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家川果区冰雹发生调查及分布规律

2021-01-04 09:46马平平甘肃省张家川县果树站741500武方舒张家川县气象局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冰雹张家果品

马平平(甘肃省张家川县果树站,741500) 武方舒(张家川县气象局)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县域内中西部海拔1486~1950米,年平均气温8.5℃,全年≥10℃积温2500℃,年日照时数2080小时,平均年降水量600毫米,无霜期163天,属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气候过渡带。截至2019年底,全县果树总面积5533.3公顷,年产果品9.5万吨。果品产业成为张家川县中西部龙山、大阳、连五、川王、马关、梁山、木河、张川、胡川9乡镇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果品生产区自然灾害较多,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地遭到冰雹的侵袭,具有突发性强、危害重的特点,轻则果树减产减收,重则造成绝产绝收,严重影响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对果品产业健康发展影响巨大。

1 主要冰雹发生调查

据县气象站的观测记录,1957—2007年全县发生冰雹194次,平均每年发生大小冰雹3~5次。根据史料记载,张家川县历史上最严重的冰雹有2次:一次是1947年6月8日17:00左右,张川镇突降冰雹,历时45分钟,大如鸡卵,5000余亩庄稼被摧毁;另一次是1970年7月20日19:00左右,张川镇、木河、刘堡等7个公社遭到百年未遇的雹灾,大如苹果、核桃的冰雹持续20多分钟,堆积约25厘米,庄稼、树木被击毁,鸟雀被打死无数,良田被毁,粮食作物受灾面积11.21万亩,成灾面积占到20.75%。仅隔5天时间,再次遭受雹灾,毁坏庄稼22.81万亩,全县农业生产遭受毁灭性打击。

1972年4—9月,冰雹发生频度大,先后降雹雨21次,受灾面积3.56万亩,占粮田面积的40%。

1973—1999年近30年间,几乎每年都有雹灾发生,造成重度灾害的雹灾平均2年1次,包括果树在内的经济作物受灾四到七成,受害严重。

2000年以来,冰雹仍然是影响果品生产的高危灾害。每年几乎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冰雹,根据灾害对果品生产造成的损失程度和轻重不同,减产四成以上的冰雹灾害,基本呈现3年2灾的规律。

2011年7月20日16:00—23:00,张家川县张川、胡川、龙山、大阳等乡镇先后出现冰雹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8000余亩,新建果园幼树受灾严重。

2012年6月18日18:15—18:20,龙山镇、胡川镇遭受特大冰雹袭击,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受损,全镇受灾农作物面积10535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3万元。

2015年5月19日,张家川县遭受强冰雹袭击,冰雹最大直径1厘米,厚度达13厘米。张棉乡、刘堡乡、张川镇、恭门镇、木河乡、川王乡、大阳乡等乡镇的68村8736户41933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1205亩,成灾面积26964亩,绝收面积7005亩,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22.48万元。其中1000亩核桃受灾,灾害损失约40万元。

2016年6月10日,伴随强降水、阵性大风,出现冰雹天气。

2017年成灾的冰雹次数较多。5月18日14:00左右,大阳镇河李、南山、刘沟、中庄、陈阳、下李、豁岘等9村遭受严重冰雹灾害,造成玉米、胡麻等农作物受灾1270亩。6月9日20:40起,张家川县出现大范围雷阵雨天气,部分乡镇遭受冰雹袭击,苹果等果树、玉米等农作物受灾。6月19日15:00,刘堡镇、张棉乡2乡镇2村221户1107人受灾,冰雹持续时长10分钟,直径约10毫米,冰雹致使苹果、花椒、玉米等农作物受灾面积298.5亩,成灾面积288亩。

2018年5月16日,张家川县龙山镇突降暴雨冰雹,苹果受灾2000亩,成灾四成1800亩,幼果伤疤4~7处,失去商品价值。

2 冰雹发生基本规律

2.1 发生规律

张家川冰雹一般发生在3—10月,主要出现在5—8月;1957—2007年,年平均出现1.26次,月平均时次为:4月0.18次,5月0.38次,6月0.23次,7月0.18次,8月0.19次。

2.2 侵入路径

张家川县的冰雹呈现由北向南发展型,侵入路径通常有3条(图1)。第1条路径为从梁山梁一带从西北向东南移动,对果品主产区构成直接威胁,雹灾强度中等。每年连五、马关、龙山、大阳等乡镇均不同程度遭受灾害,对全县果品生产影响巨大,为果品生产雹灾防范的主要路径。第2条是由张棉驿至刘堡一带向正南方向移动,对中、东部部分果树村构成威胁,雹灾强度大。第3条是由平安的猫娃山一带向南方向移动,影响范围主要为东部林缘区,对果树影响微乎其微。

3 冰雹风险区划

冰雹分为3类:轻雹,多数为直径不超过0.5厘米,累计降雹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地面积雹厚度不超过2厘米;中雹,直径0.5~2.0厘米,累计降雹时间10~30分钟,地面积雹厚度2~5厘米;重雹,直径2.0厘米以上,累计降雹时间30分钟以上,地面积雹厚度5厘米以上。

冰雹是张家川县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冰雹形成于具备一定气象条件的积雨云中。形成冰雹的积雨云区比较狭窄,并常沿山脉、河谷移动,一般宽度几公里或更窄,长则可达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甚至更长,具有明显路径,即“雹打一条线”。冰雹的发生还与地形地貌有关,一般表现为山区多平原少、秃山多林地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

冰雹灾害的风险区划主要根据地形地貌、冰雹发生频率、人口社会经济等因素划分。冰雹的风险区划总体上与冰雹灾害的空间分布相对应,同时又受到地形和经济、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张棉、刘堡大部地区,恭门镇北部地区,平安、闫家全地区冰雹风险度较高;果品主产区龙山、大阳、木河、川王、连五、马关、梁山等乡镇冰雹风险度较低。但在果品生产区,局部成高发态势,雹灾分布呈现出沿梁成一条线分布规律,其中一条是沿连五梁对马河现代果品示范园区、新义梁大红袍花椒园构成严重威胁,雹灾发生损失最大,2015年强冰雹发生在此区域。毗邻庄浪的梁山梁,马关鸭儿坪梁,影响大阳、木河的渠子梁冰雹发生强度也比较大。

图1 张家川县冰雹侵入路径示意图

猜你喜欢
冰雹张家果品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霸王”不在家
冰雹是冰的,却为何出现在夏天
张家塬村村歌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张家贵 藏石欣赏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秀秀台
冰雹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