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司琼不同给药时间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2021-01-04 02:03刘加葭衣晓卓许安之莫宗健周家丞冯达凯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

刘加葭 衣晓卓 许安之 莫宗健 周家丞 冯达凯

摘要:目的 观察阿扎司琼(Azasetron)不同给药时间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1年7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及生殖医学科ASAⅠ~Ⅱ级、年龄18到50岁之间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其中,A组为在全麻诱导前静脉滴注阿扎司琼10mg;B组为在手术结束后拔管前静脉滴注阿扎司琼10mg;C组为在拔管后出手术室前静脉滴注阿扎司琼10mg。观察患者术后48h内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48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0.00%、45.00%、75.00%,A组PONV发生率与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全诱导前静脉滴注阿扎司琼可以更有效的预防PONV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加速康复。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妇科;腹腔镜;阿扎司琼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3--01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1]。研究发现全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平均发生率为20%~40%。腹腔镜手术的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而且康复时间短,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且易被患者接受。但腹腔镜手术术后PONV的高发,甚至达到53%~72%,PONV带给了患者巨大的痛苦。腹腔镜手术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概率高于其他类型手术[2],且妇科腹腔镜手术本身存在诸多PONV发生的高危因素[3],如女性患者、二氧化碳气腹等,致使妇科腹腔镜手术PONV发生率高达50.0%~88.2%[4]。5-羟色胺受体(5-HT3)拮抗剂具有明显预防术后恶心呕吐作用,阿扎司琼是高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阻断剂,可以有效防治恶心呕吐的发生,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籍此,本研究目的为比较阿扎司琼的不同给药时间对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患者为ASA分级为Ⅰ~Ⅱ级、18-50岁绝经前妇女,该年龄区患者是PONV的高发患者,且排除了激素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等分为3组,A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6岁;B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7岁;C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3岁。各组均于术中采取相同的麻醉方式,于不同时间给予止吐药阿扎司琼10mg。

1.2 纳入标准

本研究所选取的患者均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中ASA I~II级范围内,术前无肠胃异常或恶心呕吐的患者,无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各脏器功能及电解质正常,无焦虑症、抑郁症药物治疗中患者,无其他因素服用镇静镇痛药物患者,均没有手术禁忌症,术前48h内均未使用过任何抗恶心呕吐药物,无药物过敏史患者。三组患者在年龄、体重、ASA分级、手术方式、气腹时间、气腹压力、术后数据采集时间间隔等变量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麻醉方法

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右美托咪定1g/kg泵注十分钟,丙泊酚2.5mg/kg静注,舒芬太尼0.5g/kg缓慢静注,罗库溴铵0.8mg/kg静注,充分去氮给氧三分钟后气管插管。插管后静脉微量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罗库溴铵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开始腹腔冲洗时停肌松药,开始缝合皮肤时停止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

1.4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随机将60例患者均等分为3组。其中,A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阿扎司琼10mg;B组为手术结束后拔管前静脉滴注阿扎司琼10mg;C组为拔管后出手术室前静脉滴注阿扎司琼10mg。采取双盲法采集、归纳、处理数据。数据收集者收集各组术后48h内的恶心呕吐次数及严重程度,本研究记录PONV分级标准为:Ⅰ级,未发生术后恶心呕吐;Ⅱ级,感觉恶心但无呕吐;Ⅲ级,有恶心,半小时内发生1~2次呕吐;Ⅳ级,有恶心,半小时内发生3次及以上呕吐。分别记录A、B、C三组0~24h、24~36h、36~48h发生恶心呕吐的次数。

1.5 统计学处理

收集的数据应用SPSS 26.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正态分布计数资料、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 非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B、C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对照中,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20.00%)与C组(75.00%)比较,B组(45.00%)与C组(75.00%)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按本研究采取的PONV分级标准记录A、B、C三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见表2。A、B、C三组在不同时间段的恶心呕吐發生情况,见表3。

3讨论

PONV是通过刺激外周反射和中枢引发的常见术后并发症,尽管进行了术前的药物预防与术中严谨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的药物治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现象仍然存在。经过一系列新型药物的研制并得以应用,该发生率降低至15%~20%。同时恶心与呕吐也是最为常见的麻醉并发症,一般会在术后24~48h内发生,严重的患者将持续3~5天。因此本研究分别收集各组术后24小时、36小时、48小时的恶心呕吐次数进行统计分析。

