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的实施探究

2021-01-03 11:18李琴元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4期
关键词:激趣教学课堂提问初中数学

李琴元

摘要:初中数学教育不同于小学基础性质的教育,所强调的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其核心素养,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逐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教学有效性。同时,初中阶段也是学生迈向高等教育的过渡期,所以这一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改善以往单方面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本文便是以激趣教学为主要探究内容,分析借助激趣教学进行提问,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数学课堂质量。

关键词:激趣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4-

引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兴趣养成对于教学效率而言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作为教师应当思考应采取哪些方式可以达到这一目呢?这是教师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激趣教学模式形成的原因。要想成功开展激趣教学,教师就需结合学生性格、思维、情感等,采取有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这里“有效的方式”包括很多,比如问题情景、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经实践调查显示,在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数学有一定难度,甚至有学生反映“上课完全听不懂”,数学教师布置的任务总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会出现很多错误,久而久之,心理上也会产生压力。分析学生反映的问题,可以看出大多学生对学习数学这件事的兴趣并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主要原因总结为以下三点:

其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在课上单方面的讲解,下面的学生有的听懂了,有的没听,有的一知半解,自然课堂效率不高;其二,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课上教师选择重点知识讲解后,便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以此来巩固新知识,导致学生对新知识并未很好的内化和吸收,在遇到稍微变换的题目时便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其三,部分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并未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进行调整,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得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和意识。

这些问题都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原因,作为教师应了解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去改变这些问题,让学习成为一件充满趣味性的事情,而不是成为学生们的负担,才能使学生学习朝着良性循环发展。

二、激趣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运用的方法

(一)用心设计课堂提问内容,激发学生数学思维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为数学课堂带来更多活力,同時也能让学生花费最短的时间来掌握更多,也更为牢固的知识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从以下三点进行考虑,从而发挥出激趣教学在课堂提问中的效果。第一,教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以及预计达到的效果,清楚是为什么提出问题,可以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来设计问题,避免出现无效提问;第二,课堂提问并不是为了某一部分学生设计,而是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既要让所有学生都进入思考当中,也使有能力的学生能够有所提升。同时,问题的设计应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将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第三,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启发性,教师需要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朝着某一方向去思考,使其能够通过自主分析得出结论,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减少判断行的问题,多设疑问、发散性质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以《二元一次方程组》这部分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两个学校足球队进行比赛,赛事规定赢一场积3分,平一场积1分,负一场不得分,第一轮共9场,勇士队得17分,已知勇士队共负了2场,问勇士队胜了几场?平了几场?

这个问题可以运用算术来解决,也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学生可以结合自身能力选择用算术法,或是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答,在相应的情景中,激发学生思维,一方面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教师引入这一数学题后,可以向学生提出如果设两个未知数,应该怎样列方程?运用学生熟悉的知识过渡到新的内容,借此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设计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这一学科本身就具有抽象、复杂的特点,为使学生主动学习,作为教师应结合其兴趣点,设计趣味性的活动,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件充满趣味性的事情,从而减少学生畏惧、退缩的心理状态,也让学生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步入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

以“相交线与平行线”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前准备讲解的内容,并搜集相关的资料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上,教师可以随机抽取学生来讲解新课,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在练习环节,教师也可以开展小组竞赛活动,通过划分小组,将学生分为势均力敌的组合,以抢答、问答等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规定组内每个学生最多只能答两次,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答题环节,在紧张刺激的竞赛中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激发学生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及时有效评价,调动学生学习动机

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激励、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所以教师在数学提问中应及时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一方面使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提升学生成就感,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具体教师可以从语言、文字等方面入手。一是鼓励、肯定性的语言,比如“你真棒,回答很具体”“这个同学的回答很关键”等,与此同时也应强调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如对于回答不够好的学生,教师在肯定后,需鼓励学生,像“真不错,可以再深入思考一下”“再试试看,下次一定可以”等语言;二是文字形式的鼓励,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近期表现,通过写评语的方式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也提升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从而更为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当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激趣教学其实就是结合学生心理、能力为基础,通过设计趣味性的问题、活动等,逐步激发其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不断的思考,学习数学知识,也发展自身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振宣.设疑激趣,以趣教学——初中数学提问教学的有效探讨[J].智力,2020(25):77-78.

[2]曾雪芳.激趣导学,疑探结合——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析[J].新智慧,2019(03):90.

[3]张文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S2):168-169.

猜你喜欢
激趣教学课堂提问初中数学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激趣教学探讨
探讨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因素
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激趣教学初探
妙用激趣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