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洗坐浴在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刀口愈合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1-01-04 04:44张立燕刘培培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刀口熏洗肛周

张立燕,阎 晋,刘培培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 肛肠科,山东 济南 250021)

肛周脓肿是指发生在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脓肿形成,绝大部分由肛隐窝感染引起,是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1]。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常见病之一,脓肿一旦形成,保守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很难治愈,大多需手术治疗[2]。肛周脓肿手术一般采取开放性切口,刀口愈合周期长,所以如何减轻肛周脓肿术后刀口疼痛、周围皮肤水肿、减少创面渗液,促进刀口肉芽生长,缩短愈合时间,是肛周脓肿术后恢复的关键问题。熏洗坐浴法可以使局部气血经脉温通,创面修复愈合加快,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

熏洗坐浴法是中医学熏法和溻渍法的有机结合,熏法是借助中草药燃烧或者煎煮后的温热作用和有效成分吸收,从而扩张毛细血管,疏通腠理气血,促进吸收,缓解疼痛,促进修复。而塌渍法是通过泡、洗、淋、浴等方法作用于患处,促进药物透皮,发挥局部物理热疗作用和吸收有效成分,达到损伤修复治疗目的。《外科正宗》记载中医学的熏洗坐浴疗法有“使气血得疏……亦取腐肉得脱,疼痛得减……”之功效。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认为局部穴位、皮肤等吸收的药物有效成分,可以通过人体经脉系统的传导作用,输布全身。另外中药有效成分的局部吸收,具有疏通经络气血以止痛、清热燥湿以止痒的功效,从而使肛周脓肿术后刀口疼痛、创面渗出、瘙痒等症状能得到很有效的缓解,减轻患者痛苦,创面愈合速度加快。

熏洗坐浴疗法是中医肛肠疾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早的《五十二病方》,到后来的《金匮要略》《千金方》中均有记载,清《医宗金鉴》载有“洗有荡涤之功,凡肿在四肢者,溻渍之;在下部者,浴之”,此后的诸多中医学经典著作中亦有记载,如《普济方》《外科正宗》《急救广生集》等。

近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熏洗坐浴疗法在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方面,疗效独特,应用广泛。现代医学认为,肛周脓肿术后,身体释放多种致痛物质,放大了刀口疼痛反应,患者痛觉敏感,同时术后排便刺激收缩肛门肌肉,增大血液、淋巴循环阻力,引起局部组织的缺血,进一步加重疼痛。熏洗坐浴疗法集药物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药理作用及吸收途径为一体,于便后施治,可改善微循环,抗菌,促进皮肤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

1 水温对刀口愈合的影响

局部热疗主要研究坐浴时间水温对刀口愈合的影响。《护理学基础》中提到维持在38 ℃~41 ℃坐浴水温,药物的渗透吸收效果最佳。毛红等[3]研究,水温在40 ℃时坐浴,此温度下肛管静息压明显下降,括约肌痉挛缓解,疼痛减轻,局部血管扩张,局部血液和淋巴的循环加速,组织营养供应改善;对于肛周脓肿术后分泌物多者,坐浴熏洗可以减少渗出物对肛周皮肤的刺激,从而清洁创面,预防肛周湿疹。钟瑾等[4]将120例痔术后水肿患者分三组,依38 ℃~50 ℃中药坐浴水温分别设定,10 d后观察刀口水肿情况。结果显示:38 ℃~42 ℃组,10 d后痊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另外两组,疗效较好。个人对水温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坐浴水温以臀部浸泡水中不冷不热为宜。温度高时先熏,水温降低适宜后再坐浴。梁华娣[5]探讨智能药液熏洗治疗仪不同熏洗时间及温度对肛瘘术后切口疼痛、水肿、出血等症状的影响。将肛瘘术后患者分为四组,四组患者均采用痔舒息洗剂药液治疗,得出结论:使用38 ℃痔舒息洗剂熏洗10 min时效果最好,患者疼痛、出血、瘙痒以及水肿等症状明显减轻,加速创面愈合。黄扣英等[6]研究坐浴过程中要及时添加水,以保证坐浴水温相对恒定。

2 药理作用

①抗菌作用:主要研究中草药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的常用中药,如清热燥湿的黄芩、黄柏等;对真菌有抑制作用的祛湿止痒药,如栀子、蒲公英、土槿皮等;抗菌杀毒抗霉菌作用的有蛇床子、苦参、花椒、百部等。毛细云等[7]以花椒、黄柏、苦参等制成痔瘘洗剂与高锰酸钾溶液做对照便后熏洗坐浴,中药组刀口愈合时间短,刀口疼痛、瘙痒和渗液症状轻。廖拥军等[8]使用三黄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方熏洗后,术后刀口无红肿,无感染,刀口的愈合速度加快,临床效果明显提高。高峰等[9]研究加味苦参汤熏洗可以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刀口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增加创面愈合期渗出液中巨噬细胞,从而有效促进刀口愈合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②熏洗坐浴:促使肉芽组织快速生长。坐浴熏洗使毛细血管张力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局部微循环改善,局部血流加速,新陈代谢率提高。程琳娣等[10]通过对40例肛瘘术后研究,提示适当缩短坐浴时间可使患者创面疼痛、水肿减轻,刀口愈合加快。宁余音等[11]研究30例痔术后患者坐浴5 min和20 min后取样进行细菌培养,杀菌效果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熏洗法应因人而异,同病异治。根据患者症状及坐浴药物、干预措施等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熏洗坐浴时间。比如:对于术后年老体弱患者,避免熏洗坐浴时间过长,防止患者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并且刀口水肿加重,长时间浸泡会使创面表层糜烂,从而影响创面愈合;坐浴时间增加可使刀口痂皮脱落,失去保护,从而影响刀口愈合。③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力:皮肤刀口药物熏洗坐浴,药物成分吸收后,有效成分提高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的兴奋性,同时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提高其吞噬力,机体自身免疫力得到有效增强。

3 药物透皮吸收作用

以往研究表明,药物透皮吸收主要有两种途径,有的是透过表皮进入真皮,进而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有的是通过皮肤附属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药物成分在对局部产生作用同时还对全身各个器官发挥了作用。

另外,2009年李小群等[12]研究女性月经期、妊娠期及有盆腔炎症不宜坐浴熏洗。黄慧琴等[13]认为,熏洗坐浴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停止熏洗,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必要时对症处理。金艳玲[14]研究认为,中草药坐浴熏洗可活血祛瘀、生肌止痛,并且配合口服中药与中成药换药。张海平[15]、孙余挺等[16]研究熏洗坐浴时让患者尽量膝盖紧贴胸部,尽量让肛门放松,将臀部浸入药液4 cm~5 cm,在水中可轻轻做提肛运动。坐浴后用干毛巾把刀口水吸干,然后换药。朱立霞等[17]采用自拟中药方熏洗坐浴可促进肛周脓肿术后伤口愈合,效果优于西药,病程缩短,疗效明显。

熏洗坐浴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医外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自古至今对熏洗坐浴方法的研究,充分证明了熏洗坐浴对肛周疾病刀口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适宜的熏洗坐浴水温和有效持续时间不但有利于肛周脓肿术后刀口的愈合,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广。

猜你喜欢
刀口熏洗肛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扭伤、痔瘘、荨麻疹…… 中药熏洗疗法 在家也能进行
细菌性阴道炎应用中药熏洗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的效果研究
治阴道霉菌
没有“刀口”的神经内镜技术
影响冷冲压模具跳屑因素分析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中药外敷治疗手术病人刀口脂肪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