学生自己承担相应费用的。后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学校教育制度中率先建立了本科导师制,目的就是为了使得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平等地接受老师的个性化指导。[2](P1-9)

众所周知,牛津大学对全世界高等教育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其中之一就是创建了基于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牛津大学新生进校后,学院就会安排本科生导师给予相关指导。本科生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计划和品德修养。本科生导师一般每周会和指导的学生见面一次,学生和自己的本科生导师面对面进行讨论可以说是牛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除了指导学生学业外,还会对所指导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进行解答和提供帮助。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防止同学们产生厌恶情绪,他们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场所往往不拘一格、随意多样,有些时候在导师的办公室或试验室,有些时候则在自己家里或者附近某家咖啡馆等,把知识学术性与轻松愉快氛围有机统一,收到了极好的效果。牛津、剑桥大学先后培养出了16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不同国家的近百位国王、总统、首相,成功之处就在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深入实施。也正是因为如此,本科生导师制才被誉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

1909年洛厄尔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期间,最大的贡献就是完善了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他在哈佛大学建立了基于宿舍制的校园社区生活——以宿舍为单位,让学生和老师在学习和生活上广泛接触,有人称这种形式为哈佛大学生除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之外的第三课程。哈佛大学很长一段时间学生规模不大,所以,洛厄尔校长时代本科生导师主要由教授担任。哈佛大学在本科生中施行的导师制,首先是使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变化,他们的学习成绩随之普遍地提高了,其次是老师们职业成就感都显著地增强了,许多导师都树立了更好地培养有抱负的学者这样的崇高信念。[3](P15)英美等世界著名大学的本科导师,成效明显。本科导师制既助力大学差异化个性化人才培养,又确保了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成功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实践。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人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七情六欲的。1995年-2010年之前出生的人被称为Z世代,他们多是在互联网上度过童年时光的。在万物互联的网联化时代,“00后”已经成为今天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拒绝严肃,经常拿任课老师和辅导员照片做表情包的群体;他们是新媒体的“忠粉”,喜欢手游、动漫、二次元、抖音,有着独特语汇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拒绝填鸭式教育教学,生动幽默,喜欢讲段子的群体;他们敏感、冲动、任性,动辄在新媒体上开撕、杠精的群体;他们成才愿望强烈、敏感自尊,同时也是有着许多困惑,自我意识强烈而又迫切希望别人关心、尊重的群体……面对这样的新群体、新挑战,最佳教育方式就是因材施教,这就促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落实好本科生导师制。早在2005年1月7日教育部就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4]

全国有民族院校32所,其中国家民委管理6所,地方省级人民政府管理26所,本科层次21所,专科层次11所。西南民族大学实现了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的大团圆,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表现得极为突出。在民族院校,多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习俗、文学艺术等民族文化因素,在校园中碰撞、交流和融合,构成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和教育教学的靓丽景致和独特背景。民族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少、边、山、穷、老”地区,多民族学子的个性差异较大。由于他们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较大,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民族多元性和文化多样性,进入大学后的适应期相对就比较长;他们的汉语口头表达水平和汉语书面表达能力参差不齐;他们中国的贫困生和特困生较多,需要较大精力勤工助学以帮助其完成学业。面对客观存在独特性和差异性,因材施教相较于一般院校和重点大学而言,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急需,施行本科生导师制就更显得必要和迫切。[5](P147)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具有红色基因和光辉历史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学,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已经有 70 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化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对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生活与大学生活差别极大,高中阶段学生以学为主,除了睡觉其它时间几乎都处在老师或家长管教下。进入大学后则相对自由,辅导员管理往往多达二三百个学生,不当学生干部或者不主动的学生,十天半个月也可能见不到辅导员。大学本科既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又是他们思想最活跃的阶段,如果疏于自我管理,又缺乏老师的正确引导,稍有不慎则可能三观尽毁,节操碎地,因此大学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6](P3)在辅导员实施因材施教受限时,本科生导师制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不足。

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充分发挥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高校的现实选择。事实上,国内许多本科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也已经有十多年了,本科生导师制实行使学生个体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已经起到了极好的作用。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本科生导师目前定位模糊,职责不清:本科生导师职责既与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有交叉,也与任课教师的工作有重叠。再加之激励机制不尽合理:导师工作的量化和考核制度,激励措施不完善,报酬普遍偏低,没有充分肯定教师的付出。在新时代,本科生导师制有必要深入研究。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既不同于辅导员制度,也有别于研究生导师制。本科生全程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涉及面宽而广,学习、科研、思想、生活、心理等,既有学业学习指导,又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还有思想引领与生活关怀等,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超越了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功能,而成为一个过程,一个影响学生的过程”,[7](P206)所以我们认为,在新时代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既不是低年级导师制,也不是高年级导师制,也不同于英才导师制,和学生宿舍导师制也有别,而是从本科生进校到毕业的全程导师制。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行,更有助于本科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

