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电图指导洋地黄类药对房颤的治疗价值

2021-01-04 02:03李一楠吴丹李政良庞菲舒媛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
关键词:治疗价值房颤

李一楠 吴丹 李政良 庞菲 舒媛

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指导洋地黄类药对房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房颤患者开展研究,笔者根据为他们给药方式的不同分成参照组(常规洋地黄类药给药治疗,40例)与实验组(心电图指导地黄类药给药治疗,40例),比较通过不同给药方式获得的药物疗效。结果:实验组获得的治疗总疗效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药物中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房颤疾病,通过心电图指导来为患者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的话,能够获得更加明显的药物疗效,值得推荐。

關键词:心电图指导;洋地黄类药;房颤;治疗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3--01

洋地黄类药物实际上是一种强心药物,这种药物的功效主要是减少心率负性频率,提高心肌收缩功能,具备正性肌力作用,因此被广泛用在各种心脏疾病的治疗工作中,这种药物使用后能够提高心肌血量,但不会增加心肌耗氧量[1]。但临床实践可知,洋地黄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药物需要的治疗量会极度接近中毒剂量的60%,因此常常导致中毒情况发生,这不仅会影响药物疗效,也会增加患者痛苦[2]。本研究主要分析心电图指导洋地黄类药对房颤的治疗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0例房颤患者开展研究,笔者根据为他们给药方式的不同分成参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参照组:女性与男性的人数分别是18例、22例,年龄范围是35~65岁,平均年龄(46.63±2.33)岁。实验组:女性与男性的人数分别是17例、23例,年龄范围是36~67岁,平均年龄(46.55±2.28)岁。2组资料比较P>0.05,可比较。

1.2方法

所有入选者均采取洋地黄类药物开展治疗工作,根据每个入选者具体机体状况选择恰当药物剂量。参照组患者观察其疾病症状与体征,如果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失眠、头痛、头晕、意识不清的症状,才采取心电图进行监测,同时停止给予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纠正患者心率。

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心电图持续监测,如果患者心电图的动作电位有2位相发生隔断情况或者消失情况,而有3位相坡度发生减小情况,产生室性期前收缩,或者心电图上出现行动速度太快、二联律状等特征性变化的话,马上停止用药。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评价:①显效:房颤的发作次数比原本发作次数减少幅度大于75%,窦性心律基本恢复正常;②有效:房颤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的窦性心律,但患者静息心室率已经恢复为每分钟65~80次;③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药物中毒检出率:对比两组的药物中毒检出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取X2检验资料,数据对比有差异时,P<0.05。

2结果

2.1两组药物疗效比较

实验组获得的治疗药物总疗效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药物中毒检出率

实验组在第1、3、7d的药物中毒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人们发生房颤之时,心肌功能显著降低,心排出量明显减少,出现快速、不规则性的心室率,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心悸、心力衰竭等症状,情节严重的话还会引起脑栓塞与脑卒中[3]。房颤虽然不属于一种致命性心律失常,但不可否认其也具备一定的病死率,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心室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一般采取心电图诊断房颤,通过心电图能够有效鉴别房颤与其他心律失常疾病之间的区别,房颤一般会导致患者心输出量降低,心率加快,增加患者心肌的耗氧量,如果长时间保持快速、不规则的心脏跳动,会显著增加患者的心脏的负荷量,导致心脏发生扩大,最后可发展成为心力衰竭。此外房颤还会导致心房内有血栓形成,当栓子脱落的话有可能会导致心脏、肾脏、大脑以及其他机体脏器出现血栓栓塞症状,引起脑中风,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在治疗房颤疾病时首先是将致病病因去除,恢复患者窦性心律,给予患者抗凝治疗,最后在控制患者的心室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洋地黄药物目前是治疗心房颤的首选药物,但是常规给药方式很容易引起药物中毒,且无法帮助患者尽快掌握中毒情况,停止用药,从而影响患者的药物疗效,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有研究显示,在为房颤患者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时,通过心电图持续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用药过程表现,尽快掌握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中毒情况,及时停止用药,这样可以显著提高用药安全性[5]。

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获得的治疗总疗效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药物中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可见对于房颤疾病治疗过程中,通过心电图指导来为患者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的话,能够获得更加明显的药物疗效,可以尽快了解患者药物中毒症状,及时干预,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李平宝,秦丽英.活血复脉汤在房颤合并HFrEF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黑龙江中医药,2020,5(4):2-2.

[2]杨杰孚.重视洋地黄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规范与合理化应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1):3-3.

[3]潘登,潘月,陈惠红.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及治疗指导价值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4(1):1-1.

[4]赵倩,王占坤,陈秀秀,等.小剂量洋地黄类药物对AMI合并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19,3(3):2-2.

[5]李影.心电图监测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房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2):2-2.

猜你喜欢
治疗价值房颤
房颤自行停药要不得
房颤有时无症状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房颤6误区
预防房颤有九“招”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对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治疗价值分析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乳腺癌的治疗价值评析
急诊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评析
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对肝脾破裂的治疗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