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1-01-04 16:59魏炜鲍锦库张年辉
科教导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魏炜 鲍锦库 张年辉

摘要为实现全程、全员和全方位育人的目标,通过在“生物化学”课程中深入发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初步构建了思想政治、综合素养、专业知识“三位一体”的生物化学课程思政体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促进学生的社会担当与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思政 生物化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4.04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Biochemistry

WEI Wei, BAO Jinku, ZHANG Nianhu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4)

Abstract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all-round education, the resources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have been discovered, the educati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the course of biochemistry have been explored and practic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biochemistry course is preliminarily constructed, which consists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is mode of education can promote th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and enhance th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ake education truly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impart and value guidance.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 curriculum; biochemistry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然而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发展既是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因此构建“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通过探索在专业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是确保全程、全员和全方位育人要求的实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新途径。

1“生物化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学院、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农学院等学院各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作为生命科学的前沿与基础,“生物化学”是学生接触最早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要介紹生命的基本物质组成,也要介绍这些物质在机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变化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与联系。同时该课程还是一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有许多可以挖掘的思政教育元素。在该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强化对学生科学素养、人文关怀、生命健康等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能够起到很好的专业引导作用和价值引领作用,对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我们从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入手,寻找课程思政的切入点,通过深入发掘“生物化学”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在原来的课程目标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特别是那些能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三观”、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积极人生态度、培育高尚职业道德和扎实职业素养的内容。针对不同的思政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设计具体的师生互动环节以及课程效果评价方法。在上述建设思想指导下,初步构建了思想政治、综合素养、专业知识“三位一体”的“生物化学”课程思政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发力,使学生在“专业成才”的同时“精神成人”。

2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实现的路径

2.1重视生物化学学科发展历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学科认同感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多,难度大,是每年学生挂科最多的专业课程,因而常常被学生戏称为“四大名捕”之一,这里的“捕”实指补考。对于许多学生来说,还未接触这门课程就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畏难情绪,缺乏面对课程挑战的信心。基于这种现状,我们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热爱,充分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认识到学好“生物化学”不仅是为后续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会在开课之初给学生介绍课程相关的历届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以及化学奖的获奖成果,然后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总结这些诺贝尔获奖成果衍生出哪些生物技术,又对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推动作用。通过这种课程设计,让学生透过一个个伟大的发现与技术突破真切感受到这门学科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与前沿地位,感受到这门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对于推动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建立起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强烈认同感,增强学生学好该门课程的决心。

2.2通过丰富生动的实例使学生建立起生物化学知识与人、与事物、与生活的交融关系,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和社会责任感

专业课程要想取得思政效果,必须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从知识到认同、从教到学的飞跃。“生物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学科,通过挖掘课程中的相关内容,用丰富生动的实例来教育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切实而深刻地体会到生物化学的“有用”之处,从而激发出学生学好“生物化学”的内在动力。

比如在脂化学一章中介绍不饱和脂肪酸的性质时,我们会结合蛋糕、奶茶等的制作过程讲解氢化植物油的由来,告诉学生为什么氢化植物油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它对人体健康又有哪些危害。再比如在蛋白质一章中要介绍纤维状蛋白之一-角蛋白的结构特点,我们会找一位烫过发的同学介绍烫发的过程,同时结合-角蛋白的结构特点来分析烫发过程所蕴含的生化变化,进而让学生自己辨析美发店常常宣称的烫发剂对人体无伤害这一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在核苷酸代谢一章中我们会让学生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得痛风?目前常见的痛风治疗方法是什么原理?对于高尿酸患者在饮食上又有哪些需要注意和特别禁忌之处。在学习了糖、脂、蛋白质代谢之后我们会组织学生讨论减肥是不是只要少吃甚至不吃就可以达到目的?什么才是健康科学的减肥策略?

各种媒体每天都可能出现大量的医药、保健品广告以及养生秘籍,这些推送就是利用大众缺乏生物化学知识这一点来夸大宣传甚至误导大众。我们会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辩论赛的议题常常来源于上述各种养生策略以及广告宣传。例如,我们组织学生讨论过正常的人群是否需要补充核酸?额外补充核酸会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口服胶原蛋白,甚至化妆品中的胶原蛋白真的能起到美容作用吗?广告中声称可以减肥的左旋肉碱真的有神奇的减肥效果吗?所有这些问题的讨论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看似枯燥、抽象的生物化学知识其实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平常的生活现象,分析辨别各种传言,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此外,我们还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要肩负起科普的责任,要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家人、朋友、社会大众。