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质就是实行一种由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等进行差异化的个别指导的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等的个性化差异化指导,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每位本科生全程导师原则上可指导5-10名学生,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差异化地因材施教,关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确保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此,每年本科新生入校之后,学院应及时根据各专业的新生人数,第一时间将新生的本科生全程导师进行合理分配并通知到每一位师生,以便尽快地建立本科生全程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本科生全程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如果从大一到大四不同年级工作重点应有所侧重。一般来讲,大一新生阶段,本科生全程导师主要应当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节奏,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同学们树立专业兴趣,提升专业认同感,坚定他们的专业选择。在大二大三阶段,本科生全程导师应当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实习实践等,帮助他们解决专业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而在大四阶段,本科生导师则应侧重指导学生考研,了解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情况,指导学生为就业做好相应准备。

本科生全程导师的有关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方面:

(一)理想信念引领

本科生全程导师务必要清楚明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6](P9)要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各族学子强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始终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课教学,强化课程思政意识,寓教于乐,“要引导教育学生多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等。要开出书单、指出重点,让学生正确理解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感知中华文化魅力”。[6](P22)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的紧密结合上,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6](P6-7)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6](P6)进一步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感,强化责任感。

(二)专业学习导航

目前,大一本科生在入校前,通常由学院按各专业培养方案直接将第一学期的课程导入每位同学的课表了,新生入校后往往只是自主选择全校性通识课程。但是从第二学期开始的所有课程和学分,均需学生自己自主选课和修读获得。故此,本科生全程导师需认真学习并弄清楚指导学生所修读专业的培养方案和修读指南,清楚地了解该专业课程体系和修读指南所开课程的先行后续的逻辑关系,指导学生制订各自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和修业计划,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选课,确保学校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别关键的是要指导学生读懂本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表”和“教学进程计划表”,明确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本科生全程导师再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志向、学习能力、学业规划、职业意向和其他实际情况,指导并帮助学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出适合自己的科学合理的学业规划。这其中重点是学习计划,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志向、学习能力和职业意愿等,科学、合理、量力而行地选课和修读。要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从而避免为学分而学分,减少选课的盲目性,杜绝混学分、凑学分、刷学分等不良现象。督促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从而使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得以完善和发挥效能,充分发挥专业老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本科学生如果没有老师们的指导,仅仅根据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或者课程学习的难易程度或者听高年级学生说某门课容易通过等作参考来进行选课,很有可能漏掉部分应该选修的课程,或者会忽视一些重点课程的学习,这样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相应必须的点、线、面、体等各个层次就有可能出现盲点和短板。这时本科生全程导师在大学生专业学习和本科人才培养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

(三)科学研究能力培养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洪堡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大学要实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理念。目前,国内对本科生科学研究尚未有明确定义,我们赞成Merkel的观点,他认为,本科生科研“泛指学生和教师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各种协作,可以被用来描述探索性和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活动,也包括学生在教师的研究项目中做研究助理或者学生自行设计的项目和公开科研成果”。[8]新时代的本科生全程导师,既要从方法上指导学生阅读各门课程必读书籍,也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将心得体会行诸文字,撰写课程小论文,培养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对那些学习能力强,有意愿报考研究生甚至将来从事学术研究的同学,则可以指导学生参与自己主持或学院其他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目前,本科生参与科研,主要包括参与导师课题、参加科技竞赛、或自行申请的科研项目等形式。但是无论本科生以何种参与科研,均应强调协作性、原创性、主体性。“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能完整地体验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索过程,进而促进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9](P54)本科生持续深入地参与投入各种形式的科研项目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学术研究能力,这既有利于其创造力和可就业能力的提升,也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优质的创新人才和充足的创新成果。

(四)实践创新指导

实践创新在本科阶段主要有,一是课程实践,二是专业实习,三是毕业实习,四是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与训练,五是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六是本科毕业论文等等。本科生全程导师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所涉及的这些实践创新环节应该熟知,从而在本科生学业修读全过程中给予释惑和提供指导。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10]再次强调重视创新理念的贯彻实施。此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仅是大学生素质教育,更是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本科生全程导师要鼓励、引导和指导学生积极申报、踊跃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相关活动,积极申报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同学们以创新创业项目优秀成果来申请替代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多是从自己兴趣爱好出发,自主选题,自愿申报,自主参与,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参与度是越来越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培养、锻炼和提高。有的同学发表了学术论文,成功保研名校深造,有的同学以大创项目的优秀成果来申请替代毕业论文(设计)顺利通过答辩。

(五)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

由于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内涵丰富,从宏观角度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从具体层面主要指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养、科学文化素质、遵纪守法意识、道德意识、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媒介素养、信息反馈与处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思辨批判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等。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除了学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等的教育、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并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外,本科生全程导师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本科生全程导师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社团,参加班集体、学院或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多听校内外专家讲座,利用寒暑假有计划地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综合施策全面发力全程育人,有效提升每一位同学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六)升学就业指导

