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影响评价研究

2021-01-04 23:43时磊许慧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
关键词:护理效果

时磊 许慧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缓解非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6hVAS评分[(2.85±0.74)分<(3.91±0.79)分,t=5.793]、术后12dVAS评分[(1.85±0.52)分<(2.53±0.56)分,t=5.264]以及护理后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7.50±0.92)分<(9.24±0.95)分,t=7.78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41±1.09)分<(15.70±1.72)分,t=15.36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后恢复期间,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减少非切口疼痛对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困扰,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进而促进其术后良好恢复。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干预;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非切口疼痛;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3--01

在心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心脏介入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心脏介入手术的实施,能够减轻创伤,减少手术操作对于脏器的干扰,充分保障治疗的安全性。经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后,可以有效解除冠状动脉的狭窄、闭塞,恢复冠状动脉血供,进而改善因心肌供血不足而引发的症状。在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期间,一般选择股动静脉作为手术入路[1]。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后护理工作的开展,其目的是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后恢复期间的风险因素,进而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在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后,患者产生切口部位疼痛症状的同时,还会出现非切口疼痛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术后护理工作的开展,加强切口部位护理的同时,应该密切关注非切口部位疼痛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实施,集合多种行之有效的循证护理措施,能够在缓解疼痛方面发挥显著的效果[2]。

1资料与方法

1.2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治疗的70例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女=20/15,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65.82±4.07)岁。对照组:男/女=19/16,年龄63~81岁,平均年龄(65.47±4.13)岁。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围绕患者的病情、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健康宣教,说明手术治疗期间的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加强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心电图波形,监测和记录其心率、血压的变化。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预先准备好急救措施。在病房巡视期间,询问患者的感受,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或血肿等情况。加强对切口部位的防护,避免受到压迫、刺激,将患者调整为舒适的体位姿势。合理安排饮食,注意术后恢复期间的饮食宜忌,并对患者术后的日常活动进行指导。

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干预):成立护理小组,由专业能力优秀、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参与其中。围绕着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后护理、非切口疼痛等方面的内容,收集相关的研究报道,对于可以有效缓解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各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可以作为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的循证基础,制定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在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期间,严格执行该护理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①术前:病房访视期间,进行术前指导,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应该主动询问患者在术前的感受,了解其对于手术治疗的态度。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神态和肢体动作。根据患者的肢体语言,判断其情绪变化。讲解手术方法时,需要着重说明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的优势,以成功康复病例作为参考,增加患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也要告知其手术风险,让患者对于术后疼痛症状及相关并发症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护理人员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积极为患者提供帮助,为其答疑解惑,消除患者的担心和顾虑,能够平和的心态面对治疗。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进行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的练习。

②术后:询问患者术后的感受,针对其非切口疼痛症状,评估其严重程度。利用患者的兴趣、爱好,通过看电影、阅读小说、唱歌、下棋等途径,分散其注意力。患者可以放松心情,避免其长时间纠结于疼痛症状、术后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缓慢用鼻呼吸,深吸气(膈肌下降、腹部隆起)后1~2s,缓慢呼气,持续训练15min(吸呼时间比为1:2)。

1.3观察指标

①疼痛症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对于术前、术后6h和术后12h的非切口疼痛症状进行评估,VAS评分的降低,说明疼痛症状的减轻[3]。②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的降低,说明睡眠質量的提高[4]。③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降低,说明心理状态的改善[5]。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应用()进行计量,由t值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非切口疼痛症状

2.2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

3讨论

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是治疗心内科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恢复冠状动脉血供的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6]。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具有微创性的优势,可以减轻手术创伤,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切口疼痛症状。但是在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后恢复期间,患者往往会受到非切口疼痛症状的困扰[7]。为了减少非切口疼痛症状对于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护理服务。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为患者提供多种有效缓解非切口疼痛的护理措施,进而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情绪状态,对于促进其术后的快速、良好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8]。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改善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后非切口疼痛症状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昭君,刘会范,张琳,等.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10):1387-1388.

[2]王晓梅,孙宁.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8):197-199.

[3]孙立荣,康文娟,李探春,王艳芸.基于时机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9):127-129.

[4]辛风娜,管丽.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13):147-148.

[5]韩培培.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4):7-9.

[6]赵青.集束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7):110-111.

[7]张雪梅,金婷.集束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8):205-206.

[8]李格丽,蓬勃,李秋明,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股动静脉入路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影响[J].護士进修杂志,2020,35(01):64-67.

作者简介:时磊,男,本科学历,1993年10月出生,护师职称,研究方向:介入手术护理

猜你喜欢
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