2.3通过科学家背后科研故事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治学态度,激发创新精神

随着课程的进展,我们会安排学生轮流讲述生物化学领域每一个重大发现背后的科研故事,借此传播科学家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勇气,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治学态度、创新思维、创造精神的教育。比如在核酸化学一章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布置学生介绍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历程。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们可以看到遗传学背景出身的沃森和物理学背景出身的克里克共同合作,不仅结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并且汲取了前人在DNA结构解析中获得的有用成果才成功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学生们通过这个事例充分领会到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要博采众长,包容并进,广泛吸收不同领域的成果才可能取得重大突破。

再比如在酶学一章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安排另一组学生介绍核酶的发现经过。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这是当时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切克基于实验证据大胆提出有些RNA分子也可以担当酶的催化作用,他将其命名为核酶。核酶的发现是对传统观念提出的挑战,通过这个事例让学生明白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肯定与否定有时候是相互转换的,而科研创新的过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有批判性思维,敢于挑战权威。

2.4介绍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化学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尽管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与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却不能忽视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化学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因此我们会结合课程进度与内容依次介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具有与天然转运核糖核酸相同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酵母丙氨转运核糖核酸,以及我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成功完成了3号染色体上大约三千万个碱基对的测序任务等内容。以上事例无疑激发了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被认为是六十年代多肽和蛋白质合成领域最重要的成就。这不仅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人工合成。这一成果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新时代,标志着人类在揭示生命本质的征途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飞跃,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这一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历时近7年时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种种困难取得的,因而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声誉。而这一成就的取得依靠的正是老一辈科学家敢于向难题挑战的自信和勇气、严谨的科学作风、团队的精诚合作以及参与者的无私奉献,这些优秀品质无疑是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然,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近几年在生命科学领域我国的原创成果越来越多,中国科学家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并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分子为世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的生物化学课程安排有专门的文献导读环节,在这一环节我们会选取我国科学家近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代表性论文进行导读。实际也是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力争为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5从生物化学知识中挖掘具有一定哲理的素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

我们的课堂面对的大多数学生是00后,他们开放、独立、自信,十分注重个人奋斗。但同时也存在忍耐力差,缺乏吃苦精神,在挫折面前比较脆弱的特点。面对这样一类学生,如何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应该是我们践行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内容。

生物化学讲授的就是生命的物质组成及其在生命体内的变化规律,这其中蕴含了很多朴素的哲学思想,这些通俗易懂的道理给予学生的启发与教育恰恰正是“精神成人”的关键。比如我们在讲解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时,会提到维系蛋白质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氢键。氢键是一种非常弱小的化学键,然而蛋白质中众多氢键的规律排布却是蛋白质高级结构稳定的重要因素。在讲解生物膜的结构时我们会引导学生发现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是磷脂、蛋白质和糖,虽然这三大组成成分在生物膜中的功能各不相同,但是三者协调统一赋予了生物膜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和能量转换的功能。上述这些例子无一不是在向学生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看似微小,但其实都有自己适宜的位置,我们不仅应该努力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同时更要重视集体的力量,注重团队合作,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地和谐发展。

代谢生物化学中涉及不少由于基因缺陷或者突变造成的代謝障碍类疾病,如雷佛索姆病、苯丙酮尿症、自毁容貌症等,在介绍这类遗传性疾病发病机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让学生能够正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使他们常怀感恩之心、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在讲述糖代谢中的磷酸戊糖途径时,我们会向学生介绍蚕豆病,这是一类由于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而造成的遗传性疾病。这类患者由于该酶的缺失导致磷酸戊糖途径受阻,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容易发生溶血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类患者恰恰因为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缺失而获得了对于疟疾的高抗性而得以在疟疾高发地区存活。借此事例向学生传递一种辩证思维的方式,人生没有绝对的得与失,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应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3结语

教师是高校育人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也是“课程思政”实施和推进的关键力量,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所谓“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既是帮助学生成长,又是教师自身修养完善、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因此强化教师的育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落实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共同使命。

苏格拉底曾说过,“知识即美德”,即一切知识都具有“善性”,问题在于是否有发现的慧眼。要做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关键。为此我们在逐步建立与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以满足课程思政教学的要求。

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的内容,引入得好为课程增加光彩,增强“课程思政”的说服力、亲和力和有效性,如果生搬硬套就会因为说教太多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要真正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达到更好的课程思政效果,还需要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艺术,不断探索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也正是我们当下要做的努力。

本文系四川大学2019年“课程思政”教育专题研究项目“生物化学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宇凡,孙轶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融合模式探索[J].高校辅导员,2017,(47):25-28.

[2]刘磊.课程思政实现路径的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108,(156): 110-112.

[3]高宁,张梦.对“课程思政”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课程论”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8(10):59-63.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