到了大三、大四阶段,绝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学业规划和职业意向应该说都是比较明确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对自己所指导学生的职业意向及毕业去向也理应清楚,对拟考研和拟就业的同学要分别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拟毕业后就业的学生,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自身素质和能力,鼓励他们参加简历制作大赛、模拟应聘,听就业分类指导讲座,报考教师资格证书、秘书资格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素质能力,选择适合的职业领域和工作岗位;特别是对在同学们中间盛行的“考公务员和研究生才是王道”的思想要正确引导,要引导同学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多为学生提供招聘信息,尽量避免“慢就业”或不就业;对少数就业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指导他们撰写和制作个人简历,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人才招聘会,必要时向学院分管就业工作的领导报告情况,制定一生一策的帮扶措施,引导学生扬长避短,直至其成功就业。针对拟考研的学生,则应向其详细介绍国家、学校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相关政策,报考不同学校和专业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近年录取分数,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地选报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帮助其制订考研复习迎考计划,指导达到国家划定的复试基本分数线的同学有针对性地准备复试的笔试面试或者参加调剂录取,助力更多的同学被录取,提升学院的考研升学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七)生活释疑解惑

大学新生进校后,面对的是与高中完全不同的学习、生活环境和节奏,在环境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心理适应等诸多方面都面临挑战,会出现焦虑、困惑等情绪。后面还会面临学习、考研、就业、生活甚至情感等的压力、挑战、困难等。本科生全程导师要及时开导学生,释惑解疑,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缓解他们的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信,指导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本科生导师要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指路人、心灵导师。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是新时代贯彻“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迫切需要。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既是学分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分制顺利实行的重要保证,又是个性化差异化教育教学与培养实践策略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差异化成才,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科研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会督促老师们更加注重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科生全程导师的实行,有助于密切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新时代师生成长共同体。本科生全程导师的实行,还有助于高等学校构建“学生-学者-学术-学科”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继而促进现代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

本科生全程导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还应是学生的“人生发展设计师”,责任重意义大。学校或学院应从导师遴选、导师聘任、导师职责、导师任务、导师工作要求、考核与待遇等多方面予以明确,对本科生全程导师从政治思想、师德师风、教学科研、职业素养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本科生全程导师明确为什么指导、指导什么、怎么指导。每位本科生全程导师都要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职责,真正把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贯彻落实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使本科生全程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真正发挥其作用。

无容置疑,一种规章制度的运行是否真正发挥效能,还需要必要的配套制度与其结合。第一成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管理结构。需要本科生导师的组织管理制度。从学校到各学院都应该成立专门的本科生导师委员会,负责对全校和各学院本科生导师的管理工作。第二抓好本科生全程导师的遴选、培训及监督。本科生全程导师队伍建设,既要注重导师的数量,更要设法提高导师的质量,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本科生全程导师的来源,主要是本学院教师,有条件的可以择优选择一定数量的优秀博士生和硕士生以解决本院教师不够。本科生全程导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管理能力,因本科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比较差,需要本科生全程导师的主动引导。本科生全程导师要具备高尚的品格,要有较高的责任心,能理解并尊重学生,以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第三实行师生“双向选择”。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是学院随机指派的导师,师生之间没有起码的了解,更谈不上对双方的特长、兴趣等的了解,在见面前甚至性别都不清楚,从而给双方的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因而有必要创新本科生全程导师互选机制,给师生相互了解的机会和时间,然后遵循“双向选择、限额指导”准则,坚持师生互选,允许导师“择优而导”。第四建立本科生全程导师激励考评机制。学院或教务处依据每位本科生全程导师指导学生的人数及学时数等计算其工作量,并将其计入年度考核和绩效分配中。同时,对于那些履职认真负责、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如指导学生论文或创业竞赛活动中获奖等) 给予相应的奖励。第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本科生全程导师要定期向导师委员会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运行效果;信息反馈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导师委员会不定期地找学生谈话以了解本科生全程导师指导情况,导师做好每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工作记录并将记录递交委员会抽查,等等。第六形成“退出”机制。本科生全程导师应由符合规定标准和达到基本条件的老师来担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旦担任了本科生全程导师,就是一劳永逸的终身制了。相反,应该通过对本科生导师的考核以及学生的反馈,全面考核导师履职尽责情况,一旦发现导师由于自身问题或外在原因等而无法履行本科生全程导师的职责,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话,就应该启动“退出”机制,让该老师退出本科生全程导师的行列。

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对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高校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科学研究者,还要承担服务社会的功能。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 亦师亦友应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本科生全程导师,需要由传统的“老师”转变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自觉做到修身修为”,[6](P16)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6](P23)“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6](P17)真正以学生为本,把导师工作落到实处、做在细处,将本科生全程导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教”、“育”融合。

猜你喜欢
导师制全程本科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导师制”模式在呼吸内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