通過我们的研究调查发现,大部分患者发生恶心呕吐都在术后0~24h内,在24~36h发生的患者很少,在36~48h内发生的几乎没有。但由于本研究所选取的样本容量较小,且手术较为常规,所以随机调查的患者中并没有出现非常严重的恶心呕吐情况,恶心呕吐均发生在术后48h以内。以及,由于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每个患者的配合程度不同,患者自行记录的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次数的不精准性,患者对恶心、呕吐两者概念的认知、判断的不同或不准确,导致其记录的数据可能存在偏差,使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存在误差。但仍可初步提示,在术后24h内发生恶心呕吐的概率最大、次数最多。

PONV的发生由诸多因素主导,包括麻醉药物作用、手术类型、患者自身等。腹腔镜术后引起的疼痛等刺激,使肠嗜铬细胞释放5-HT3,从而引起恶心呕吐。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预防PONV的发生,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意在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下,以阿扎司琼为单一止吐药,在不同时间给药时的预防效果,即在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后拔管前、拔管后出手术室前三个不同给药时间静注给药。双盲法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止吐药物上,本研究采用的阿扎司琼是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有效拮抗剂,且具有药物副作用低等优势。阿扎司琼通过外周和中枢的双重止吐作用阻断5-HT3与相应的受体结合。阿扎司琼是继格拉司琼和昂丹司琼后出现的一种对5-HT3受体选择性更强,高效阻断迷走神经末梢5-HT和5-HT3受体的结合,达到从中枢止吐的作用;并可降低胃动素水平,减轻恶心呕吐症状,恢复肠胃正常功能;阿扎司琼还能抑制第四脑室后支区释放5-HT3,进一步降低PONV的发生率。阿扎司琼对毒蕈胆碱能M受体无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多巴胺D2受体无作用,几乎无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手术类型上,腹腔镜手术部位位于腹部中下,存在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等神经,手术时易因器械操作使神经兴奋,诱发PONV;同时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及气腹后大量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等也会产生恶心呕吐。患者方面,研究发现女性患者PONV的发生率约为男性患者的2-3倍(青春期前及老年期差异并不显著),手术可能刺激女性患者血浆内的性激素与黄体酮的改变,导致脑干及后区的呕吐敏感。同时麻醉药物的作用时间及诱导过程也会产生相应的恶心呕吐影响。此外,有吸烟恶习、PONV或晕吐病史的患者也可能会影响POVN的发生。总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机理是复杂且仍在探索的,也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实验控制手术麻醉方法为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且选取18-50岁的成年绝经前女性,避免了女性激素水平及许多实际因素的影响[4],选择三个不同时间给药,以更好的研究不同时间给药预防PONV发生率的真实情况。本实验的结果显示,阿扎司琼在不同时间给药可以减少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PONV的发生率。A组与C组,B组与C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尽管本研究是样本量小,可能存在误差,但仍可以提示预防性给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阿扎司琼在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后拔管前、拔管后出手术室前三个不同给药时间静注给药均能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PONV的发生率,但在麻醉诱导前静注的效果更好。因此,推荐在麻醉诱导前静注阿扎司琼以更有效的预防PONV的发生,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Gan TJ, Belani KG, Bergese S, et al. Fourth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nesth Analg. 2020;131(2):411-448.

[2] 杨宜科. 术后恶心呕吐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26):194-196.

[3] López-Torres López J, Piedracoba Cadahía D, Alcántara Noalles MJ, Simó Cortés T, Argente Navarro P. Factores perioperatorios que contribuyen a la aparición de dolor o náuseas y vómitos postoperatorios en cirugía laparoscópica ambulatoria. Rev Esp Anestesiol Reanim. 2019;66:189–198.

[4] Yilmaz G, Akca A, Kiyak H, Salihoglu Z. Elevation in 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 due to the pneumoperitoneum and Trendelenburg is associated to postoperative nausea, vomiting and headach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Minerva Anestesiol[J]. 2020;86(3):270-276.

猜你喜欢
妇科腹腔镜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患者卵巢功能在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囊肿术后影响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